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改革家.他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和“积贮”的主张,主张由国家垄断铸造权,统一使用“法钱”.贾谊的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的治国主张和政策建议,继承了“礼”“仁”等方面的儒家思想并将其进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探讨了贾谊的《过秦论》对西汉初期思政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的治国主张和政策建议,继承了"礼""仁"等方面的儒家思想并将其进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探讨了贾谊的《过秦论》对西汉初期思政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贾谊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人,官至太中大夫,先后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的著作有《新书》和《鹏鸟赋》等。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他在深刻分析秦王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巩固西汉政权等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5.
贾谊集(《新书》除外)的文献史由作者、制作者、读者和编本四者构成。史传是研究贾谊生平及作品的最为基础的第一手材料,细读史传,可以重构出司马迁与贾谊作品之间的关系,还有作品在汉代的保存细节。通过贾谊集的版本调查,还原出贾谊集传承中的制作者角色,制作者不仅通过编本的方式保存贾谊的作品,也在集部范畴内逐步确立贾谊集的地位。张燮编本贾谊集,便意味着这种地位的第一次确立,但离不开“李贽”批选本贾谊奏疏的前期铺垫。不同的编本,也透露出对于“文”“集”与子书之间关系的理解和适用。围绕贾谊集存在序跋、评点和题跋等传统的阅读积累,是读者和制作者共同创作的独立于编本之外的文献,自应一并纳入到文献史的视域。贾谊集的文献史,同时也是制作者、读者与作者作品即编本之间的“动态”学术史。  相似文献   

6.
杨娟 《兰台世界》2014,(1):126-127
陆贾、贾谊和司马迁等人在治国理念上都主张道家的“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在汉初的政治演变中逐渐取代了法家思想.汉初道家思想的成功实施并非偶然.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及其实质入手,对汉初道家思想成功实施的必然因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汉初以黄老之学为主流的政治生态中,贾谊以他深厚的儒学及法家功底获得汉文帝的信任,也可算独树一帜。而他建立在礼法基础上的法家思想,更是被汉文帝所赏识,因此采纳了贾谊许多有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张景霞 《兰台世界》2013,(11):129-130
在汉初以黄老之学为主流的政治生态中,贾谊以他深厚的儒学及法家功底获得汉文帝的信任,也可算独树一帜.而他建立在礼法基础上的法家思想,更是被汉文帝所赏识,因此采纳了贾谊许多有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事势”一词,出现在西汉公文巨擘贾谊著作《新书·数宁》的开篇,意指国家大事和当前形势。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8篇《新书》(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中,“事势”则作为一类文类而存在。《新书》的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中,除《权重》未标类属外,在题下均标有“事势”字样,意指该文属“事势”类,共计31篇。根据《新书》内容,大体上可推断出,“事势”类多涉及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即是对时政发表见解、专论时弊的疏奏组论,故《权重》也应划为“事势”类。  相似文献   

10.
贾谊才华横溢,又因为命运对他不公而受到古今中外文学才子们的赞誉和同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的作品"理既切至,辞亦通畅",鲁迅也赞他的文章是"西汉鸿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汉国内经济因战事频发呈现出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主管西汉财政的桑弘羊成为西汉经济的中流砥柱,在他策略调和和经济整改下,西汉经济在危机中平稳过渡,为西汉财政和国力增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汉元帝时期,儒学思想得到了重用,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然而他们所倡导的理想化改革思想和礼乐教化运动并没有对当时的西汉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西汉元成之际儒生倡导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和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陆贾、贾谊和司马迁等人在治国理念上都主张道家的"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在汉初的政治演变中逐渐取代了法家思想。汉初道家思想的成功实施并非偶然。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及其实质入手,对汉初道家思想成功实施的必然因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侯博 《兰台世界》2014,(5):69-70
西汉元帝时期,儒学思想得到了重用,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然而他们所倡导的理想化改革思想和礼乐教化运动并没有对当时的西汉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西汉元成之际儒生倡导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和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发现海昏侯》是全国第一本全面解读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图书。该书沿着五年来考古发掘的时光轨迹,从考古科普的维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前世今生”,诉说其背后的点滴故事,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从一万余件文物中精选的各类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为读者打造了一座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纸上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徐超 《兰台世界》2014,(3):33-34
张骞“凿空”在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汉朝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同时也影响着西汉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西汉体育文化的转变,丰富了体育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又改变了西汉体育孤立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李欢欢 《大观周刊》2012,(31):12-12,65
先秦农家经济思想可分为“平民农家学派”和“官方农家学派”,两者固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提出了不同的经济思想和政治主张。“平民农家学派”提出反对剥削、要求平等的经济思想。“官方农家学派”在其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一种手段。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对封建社会“均贫富、等贵贱”的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和“重农抑商”的统治思想分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篇通过王夫之先生“知”与“行”统一的教育主张,回顾其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具有初步民主思想新教育的历程,深刻反映了政治与经济领域巨大变动下,以王夫之为脊梁的思想、学术领域进步的实学思潮。  相似文献   

19.
邱扬凡 《兰台世界》2016,(9):106-109
不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角度来看,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强大的盛世王朝。而西汉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档案事业的发展。本文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以及文书处理以及公文邮驿制等角度来看西汉盛世。本文还从《史记》的文字中分析了西汉经济上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证明了西汉的盛世景象。  相似文献   

20.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著名“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一部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辩论著作,真实地反映了西汉中期生动的社会面貌,犹如一部记录西汉社会现实的活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