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国黑人运动员在二战以前因为种族隔离的存在而被排除在白人主流职业联赛之外,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对黑人态度的转变使一些杰出的黑人运动员得以进入美国职业联赛,但是种族歧视使黑人运动员依然得不到平等的对待。跟随60年代民权运动一起,美国体育界也掀起了广泛的反歧视斗争,最终黑人运动员取得了胜利,获得了真正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民权运动时期,美国黑人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黑人街头犯罪却迅速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种族矛盾、黑人"婴儿潮"、黑人社区社会控制机制的削弱、警察执法能力的下降和警民关系的极度恶化,构成了这一问题的社会根源。民权运动曾一度遏制了黑人的街头犯罪,但由于自身的局限及其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矛盾,它总体上在黑人街头犯罪问题中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加剧了街头犯罪的恶劣程度与负面影响。黑人街头犯罪与城市黑人社区的衰落构成了恶性循环,令黑人街头犯罪问题成为美国政府与民众迄今都难以解决的社会痼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的社会运动。有的美国学者称之为“第二次内战”或“第二次重建”,甚至是“第二次革命”,可见它对美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命运,赋予了他们很大程度上的平等、自由和尊严,也深刻影响了所有美国人的生活与观念。具体来说,民权运动推动联邦政府实行铲除种族隔离制的改革,最终消灭了公开的白人至上主义,为黑人赢得民权。  相似文献   

4.
埃莉诺·罗斯福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在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充当女性权益的代言人,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与改良事业,为黑人民权运动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她的社会贡献体现了新政女性运动的新迹象,为现当代女性研究和女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蒙哥马利市的民权组织和领袖,特别是黑人妇女组织和领袖在1955年至1956年反对公交车种族隔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丁·路德·金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与蒙哥马利的民权组织没有任何瓜葛,被不同的组织接受。不仅如此,他作为牧师在黑人社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还因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善于演讲而成为魅力型领袖。因此,金被推选为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的领导人。在其号召下,蒙哥马利的黑人坚持非暴力斗争,把他们的命运与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金声称,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是世界人民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这一抵制运动塑造成一场“救赎美国的灵魂”运动,为民权运动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迫使美国政府进行民权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抵制运动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贯穿于美国民主发展的历程中,相关成果的取得总是与美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一战的爆发,为美国黑人争取民主权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美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进行了军事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这使得黑人第一次大量出现在军队之中。一战期间,不论是国外战场上战斗的黑人士兵,还是国内服役部队中的黑人士兵,都肩负着争取民权的压力。一战期间美国黑人士兵的民权运动,为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杰西·杰克逊和巴拉克·奥巴马是两位不同时代的美国黑人政治领袖,透析二人的不同经历可以反映出美国社会和黑人社会地位的深刻变迁。成长于民权运动时代的杰克逊,强调民权,挑战现有体制,强调抗争和种族政治。成长于后民权时代的奥巴马受益于民权运动,推崇美国主流价值观,强调黑人的自律自救,主张走治愈、融合之路。通过分析杰克逊和奥巴马这两代黑人政治领袖的差异,给我们研究黑人在美国社会地位带来的启示在于:街头抗争和挑战现有体制的传统做法已经失去合法性;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黑人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将使黑人群体内部产生严重的隔阂。  相似文献   

9.
摇滚乐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反抗种族主义的斗争相伴随.在摇滚乐蓬勃发展的60年代,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权运动和摇滚乐都是对种族主义的抗议.本文通过对几位黑人歌手和白人歌手以及他们的代表性歌曲作品的分析,说明摇滚乐在民权运动时期的表现和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以及它与民权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多元化教育运动源于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它是一场自发的、民间的、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在于为黑人、亚裔美国人、美国土人、西班牙语系移民及白人中未被体现或未被充分体现的群体争取平等教育的权利,进而争取社会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原来的民权运动主要是以主流化的价值观来为非主流化的群体争取平等权利,而多元化教育运动则试图在化教育中体现非主流化群体的价值观。以争取形成一种新的美国化。这场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距离其目标还很远。  相似文献   

