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二年律令》中出现的“卿”或“卿侯”理解为秦赐爵制中遗留的爵名,似嫌含糊;而将其定格为二十等爵制中的爵档,既缺乏必要的史实根据,又与原始简文存在矛盾。通过史料分析,“卿”或“卿侯”应该属于楚国旧爵制系统,高祖五年推行爵制改革,将楚爵改为以秦二十等爵为蓝本的汉爵,完成“汉承秦制”的历史性转化,“卿”爵的经济权益被保留下来,但因其不在二十等爵系统之内而政治功能趋于淡化。  相似文献   

2.
军功授爵制度名。春秋时齐、楚、宋、秦等国已实行。凡参战者,据其军功大小可获取相应爵位并享有任官、田宅、役使庶子、抵免罪刑、赎免奴隶等特权。秦国商鞅变法时,曾设“公士”至“大良造”十五等爵制,后又发展为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制,汉初沿置,高后、惠帝以后,军功授爵之制渐  相似文献   

3.
释"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的献常用义为职官之称,但“卿”的词源义亦即命名的理据是什么,则其说不一。“卿”的甲骨为两人相向对食之形,与“(乡郎)”本为一字之分化,“卿”与“(乡郎)”为“饕”之本字。“卿”、“饕”、“皂”在音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证“卿”的词源义为“集聚”义。  相似文献   

4.
“汉承秦制”与史实不符。秦始皇废分封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取“郡国并行”制;汉在秦爵二十级之外,另封王侯;汉爵不似秦以功劳为赏爵标准。秦废世卿世禄、汉爵可世袭、可买卖;秦法严酷,汉法为宽,秦“繁刑严诛”,汉“刑法大省”。秦“赋敛愈重,戍徭无已”,汉“省徭薄赋”;秦、汉币制大不相同。“汉承秦制”质疑提出的时间前提是秦汉更替之际,离开了这特定时空,“汉承秦制”质疑或“汉承秦制”之说,均无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刘邦时期,陆续分封了113个关内侯.关内侯,是秦二十级军功爵的十九级.《百官公卿表》云,商鞅为法,为二十级军功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据朱绍侯先生研究,认为刘邦入关前奉行的是楚制;而入关后的约法三章“标志着刘邦放弃楚制,改行秦制……在战争中,刘邦积极推行军功爵制,争取各种人的支持,这也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武功爵是汉武帝时期创立的一种新的爵位制度。有关汉武帝设置武功爵的原因,以往学者多认为是为了解决当时所出现的财政匮乏、军功难赏等问题,并将武功爵视为一种临时性的军赏政策。但从整个西汉前期的历史来看,汉武帝设置武功爵,乃是汉文帝时代“绝秦之迹”行为的延续。其目的在于以汉家自创的“武功爵”取代承秦而来的二十等军功爵,弱化“秦制”对“汉制”的影响,彰显汉朝的正统,宣扬大汉王朝的文治武功,从而实现制度与思想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上卿”,编者注释为“战国时最高的官阶”,值得商榷。战国时期,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官制。当时,中原诸国以“上卿”为最高的官阶,而秦国则以相国和丞相为中央政权  相似文献   

8.
荀子名况,又称孙卿或荀卿,近代学者多以为"卿"是荀子的字.本文疏理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典籍中记载的荀子的名字材料,通过分析前人对名字相为表里的认识,在考察"况"、"卿"的字义关系,以及先秦、秦汉时期有关称呼变化的基础上,认为荀子的字由于文献不足,已不可知,"卿"只是其尊称.  相似文献   

9.
“拜为上卿”中的“卿”是多大的官河北申改社《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拜为上卿”句。有的教材注“上卿”为战国时最高的官阶。笔者认为欠妥。如按教材注,廉颇在蔺相如完壁归赵前既已登上“最高的官阶”,就与后文中的所述相如“位在廉0颇之右”有了矛盾——难道有比“...  相似文献   

10.
赐爵制度源自秦国商鞅变法时期。爵指的是一种形似雀、用于盛酒的礼器,同时又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战国时期,为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将爵称与军职相联,赐爵的同时标志着军职的提升,此后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爵位与军职逐渐脱钩,至秦汉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爵制体系,即通常所称的二十等爵制。在汉代,二十等爵制连带着丰厚的权益,它与官制一道,共同维持着统治阶层的基本秩序,成为历代君主治国的利器。  相似文献   

