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宗教对南疆中小学教育的渗透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南疆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部分南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被传染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是影响新疆乃至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仔细考察南疆社会宗教环境以及分析其特点,并且深入研究这种社会宗教环境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影响,就如何防止宗教对少数民族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宗教对南疆中小学教育的渗透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定量研究复式闯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研究法,试图探讨南疆大多数少数民族青少年从事宗教行为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深入分析家庭宗教环境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受教育、心理发展、迷信的关系等三方面的不良影响,最后总结防范与抵御宗教环境对学生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欧洲的班级授课制度传到中国之前,红河州的哈尼族如何教育青少年,有了“洋学堂”后,家庭教育如何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哈尼族的非正式教育今天有哪些好的传统应该弘扬,这种教育还存在什么问题。 本文分别论述了“土司”等民族上层的子女、一般村民、居民子女、干部(官员)子女接受非正式教育的情况;宗教职业者——贝玛在今天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哈尼族青少年掌握汉文化与家庭教育、辅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发展历程,南疆自古就是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因此,加强南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无神论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要加快南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各国形成打击三股势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滇西北贡山县丙中洛乡中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针对民族地区浓厚的宗教氛围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所产生不利的影响,提出对青少年加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科普知识等教育策略,并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教育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在对南疆三地州民族地区青少年信教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宗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存在和青少年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宗教干预教育的严峻形势和浓厚的宗教氯围对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无刘论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宗教及民族状况更为复杂的格局下,研究少数民族青少年宗教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国内、国际以及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等六个制约南疆少数民族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因素,为防范宗教向教育渗透、促进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对青少年开展传统伦理教育,既是我国伦理本位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少年德性养成的需要。为此,探讨当代开展青少年传统伦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平台建设也是开展青少年伦理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亚伯拉罕伦理传统是通过宗教来实现的,宗教为其伦理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担保了伦理教育的实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是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展开其伦理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易卜生早期诗剧《培尔·金特》主人公培尔.金特走的是一条宗教救赎之路,是宗教道善力量与反宗教的罪恶力量的冲突之路,在他身上善最终战胜了恶,他最终得到了宗教救赎。其宗教救赎之路包括三个阶段:青年培尔——对宗教的向往与逃避、中年培尔——对宗教的放弃和重拾、老年培尔——皈依宗教得到救赎。易卜生的人性探索主题在此得到生动与具体的体现。这部在早期诗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中期社会问题剧和晚期象征主义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宋德孝 《教学研究》2009,(4):18-21,64
在中美青少年德育的各种载体中,首属群体家庭在两国青少年德育中的职能差异较大,中国家庭承担着传承传统伦理道德的责任,美国家庭则承担着传承宗教道德观的职责.次属群体学校、宗教、社区、大众媒体等在两国德育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的学校作用突出,而美国的宗教则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载体,青少年NGO在两国德育中也日益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青少年NGO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美国青少年NGO已较为成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甘地宗教思想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地宗教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具有鲜明而独特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宗教和谐与宗教多元的重视,包括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二是对人的解放与人的价值的重视,包括宗教实践和宗教人道主义。甘地的宗教思想不仅是打开甘地思想和行为的一把钥匙,而且也是解析当今世界宗教冲突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2.
宗教的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形态。宗教心理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或是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后者既是宗教活动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传统历史资源。宗教中的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信仰心理方面的重要的阐释、以及干预人的心理皈依的重要的方式。这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心理学思想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干预技术。心理学的创新就必须提取宗教的心理学中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宗教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安全就是指宗教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狭义上讲,也即从宗教自身构成要素角度来看,宗教安全就是指宗教思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组织、宗教活动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广义上讲,也即从宗教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角度来看,宗教安全就是指宗教与其他事物之间互不产生安全危险,互不构成威胁,互不产生事故。  相似文献   

14.
宗教社会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类型,其道德生活具有高度的整体性、较强的单一性和偏执型以及高度的稳定性等特点.作为宗教社会生活秩序的宗教信仰、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对于宗教社会道德生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是宗教道德向生活渗透的自觉的精神力量;宗教戒律是宗教道德向生活秩序渗透的重要中介;宗教仪式则是强化人们宗教信仰的日常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路径及当代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社会全民信教以及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同一性特点,决定了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是包括家庭宗教经验和寺院学习的宗教教育,另一种是以强调习俗、禁忌为主的宗教礼仪规则。宗教教育与宗教礼仪在继承藏传佛教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还将蕴含在其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传扬下去。当代社会,藏传佛教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teracts with a recent article by Denise Cush and Catherine Robinson in which they call for a new dialogue between religious studies in universitie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identify a number of developments in religious studies that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religious education in schools. Cush and Robinson are representative of an influential body of opinion among religious educators that looks to religious studies for inspir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y, along with others, fail to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ims of religious studies and those of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that this unrecognised difference leads them both to engage uncritically and superficially with the history of post-confessional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to fail to recognise that the roots of some of the weaknesses in contemporary religious education can be traced to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studies over it. Showing that religious education has (and is required to have) a different set of aims from religious studies (though some aims may be held in common) alerts us to its distinctive nature, and this in turn facilitates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its role in schools, which can serve both to direct and to evaluate education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宗教问题,关键在于他实行了正确的宗教政策。列宁的宗教政策包括: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坚持宣传和教育、批判对待宗教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等。列宁对待宗教问题的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based on three central elements. First, it is argued that religious experience, or direct experience of the Divin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a full religious life, that religious experience is based in, enabled by and examined against, the body of knowledge in a given religion, and that religious experience is itself a form of knowing. Seco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be three sets of aims in religious education curriculum: knowledge aims, moral value aims and spiritual aims, the last of which encompasses religious experience, which religious education should aim to encourage and facilitate among students. Third, the teacher is present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such facilitation, and the pedagogical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ideal teacher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从日常生活人手研究信徒面临压力性生活事件时的宗教应对模式,是研究宗教信仰根源的一个较为妥帖的切入点。研究者在对甘肃w村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宗教应对问题;得出行为应对是主要的宗教应对模式,宗教应对目标的功利性、信仰是一种应对资源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religious education discourse in the future must be multilingual if it is to prepa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a postmodern world of religious diversity and secularism. Five “languages” are suggested, including those native to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of particular religious communities, the language of interreligious education, the language of public religious education, a postreligion religious education language, and the language of academic religiou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