11.
简析战后美国种族运动和反性别歧视运动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是“二战”后美国社会的两大问题,因此反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也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黑人奴隶的来源和《圣经》的性别观为切入点,对当代美国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反性别歧视运动的根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次女权运动在美国兴起,黑人妇女处在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边缘,其身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她们反对性别歧视,争取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与权力,但又对女权运动者的种族歧视加以批判,争取种族平等。在双重压迫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斗争理论,即黑人女权主义,对女权运动起到了一定影响。一、对"黑人妇女"的界定黑人妇女内部有明确的阶级划分,在运动之初,怎样看待黑人群体内的中产阶级黑人妇女是很重要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理  相似文献   

13.
教育对于启迪一个民族的智慧和传承民族文化尤为重要,而作为"二等公民"的美国黑人接受教育的权力在其来到美洲大陆,就被剥夺。美国黑人在争取自由的同时,也在无时不刻的争取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战后黑人受教育权利不断得到改善,进步明显。这些进步不仅是战后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所致,更主要的是美国黑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战后对于高素质黑人劳动力的需要;同时战后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对于黑人教育进步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得益于开明美国政治人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内战前,black.colored为可以接受的称呼黑人的方法。内战后,黑人一般不愿意被称成colored。本世纪初,negro更加变得被人接受。六十年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黑人们大胆提出Black is beautiful.(黑就是美。)因此用black来称呼黑人变得得体起来。最近在所谓的“political correctness”运动的影响下,黑人的称呼又变成了:African American。无论是black或African American,目的都是一个:比较委婉地或得体地说出在当时社会也许是不太被接受的或非主流的一些社会现象或事物。每个社会中总有一些“忌讳”的事物,而用一些较委婉、非直接了当的语言来表达这些事物即为委婉法。  相似文献   

15.
在内部推力、外部拉力和黑人自觉选择下,1910年至1960年间,长期在美国南部农村生活的黑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人口迁徙。这不仅实现了黑人人口的城市化,而且改变了黑人人口的地域分布。黑人人口再分布的含义不仅是地理学上的,而且也是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的。它促进了黑人政治意识和政治力量的崛起,增进了美国黑人和其他种族的交往,促成美国社会的种族观念转向宽容,为民权运动的发生和黑人最终实现法律上的平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家宇 《考试周刊》2013,(97):20-21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精品。小说讲述了一个黑人家庭母女三人间因两床被子引起的冲突。主人公迪伊形象鲜明,代表着上世纪60年代积极投身于民权运动的黑人。黑人民权运动内容广泛,影响深远,其中一项则是提倡非洲文化的复兴。民权运动虽引起空前反响,但这一群体对自身文化遗产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深刻。本文从对迪伊的形象的解读,分析民权运动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认识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或者说是晚期资本主义时期,开始了信息技术和跨国公司大发展的新时期。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尤其是反越战运动的浪潮席卷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美国小说家不得不反思和审视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因此,通过对短篇小说的形式和语言来解读美国文学的当前特点与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新左派学生运动与反主流文化运动没有受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被淡化了。在对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叙述中,它们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即从属于对其他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中,如黑人民权运动与其他少数族裔和群体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美国政府主导下的民主改革和整个美国社会的反战抗议活动等的叙述中。美国历史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记忆工具,采取这样的叙述模式,不仅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所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美国历史研究的最新发展,同时还折射出当代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教科书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几个世纪以来,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毒瘤,黑人被排斥在美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长期受到白人的轻视、谩骂、殴打,甚至是人格的侮辱.二战期间崛起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使新一代黑人正式登上美国文坛.在这些"黑人"作家中,克劳德·麦凯以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具有战斗力的诗篇,唤起了黑人的种族自豪感,使这些黑人有了心灵的依托与归宿.<哈莱姆的舞女>即是麦凯早期诗歌创作中一首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20.
《牺牲》通过多重视角叙述了一桩性侵案引发黑人民权运动的过程,揭示了黑人弱势群体的无助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复杂性,体现了底层黑人群体独立自我的觉醒。在有限全知视角叙述下,这起性侵案调查变成了博取同情的媒体狂欢。作者对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记录,揭示了事件发展的原因并体现了追寻自我价值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