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外英语》2013,(2):30-30,64
法兰克福书展 法兰克福书展是德国举办的国际性图书展览.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负盛誉的书展。被誉为“世界出版人的奥运会”。书展由德国书商及出版商协会的子公司法兰克福书展会展公司(AuM)负责筹办。它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出版商、代理商以及图书馆人员提供一个洽谈版权交易、出版业务及展书订书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齐淑君 《新读写》2014,(10):4-5
热热闹闹的2014上海书展已成了过去时,但书展带给人们的思考与记忆却并未消失。在书展上错过的好书可以去书店购买,在书展上买到的书却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着细细品味。书展仅仅是个引子,它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食粮,接下来,就该好好消化这些食粮。  相似文献   

3.
天上和人间     
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我身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国际书展上,新书如斑斓秋叶,在眼帘中缤纷闪烁。我被人簇拥着漫步在争奇斗艳的书柜之间,有点惶然失措,不知看什么书才好。那些用我不认识的文字印成的书,对我来说好比天书,看不懂。而这个国际书展上,也有我的一本小书要首发,  相似文献   

4.
8月,2006年上海书展圆满落下帷幕,书展期间共推出10万种图书、200项文化活动、创造2800万元销售额,接待了20余万申城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很多读者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去书展看新书、看好书,书展成为了暑期申城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和风景。为期7天的上海书展不仅大幅刷新了历史纪录,而且成功挖掘了上海市民的阅读潜力,营造了浓厚的书香环境,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本刊自今年5月起连续推出了“关注上海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书面阅读的缺失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思考。火爆的书展与日益被冷落的书面阅读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本刊记者来到了书展现场,与读书人、爱书人进行了零距离的沟通,与现场的中小学生面对面探讨了关于阅读的问题,同时本刊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参加当日书展的300名读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期望通过这些措施能更深入地透析到书面阅读的特性与本质。  相似文献   

5.
平泳佳 《上海教育》2006,(9B):26-28
“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之五 8月,2006年上海书展圆满落下帷幕,书展期间共推出10万种图书、200项化活动、创造2800万元销售额,接待了20余万申城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读。很多读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去书展看新书、看好书,书展成为了署期申城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和风景。为期7天的上海书展不仅大幅刷新了历史纪录,而且成功挖掘了上海市民的阅读潜力,营造了浓厚的书香环境,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化底蕴和化魅力。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泰吾士报》消息,在伦敦旧书展上,一本由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著的《意大利图画》的古董书在本次书展中亮相。在这本书中,狄更斯详细地披露了他与丹麦童话大王安徙生的一段交往故事。狄更斯称他很烦安徙生,原因是安徙生在访问英国的时候长时间呆在狄更斯家中,没完没了,使得狄更斯一家人的生活受了到严重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 ,到网上漫游能获取无穷信息 ,一片光盘可储存10万字数 ,书太多、信息太多 ,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我们介绍一批书希望为那些在书店、图书馆、书房、因特网上陷入迷茫和晕眩的人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8.
书是人类成长的轨迹。顺着这条轨迹,会有哪些书在卡通印花图案的被窝里满足我们好奇的心灵?会有哪些书在屋顶高到有点冷的图书馆中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因为这世界上的书太多太多,正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胡乱读书     
读书啊读书,这辈子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在那个叫书的东西上(我说的不是教科书,教科书总是有限的)。成年累月地读.一本接一本地读,读得入神,读成了近视眼,书还是和没读的时候一样多,甚至更多了。这时才知道,一个人绝无可能将世界上的书读完。既然要当书生,似乎天然就懂得应如何读书。常有人来请教书的读法。别人也许懂得怎么读书,我却是不懂,而且越来越不懂。世上的书太多了,多到超出我的想象。读书的道理也太多了,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3,(1):29-29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近日说:“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我不知道马云定义的“成功”是什么,仅仅是发大财、赚大钱、当大富豪吗?另外,读多少书算“读书太多”,他能给出一个标准的数值吗?  相似文献   

11.
爷爷辞世已两年多了,没有留下太多的东西,只留下一些旧书和一管长箫。  相似文献   

12.
对艺术类藏书排架与借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类藏书由于形状各异、厚薄不均、装订形式较特殊等原因,排架不合理,利用率不高。要改变现状,应采用对同类书进行规划,实行盒装等排架方式,定期举办专题书展,以提高图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时文展示】人间的声音赵丽宏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我身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国际书展,新书如斑斓秋叶,在眼帘中缤纷闪烁。我被人簇拥着漫步在争奇斗艳的书柜之间,有点惶然失措,不知看什么书才好。那些用我不认识的文字印成的书籍,对我来说好比天书,看不懂。而这个国际书展上,也有我的一本小书要首发,这是一本被翻译成塞尔维亚文的诗集《天上的船》。我跟着这本诗集的译者、塞尔维亚诗人德拉根先生,穿行在书海和人流中。要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为我举办首发式的场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4.
书是人类成长的轨迹。顺着这条轨迹,会有哪些书在卡通印花图案的被窝里满足我们好奇的心灵?会有哪些书在屋顶高到有点冷的图书馆中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因为这世界上的书太多太多,正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We Can Do     
许多同学都觉得自己是个平凡人,有太多事情不能完成。但当你读了一本名叫《WeCanDo》的书,你就会知道,不是天才,照样可以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那么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相似文献   

16.
博语录     
我们家里对孩子不会有太多干涉,哪怕她想进娱乐圈,只要正当,我们就不会反对,何况,她现在只是去玩一下呢?——应文汇出版社之邀,鲁迅之子周海婴、孙子周令飞为上海书展作场外演讲。针对鲁迅曾孙女周璟馨亮相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周海婴认为非常正常。  相似文献   

17.
书香吾身     
邬正千 《新读写》2014,(10):6-7
今年的上海书展圆满结束了,但纵使书展上大师云集,纵使好书琳琅满目,纵使参观者摩肩接踵,若无书香余韵沉淀,也只是一场嘉年华罢了,二三讲座、四五好友、六七佳作,优哉游哉,谈笑品鉴声此起彼伏,这才是乐趣,才是书香,才是真正的“上海书展”。而非随着大流进,随着大流出,只带回一本食谱……节日的夜空总是繁华似锦,乍一看五光十色,令人流连忘返,正如上海书展。可又有多少人能透过繁华喧嚣的映衬,真正体会到夜空的深邃之美、书展的余韵之醇呢?  相似文献   

18.
王金战 《家长》2010,(1):29-30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着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反而会让自己垮掉。因为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件快乐的事。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说学习本身可以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快乐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许博渊 《教育》2012,(4):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首先,是不读烂书。郑板桥认为社会上书太滥太多,所以读书必须有所选择。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曾说,"魏、  相似文献   

20.
刘生文 《师道》2002,(9):63
长年累月,养成了两大“陋习”,一是嗜书如命,二是酷爱写作。教半辈子书,读半辈子书,写半辈子文章,摊上了个省作协会员,外加几个虚虚实实的社会头衔。当今的教育报刊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真正适合普通教师阅读的刊物少之又少。不少教育刊物,总是一副冷面孔,抽象的、形式的、说教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读不行,读了后却又让人的心思很沉重。我是一个山村的穷教书匠,下肢残疾,还拖家带口,勉强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