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洞内部的物质在强大引力作用下被压缩为斥力能态,能量被在势阱中的势垒的亚稳态之中;黑洞因辐射而减小质量、势阱变浅时,由于亚稳态的约束势垒相对高度不会马上随之降低,从而使黑洞辐射加强并可能导致冲破势阱的爆发。黑洞内部过程将流到低处的宇宙之河重新提升到高处,推动着宇宙大循环却是无可置疑的。这一宇宙大循环的时空降2维模型可展示为一个两极间有隧道连通的球面。  相似文献   

2.
利用宇宙核式结构模型解释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问题,并讨论宇宙核与负质量物质和黑洞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宇宙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对黑洞视界的研究结果表明 :黑洞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禁止裸奇性的出现 ;反之 ,裸奇性的出现必破坏黑洞热力学第三定律。由此推断宇宙监督假设就是黑洞热力学第三定律。  相似文献   

4.
翁山杉 《物理之友》2020,(4):16-17,24
黑洞由广义相对论预言,是一个由奇异面所包围、含有中心奇点的时空区域。宇宙中的黑洞特指具有观测效应的一些特殊天体。由于黑洞本身不产生电磁波辐射,在观测上,人们通过分析黑洞周围物质的电磁波辐射以及引力波事件,获得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观测证据。此外,物理学家还预言了原初黑洞的存在,在未来也有可能被观测检验,本文简要介绍人类对宇宙中黑洞的观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黑洞历险     
《家教世界》2009,(3):21-21
宇宙知识小贴士:黑洞是一种特殊天体,它体积为零,密度无限大。科学家称其为"宇宙中看不见的深渊"。黑洞能吸进任何物质,连光都无法逃逸。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07,(7):42-42
黑洞是宇宙中一种非常神秘(shén mì)的天体,一个鸡蛋大小的黑洞就有几百亿吨重。黑洞的胃口大得惊人,只要靠近它的东西,都会被它吞下去,连跑得最快的光也逃不了。这也是人们用天文望远镜都看不到黑洞的原因,因为光都被它吸收了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假定黑洞内部状态方程为ρ=-P的条件下,求出了含宇宙项Λ的球对称黑洞内部时空度规,其结果在特殊条件下过渡为Gonzalez-Diaz黑洞内部度规.最后,证明了这一度规是无奇性的.  相似文献   

8.
杨力宇 《物理教师》2006,27(2):56-57
斯蒂芬·霍金———这位传奇式的英国物理学家,用他那奇妙思想和前沿观点,正影响着人们对时空和宇宙的认识,当我们品读他的名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之时,仿佛自己置身于深邃幽静的宇宙中,身随宇宙膨胀逐流;不时又远离宇宙遥看壮观的宇宙大爆炸和大挤压.不尽的奥妙,催生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类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学科技》2011,(1):22-23
在高能粒子实验室里,只花了一会儿功夫,鹏飞和皓天就制作好了一个小黑洞。随即那小黑洞就蒸发不见了——它脱离了本宇宙,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了,鹏飞和皓天也与他们制造的小宇宙失去了联系。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类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罗辑 《教师博览》2014,(5):45-45
<正>斯蒂芬·霍金的黑洞理论为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但是日前这位大科学家在其作品中提到,宇宙中没有"黑洞",只有"灰洞"。该理论来源于一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是霍金对黑洞的研究新成果之一,他认为黑洞其实是一个拥有极端物理环境的"灰色地带",质能进入黑洞中后还会"回到"宇宙中,我们以前对黑洞的边界理论认识是有待改善的,黑洞或许不会永久性地保存质能信息,它在某个时候会"释放"。  相似文献   

13.
在假定黑洞内部状态方程为ρ=-P的条件下.求出了含宇宙项∧的球对称黑洞内部时空度规.其结果在特殊条件下过渡为Gonzalez-Diaz黑洞内部度规.最后,证明了这一度规是无奇性的.  相似文献   

14.
探访黑洞     
有一位科学家乘着飞船在宇宙中游玩.突然,一个黑洞把飞船吸了进去.科学家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没有死,而是进入了另外一个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从黑洞理论被提出以来.该理论便在天文物理学界一直饱受争议。全世界的科学家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证明或反驳“黑洞”理论,但收效甚微。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宇宙中“黑洞”是否存在的同时,更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美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黑洞与热寂     
宇宙热寂说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已久的话题,近来有些学者认为,黑洞理论是反驳热寂说的一个最好的实证。我们认为,这一看法尚难成立。本文从经典黑洞理论与量子黑洞理论两方面,分别论述了黑洞理论不仅不构成对热寂说的否定,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支持着热寂说。同时文章还揭露了人们在看待热寂问题时的一些错误观念,并对第二定律的实质提出了我们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生活小思     
7月13日晴 人们总喜欢思考,所以才会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才有霍金的宇宙黑洞理论。——题记  相似文献   

19.
将量子复合时空理论、量子力学交易解释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结合起来,可初步解决霍金和彭罗斯在量子黑洞问题上的争论,并提出了天体和宇宙演化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邵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1):20-21
近来,有关宇宙的问题,天体的计算,特别是以黑洞这个特殊的星体为情景而设计的一些问题常在各类试卷中出现,因而,有关黑洞的知识就受到中学物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人们在谈论黑洞问题时,常常会提到史瓦西半径这个词,那么,史瓦西半径到底是什么呢?这得从什么是黑洞说起. 在太阳系内广义相对论效应是非常小的,牛顿理论与爱因斯坦理论的差别只能用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为了发现明显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必须在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