11.
朱绍侯先生《军功爵制在西汉的变化》一文,对西汉爵制的各种变化详加考论,读后甚得启发。然于西汉“民爵、吏爵界限森严不可逾越”一说,却感证据不足,或可商榷。朱先生认为秦代无民爵、吏爵之分,而汉代自刘邦始即有民爵、吏爵之分。我以为,无论是秦代,还是汉代,都无“民爵”、“吏爵”之名,亦无“民爵”、“吏爵”之分。汉代史籍常有“赐民爵”若干级;“赐吏爵”若干级的记载。如《汉书·宣帝纪》载:元康三年“赐天下吏爵二级,民一级”;《汉书·元帝纪》载:永光二年春二月“赐  相似文献   

12.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宋定伯捉鬼》:“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课本注:〔卿〕对人的敬称,您。按:课本的注释不正确。“卿”本是自周始设立的一种高级官衔,战国后期,已用来作为对人的美称。如赵国有虞卿,楚国苟况,或曰苟卿,燕国荆轲,或曰荆卿。  相似文献   

13.
曹长发 《语文知识》2006,(10):27-27
“卿”,古时高级官名,作第二人称代词时,一般用于君称臣,也可作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但在魏晋以前.“卿”作为夫妻间的称呼仅限于丈夫称妻子,妻子对丈夫不能称“卿”,而要称“君”。如《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对话——“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相似文献   

14.
<正>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秦钟姊弟和贾宝玉、王熙凤同称“姊弟二人”,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虽然一为“姊弟”、一为“叔嫂”,性质两样——可卿与凤姐之间,贾母说她们”好了一场”(第11回);秦氏托梦时也说“娘儿们素日相好”(第13回)。足见她们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可卿与宝玉曾有“大虚梦”的微妙事件。秦钟与宝玉也极为友好。值得注意的是:秦  相似文献   

15.
军功爵制在秦商鞅变法以后,已经形成一种非常完备的制度。在秦代,人们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几乎决定于有爵无爵和爵位的高低。通过对汉简的研究,我们知道,在汉代的户籍制度中,人们有无爵位及爵位的级别,是户口登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秦的户籍简文,对于秦代户籍中是否登记爵位,尚无实物证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秦人对军功爵制的重视,超过汉人;秦代军功爵制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也超过汉代,而汉代的户籍制度也是承袭秦代的。由此,我们有理由断定,在秦代的户籍制度中,必也载明有爵无爵与爵位  相似文献   

16.
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史书都说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其实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至少有以下五点不同:一、一级以下还有三级;二、二级以上至大良造只有十六级;三、有爵者有乞庶子的权利;四、不受限制的逐级晋升爵位和受赐田宅;五、低级爵位有树墓权。以上五点显示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比较重视低级爵位的利益,高爵与低爵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高爵与低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低爵仅成为荣誉头衔,权利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17.
一般史书都说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其实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至少有以下五点不同一、一级以下还有三级;二、二级以上至大良造只有十六级;三、有爵者有乞庶子的权利;四、不受限制的逐级晋升爵位和受赐田宅;五、低级爵位有树墓权.以上五点显示商鞅所建立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比较重视低级爵位的利益,高爵与低爵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低爵也享有很多权利,而秦汉二十级军功爵制,高爵与低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低爵仅成为荣誉头衔,权利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18.
对西汉前期官制改革的认识 1、西汉初的官制改革西汉建国初时的官制,班固说是“秦兼并天下……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西晋司马彪则说是“汉之初兴……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对二者意见如何认识,我趋向司马彪说法。汉初,刘邦创建西汉,来不及建立自己完备的官制,故有袭秦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列卿,地方上设郡县,表面看是“因循而不革”。但据史实从总体上看“因循而不革”是个不准确的结论。相反却是从中央官制到地方官制有因有革。因不少,变亦很大。其变革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为改官名。秦有丞相,高祖初设亦名丞相。十  相似文献   

19.
西周世卿世禄制度在春秋战国之世逐渐被诸侯国实施的功勋授爵制度所取代,"封侯"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愿望。秦国商鞅变法,所颁二十等爵制中多有以功勋授爵之爵级。反秦战争爆发后,陈胜以"黔首"自立为王,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封王"的渴望。随后项羽分封,不论出身,只论军功,自"西楚霸王"而下所封王、侯中多有平民,此即所谓"布衣王侯之局"。刘邦在与项羽的对抗过程中,因以弱敌强之形势所迫,不得不继续分封王、侯以争揽人才,韩信、彭越等遂以布衣封王。楚汉战争结束时,刘邦一方"布衣王侯之局"已成,受封王侯者治国理政,终开赵翼所谓"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相似文献   

20.
白起是战国晚期秦国著名的军事家,为战国时代唯一保持不败记录的奇将。白起的军事功绩,揭开了秦统一的序幕;他创造的许多辉煌战例,丰富了我国军事科学宝库。至于“坑赵卒”,不应视为白起的残暴行为,而是当时复杂、严峻的战争形势决定的,也是封建战争固有的残酷性以及秦军功爵制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