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的幕友与官僚、胥吏一起共同构成了清代地方政权中的三维关系.幕友的政治功能主要有救灾、水利、催赋、治安、司法几方面,在清代地方政权的维护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幕友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特殊的人事制度。清代的幕友,是地方统治者自行聘请的顾问、参谋和秘书,他们有专门的修养和独特的技能,因而是地方主管官员处理政事的得力助手,是地方政治的润滑剂,但同时也给地方政治带来许多弊端。清代幕友为主管官员处理事务的范围很广,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文化,无所不包。本文拟从幕友从事的文书档案工作来说明他们在清代历史上的部分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按语:幕友又称幕宾、幕客、幕僚,民间俗称师爷,是清代地方官署中无官职的佐助人员。清代官员多出身科场,刑名、钱谷、文案等事素非所习,遂自行延请精通刀笔、熟悉律例的幕友,办理日常行政事务,"以幕佐治",甚至许多案件的判词批语,皆出自幕友之手。而幕友通过操办分管公事,为其主官出谋划策,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自省至州县的各级地方官府中几至"无幕不成衙"。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对办事得力的幕友,可以保举入仕为官。也正是因为如此,成为幕友操纵司法、上下其手的重要资  相似文献   

4.
幕友又称幕宾、幕客、幕僚,民间俗称师爷,是清代地方官署中无官职的佐助人员。清代官员多数出身科场,刑名、钱谷、文案等事素非所习,遂自行延请精通刀笔、熟悉律例的幕友,办理日常行政事务,"以幕佐治",甚至许多案件的判词批语,皆出自幕友之手。而幕友通过操办分管公事,为其主官出谋划策,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在自省至州县的各级地方官府中几至"无幕不成衙"。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对办事得力的幕友,可以保举入仕为官。也正是因为如此,成为幕友操纵司法、上下其手的重要资本,利用司法上的方便来获取额外的利益。清代为防止幕友通同舞弊、挟制逢迎、串通结纳,颁定律例,累下谕旨,整饬和限制幕友的选用范围、入幕年限等。现从馆藏宫中、军机处、内阁档案全宗中,编选有关乾隆时期整饬幕友的朱批奏折、录副奏折及上谕档、题本等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兰 《兰台世界》2008,(7):50-51
本文从清代契约性文书——关书着手,从其程式结构及用纸、送达与回拜、内容及性质四大方面探析了清代官幕之间的关系,较详细地分析了关书中所透射出的官幕间的称谓、幕友的类别、幕友的束口和幕友的任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清代官幕关系及幕友这一类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清代契约性文书--关书着手,从其程式结构及用纸、送达与回拜、内容及性质四大方面探析了清代官幕之间的关系,较详细地分析了关书中所透射出的官幕间的称谓、幕友的类别、幕友的束□和幕友的任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清代官幕关系及幕友这一类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刘安石 《档案》2008,(3):21-23
幕友、书吏随清代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高度集权而畸形膨胀,又随封建制度的消亡而趋向终结。可以说,幕友、书吏是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和附庸,但在历史上也为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重要作用。他们既是清朝地方衙门权力职能的参赞者和执行者,又是文书档案工作者。他们既在客观上促进了清代文书档案工作,又因把持文档谋利肥己、肆意篡改、世代垄断、因循守旧而阻碍了清代文书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幕友、书吏随清代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高度集权而畸形膨胀,又随封建制度的消亡而走向终结。可以说,幕友、书吏是封建制度畸形的产物和附庸,但其在历史上也为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重要作用。他们既是清朝地方衙门权力职能的参赞者和执行者,又是文书档案工作者;他们既在客观上促进了清代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又因把持文档为谋利肥己之源,肆意篡改、世代垄断、因循守旧阻碍了清代文书档案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四川档案》2009,(5):40-57
四川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不仅馆藏量丰富,而且内容丰富独特,作用无可替代,因为现存的清代中央政权档案卷帙浩繁、数量庞大,而地方政权——州县衙门档案数量则极为稀少。四川省清代州县衙门档案中不仅有现存数量居全国现存清代县级衙门档案之首的巴县衙门档案,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幕友是由秦汉时期的幕府制度发展而来的.宋代正式把"入幕之宾"称为"幕僚"、"幕客".到清代,方有"幕友"之称.据清人王衍梅说:"今自制府.中丞、司、道以下州郡县,受马币,应是聘者,率呼之日'友'.'友'于义何居?日以属则寮,以德则师,以礼则宾.寮近乎卑,师过于尊,宾介乎尊与卑之间,故日'友'之云尔."  相似文献   

11.
现藏于四川省档案馆的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地方政权档案,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清代巴县地区的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的司法档案不仅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制度、司法实践提供了翔实的实例,也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书制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四川档案》2008,(6):27-28
现藏于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的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是清王朝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县衙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它真实地反映了清代从开国到覆亡共256年在四川南部县的统治历史,是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教育、文化等在地方的缩影,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清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在基层的贯彻执行情况,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南部县在清朝长达两个多世纪统治中的历史变迁,是目前国内时间跨度较长、较为完整系统的清代县级地方政权档案。  相似文献   

13.
清世宗胤禛(即雍正皇帝),于一七二三年至一七三五年执政,虽在位仅十三年,但对清王朝的内政外交都颇有建树。他对文书档案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清代乃至后来的文书档案工作起到了较为有益的作用。 首先,雍正大力整顿书吏。 雍正即位前的清代各级机关中,官僚大多作威作福、腐化愚昧、不视政事,只依靠幕友  相似文献   

14.
清代从初步建立政权开始就非常重视档案的管理,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档案的场所。清政府入关后在中央开始设立档房,以笔帖式作为档案管理的人员,在地方的衙署同样设立各种档房,以书吏、掌案或者白役作为档案的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清代地方档案日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它们不仅为学界研究增添了新史料,扩大了历史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还促进了清代地方档案研究由王朝中央向地方史的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清代地方档案的概念、整理现状;其次,对当前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成果进行主题分析,主要涉及清代地方档案与政治史、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环境史、文化史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清代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遭遇的困境与出路,以期进一步促进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档案馆逐步展开对价值较大、数量较多的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工作,学界对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进展。文章将对2019年清代地方档案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概述,以期完善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了前明旧制。本文详细叙述了清代本部十八行省的地方行政机构及职官,并对其形成的特色和利弊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何宝梅 《浙江档案》2005,(12):23-24
绍兴师爷是活跃在明末及清时期的幕友.他们是各级地方衙门中主官自行聘请的,协助处理政事的佐理人员.关于绍兴师爷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既然"师爷"前冠以"绍兴",那么凡是从事师爷行业的人都是绍兴人.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省在清代属直隶省,拱卫京师,为畿辅之地。河北省档案馆现保存有清代档案6132卷及部分清代资料,档案形成年代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这些档案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清朝县级政权,特别是清代县域经济历史概貌。2022年档案馆精选馆藏部分清代珍贵档案,按职官、军事、政法、文化教育卫生、财政、农林工商业等类编辑出版《河北省档案馆清代档案精粹》(下称《精粹》),以更好地保护档案原件,更好地服务民众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统治阶级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贵族取得政权以后,曾以满文作为国语国文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满文在清代近三百年期间,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仅以清代满文档案而言,其数量和内容是十分浩繁和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职官、军事、调迁、屯垦、御外平内、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