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笔者以为,这句话还不够完整,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误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甚至将“授人以渔”视为教育工作的全部。殊不知,“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同样重要,而且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之前,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欲”。  相似文献   

2.
彭琪 《湖南教育》2006,(8):46-46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授人以渔”的“渔”指的就是让学生会读、会问、会写。  相似文献   

3.
邵军 《辽宁教育》2013,(6):74-7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语文课的“授人以欲”,包括培育“自主学习”之欲、诱发“共享学习”之欲和激发“实践学习”之欲,“欲”的培养将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实现语文学习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提倡“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5.
袁建 《天津教育》2003,(6):13-15
如果有教师问,我们应“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或许有人会笑他教育观念的落伍,因为“授之以渔”早已成为教师们大力推崇的教学理念。的确,两相比较,教师授学生以捕鱼之法,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鱼了。然而,从解决问题的最优化角度出发,笔者不禁要发问:一问:“授”对学生学习获得“渔”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渔”即捕鱼的方法,这里指学习方法;“授”即传授。“授之以渔”亦即“向学生传授捕鱼的方法”。毫无疑问,学习方法中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方法,诸如“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每一个人都知道"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故事,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每一个人也都心知肚明,授人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受用终生。然而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能授人以渔的又有多少呢?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授人以渔而最终却是授人以鱼的呢?如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呢?在此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鱼”是一种结果,是暂时的收获;而“渔”是一种过程,一种方法。得“渔”就是经验与方法的一种迁移。它可以让人终身得“鱼”,也是教学之根本。  相似文献   

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难发现:课堂多了生动,少了主导;多了些开放,少了些封闭……为此我们欣喜与快慰,同时内心也隐隐有丝疑惑:在教学中,“鱼”当真就不必传授了吗?“渔”当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吗?可以肯定,“授人以渔”必须依赖“授人以鱼”,而在“授人以鱼”中又可以“授人以渔”。“鱼”和“渔”不可偏废,因为它们是形式和内容、肉体与灵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超越形式去获取内容,舍弃肉体而拥有灵魂,…  相似文献   

9.
董海明 《成才之路》2009,(15):97-98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寓意很明显,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也许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就只是“授人以鱼”的角色.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传授给学生“授人以渔”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媒介,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应以兴趣为动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注重能力培养,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1.
刘珠花 《师道》2002,(8):28
为了说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我引进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当我在黑板上写出这句话时,初一学生瞪着眼,张着嘴,一  相似文献   

12.
民间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有一个乞丐穷困潦倒,一位神仙想帮助他,就当着这位乞丐的面,将一块石头点化成了金子,想给这位急需帮助的可怜人,没想到,乞丐语出惊人,竟不要金子,而聪明地要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意是指给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人一种捕鱼的方法。引申到教育工作是指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据有关数据表明,当今知识更新的周期约为5年,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地更快,也…  相似文献   

13.
授人以鱼,只解燃眉之急;授人以渔,方能受益终生。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是新理念,是我们广大同仁的共识,仿佛已无可争议。直到我读到了下面一个故事后,我才重新开始审视、思索我们的“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而应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艳 《中国培训》2008,(6):60-61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今天我们却更加推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从现代社会发展看企业培训,也越来越离不开“授人以欲”了。培训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应该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如何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培训始末,即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笔者认为,那就需要意识到培训绝不仅仅是“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侧重把握教材实质,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渐“融进”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以学习取向为主,其重点应放在兴趣、悟性及习惯的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不仅“授人以鱼”,更能“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而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音标的基础,学生就拥有了查“字典”的能力,也就拥有了广阔的自学空间。从这一角度说,音标教学就是“授人以渔”,而词句教学则是“授人以鱼”。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娱中授“渔”的方式,使学生很容易愉中受“鱼”,在音标工具的驾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及阶段性荣誉,即驭中绶誉,达到教者不教的学习习惯、方法等的“自能化”状态。  相似文献   

19.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所谓“欲”是指人对学习的兴趣,一种内在的渴求学习的驱动力.给人几条鱼,不如教给人钓鱼的方法,但假如一个人没有吃鱼的兴趣与胃口,纵然掌握了各种钓鱼的方法,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但一个对吃鱼有极大兴趣的人,即便不会钓鱼,也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得到鱼.所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李占红 《学苑教育》2012,(14):29-29
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会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