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下农民自建低层住宅质量监管规范缺位,解决农民自建低层住宅质量纠纷的私法规范基础模糊,其根源在于城乡建设二元体制。基于城乡住宅无差别的公共相关性,在城乡一元化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民自建低层住宅质量法律规制要做到有法可依,适法明确,建立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相结合的公法规制体系,明确建设工程合同立法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建设活动质量纠纷的适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农村产业缺乏生态科技支撑、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环保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发展农村生态科技、完善环保监管体制、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甘肃省为例,对我国农村体育建设失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硬件和软件建设状况较好,不同地区的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差异不明显;高收入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不高,高学历的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不同性别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差异不明显,未婚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明显高于已婚者。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黄山市部分乡村的实证调查,农民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认知水平的形成是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供需矛盾、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立足于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农村不良习俗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思维和意识;农村科学技术不发达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致使农村对文化需求不旺盛和农民价值观念落后;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形成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相协调;再加上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负面影响,造成了我国农村文化的贫困.为此,应寻找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袁玉涛  杨浩宇 《考试周刊》2014,(71):115-115
<正>1.研究目的以农民问题为核心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从体育视角看,全民健身计划能否顺利推行落实,关键在于农村、农民。如果农村大众体育发展缓慢,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小康。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均超过65%。调查了解河北省农村大众体育的发展和供需现状,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河北省农村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文学创作主要是面向市场和城市的,即便是农村题材的创作,也是写给城市人读的。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疏离了文学,而文学也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文学界的策动是不可能的,采用动员农民全员参与的“诗歌公社”的方式也是不可能的,依赖于文化市场的力量更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将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学阅读与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现实中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立起毕业大学生支援西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制度,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继续坚持推行“三下乡”活动并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民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鄞州区农村体育设施及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经济因素、认知状况和体育设施情况等是影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强宣传、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等,才能使农村体育工作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成人教育: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迪亮 《成人教育》2005,(10):39-40
农村成人教育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是一把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强化农村成人教育的基本路径在于:思想认识须提高,体制改革须深化,师资建设须加强,资金投入须加大,领导监管须到位。  相似文献   

10.
建设学习型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措施。只有党政重视,城市支持,工业反哺,农村自建,才能建成学习型农村。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蔷薇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23-25,29
和谐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谐新农村建设应从加强农业、善待农民、建设农村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不是"新地"农村住宅社区,我们要正确理解"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内涵,不能以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为理由,就突破可耕土地红线,而进行占用可耕土地。建设农村住宅高层单元楼房,让农村城市化,使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没有了田园特色,也就失去了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初衷。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应该在科学规划确保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以旧村改造,废弃地利用为重点,实行一户一宅的小高房建设。  相似文献   

13.
鲁北乡村住宅体形系数与建筑节能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乡村住宅的层高和体形系数的定义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乡村住宅体形系数和层高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并以模拟得出的鲁北乡村住宅室内温度变化的转折处的层高作为参照点,分析验证了不同层高乡村住宅的体形系数,指出乡村住宅层高变化对体形系数的影响程度,呼吁制订针对乡村住宅体形系数的规定以促进乡村住宅的节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就是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要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扶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动力,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民的流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实施,农民、农村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新界定农村、农民的内涵与外延,有助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农村政策的制定实施;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有助于理清新农村建设的指向目标,使政策的执行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A new type of ductile lowrise shearwall with many short horizontalkeyway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behav-ior of ordinary lowrise shearwall.The behavior of this wall is studied through low-frequency cyclic loading test.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different restoring force models for different lowrise shearwalls,and a program fortheir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is worked out.Thr(?)h directly inputting earth-quake waves,the paper analyses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3types of lowrise shearwalls.The calculation results dem(?)strate that the newly de-vised ductile shearwall has good earthquake resista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17.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需要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继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美德;三是建设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开展官风、民风、家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和培训,提高农民收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村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对促进农民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湘西农民受教育状况判断,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从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的构成看,农业社会的科技素质在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结构中的比重很大;从湘西农民科技意识来分析,中国农民对实用农业科技非常关注,但真正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社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最基本要求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把钥匙。因而,研究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目前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对农村养老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中国保障农村老人养老的有效对策,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