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小学电教》2003,(12):36-38
汉语中含数词的成语到处可见。如:百发百中,一箭双雕,五光十色等等.英语中含数词的成语亦不少.这些含数词的成语及习语用在章里会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从而使章达到良好修辞效果.为此,笔将这些数词成语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些汉语成语可以与有关的化学知识建立联系,如抛砖引玉、炉火纯青、水滴石穿、烈火真金等.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汉语成语恰当地建立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上.在讲到“瑕”字时,我解释为玉上的斑点,常用来比喻缺点。又举出几个含“瑕”的成语要学生们辨析:白璧微瑕、白璧无瑕、瑕瑜互见、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4.
不孝的李密     
在批改中学生作文时,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的成语使用量微乎其微,使用成语的能力普遍偏低。其主要表现有四:一是整段整篇不使用成语;二是偶尔使用几个连小学生也会使用的常用成语;三是成语使用不当,甚至滥用成语;四是成语运用差强人意,行文板滞,生硬,几乎无文采可言。正因为如此,中学生作文中成语迭出、妙语连珠的句子(语段)也就少得可怜。怎样让学生在写作中习惯于广泛运用生动形象而又言简意赅的成语,让成语成为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活动准备:1.课件、碟片、记分牌。2.学生将所学过的成语进行分类、梳理。活动方法:1.学生自愿组成8—10人的活动小组,每组推荐4名参赛选手(小组成员要轮流当选手)。答对一题得10分,按得分高低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教师做主持人,负责评分并为获奖组颁奖。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1.播放碟片《狐假虎威》,师生共同欣赏。2.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3.导入: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记忆的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成语。今天这节语文活动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6.
有些数学名词,前一个字是成语的后一个字,后一个字是成语的前一个字.如“重心”是“德高望重、心安理得”两成语的后一字和前一个字.下面是一些成语.请同学们在中间填上数学名词,使它们成为完整的成语:  相似文献   

7.
薛吉辰 《现代语文》2002,(11):36-37
对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试卷中一类稳定的试题。复习备考时,除了加强记忆外,还应掌握必要的辨析方法。下面谈谈成语色彩的辨析。一、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例1.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弹冠相庆”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人得势而庆贺,用在该句明显不妥。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含糊、吞吞吐吐,用在该句显然有误。例3.…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试图从民族的社会化背景包括民族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相互竞争的意识。教学重点:巩固积累、运用成语。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成语,里面的单词我们都学过,但是翻译起来却很困难。英语成语不能只按字面上的意思来猜.要去了解其背后的含义.下面列举一些初中英语中常见单词组成的成语.供同学们在阅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基于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语文园地的“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成语故事”等板块.安排成语积累.了解成语来历。因此,教师可充分挖掘成语资源,引导学生在平时阅读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积累成语,活用成语。  相似文献   

12.
成语中的非四字成语数量可观,从三字到十几字都有,在教学中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非四字成语具有区别于一般成语的特殊性,即:1.意义的整体性,实际意义隐含于表面意义,表面意义是实际意义体现的手段;2.结构的凝固性,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增删其成分;3.原广泛性:(1)神话寓言(2)历史故事(3)诗文语句(4)口头俗语;4.难以判断性,与惯用语、语等易相混。  相似文献   

13.
成语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文言文中联系成语教学的方法有:联系成语释义、联系成语学习文言文语法、联系成语学习文言文句法等。  相似文献   

14.
汤娟娟 《学语文》2012,(1):47-47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它概括力强,涵盖范围广而历久弥新。成语在表情达意,传递高质量语言信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年高考,针对成语的训练大多出现在基础试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由于成语谊汇量大,识记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考试的侧重点由一般的成语到现在较多的考察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不同含义和用法。这就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因而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威语题成了“丢分题”。那么,如何能在高三冲刺阶段,让学生在此类题目上有所突破呢?笔者经过教学中的反复实践。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髓,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在学习运用成语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实施成语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准确地引用一些成语会使生物课堂教学风趣、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成语,对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大有益处。从二年级开始,我有意识地利用识字活动课及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成语,想方设法让同学们走进成语,欣赏成语,运用成语,调动大家学习成语的积极性。同学们在主动识记成语的过程中,认识了大量汉字。2000年6月,全班人均识字量已达到2080个。学生的日常口语中经常会准确地“蹦出”一些成语,写话中也能较频繁地准确使用成语。  相似文献   

18.
《成语教学》课例一 1.看图猜成语:惊弓之鸟、兔死狐悲、鹬蚌相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并让学生把“自相矛盾和滥竿充数”写到黑板上。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在第一学段中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成语的积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成语与创新     
成语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其创新的空间十分巨大。利用成语可创作成语文艺作品,可设计成语游戏产品,可创造成语旅游产品。在教学上,可创造成语联想教学法;在成语辞典编撰上,也可编出象《成语文化辞典》那样的许多新的辞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