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燕敏 《职业圈》2007,(6X):49-149,153
电子专业的理论课程是理论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很抽象,要能掌握和理解其概念和原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技校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上好电子专业的理论课,怎样化难为易、做好课程引入,领学生敲开这个电子科学的“大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第一关。  相似文献   

2.
电子专业的理论课程是理论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很抽象,要能掌握和理解其概念和原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技校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上好电子专业的理论课,怎样化难为易、做好课程引入,领学生敲开这个电子科学的“大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第一关。  相似文献   

3.
刘和生  李荣 《职业圈》2007,(9):115-116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电子及相关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文章就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的教改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邦 《职业圈》2007,(21):115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电子及相关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有益于提高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数字电子是通信、电子、计算机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为基础,以实验为辅助,推动学生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EWB进行软件仿真,辅助实验学习,培养学生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程言秋 《职业圈》2007,(24):162
<电工学>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热动、化水、机电、电工电子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文章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中总结了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这些在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子专业项目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整合的研究,改革电子专业课程的学科设置结构,遵循就业需求和教学实际,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电子及相关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文章就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控机床是机械电子为主的数控设备,技工学校 "数控机床维修工"专业是当前新兴专业,作者大胆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设备、教师等软硬件实际,带领教研组师生努力展开新专业实习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知难而进.  相似文献   

10.
刘和生  李荣 《职业圈》2007,(5S):115-116
《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电子及相关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文章就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争 《职业圈》2008,(15):149-150
数字电子是通信、电子、计算机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教学以理论为基础,以实验为辅助,推动学生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EWB进行软件仿真,辅助实验学习,培养学生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聪 《职业圈》2007,(13):80-81
文章结合三年制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就"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造,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专业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用人部门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建设中,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对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1981年"会计电算化"一词的正式使用,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成为各个学校财经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但是会计电算化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文章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戴小华 《职业圈》2008,(3):179-180
文章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整合的研究。改革电子专业课程的学科设置结构,遵循就业需求和教学实际,探索以能力为本住,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助产技术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文章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高职助产专业的<助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8.
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运行工学交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一是社会条件,主要是合作企业、学生及家长的需要;二是学校条件,主要是办学条件和教学改革.中职机械类专业工学交替的形式主要根据企业需求确定.运用"宽基础,活模块"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构建课程设置,适合于"1+1+1"工学交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社会、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根据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和技术型人才的特征,据此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是学习者独立实践策略、教师现场工作指导策略和学习者自我反思策略.文章结合电子专业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围绕培养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启发式教育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此课程的特点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启发式教育在课程上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