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莫泊桑不知道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吗熊木舟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这样一种传统观点:一方面承认小说的主题是通过玛蒂尔德醉心奢华、追求虚荣的悲剧,尖锐地讽刺了资产阶级虚荣心,并说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是资产阶级虚荣心;一方面却说小说的作者“并未能指...  相似文献   

2.
《项链》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项链”为线索,组织了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的基本情节。它深刻而又辛辣地嘲讽了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刘震宏同志的《<项链>主题辨识》一文(见本刊1989年第7~8期,以下简称《辨识》),指出了过去在外国文学作品分析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这对人多有所启发;但该文对《项链》主题所作的分析,却是大可商榷的。刘文认为,《项链》的主题莫泊桑在小说中已明确指出,即“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一段话能否视为莫泊桑对小说主题的归纳?下面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项链》是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玛蒂尔德因一条项链而引起的巨大的人生变化.小说的主题,很多人围绕着主人公美的获得和失去以及虚荣心的危害来阐释.但是,莫泊桑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只有下层人民才具有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就是诚信.  相似文献   

5.
严阳 《师道》2011,(5):32-32
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享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外国作家之一。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他的若干篇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米隆老爹》等。这些作品被我们誉之为莫泊桑的代表作,倍受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6.
正如提起莫泊桑便想到他的《羊脂球》一样,我们会同时想到另一篇可与《羊脂球》称为双璧的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一个相当高度的短篇小说杰作:《项链》。只要知道莫泊桑,便会知道这篇作品。只要谈过莫泊桑,便会谈到这篇作品。 《项链》是莫泊桑在他的创作成熟期与创作繁荣期的1884年的作品。最早发表在同年二月十七日的《高卢人日报》上。 《项链》写的是一个普通的故事:长像漂亮却又生于寒门的小职员的女子玛蒂尔德因社会地位低下,迫而嫁于属同阶层的教育部的小科员罗瓦赛尔。但她希冀豪华的生活环境、精  相似文献   

7.
《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写的是一位爱慕虚荣的小职员妻子——玛蒂尔德借了一串“珍贵”的项链去舞会上出风头,丢了项  相似文献   

8.
应受“指责”还是令人“称道”──对《项链》中女主人公的新认识王智勇,郑丽娜莫泊桑《项链》是一篇世界著名的优秀短篇小说,一直被文学界研究、传颂。然而,近年来大有盖棺定论之势,似乎研究已到尽头,对此笔者实难苟同,认为这样一篇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在今天的学...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历来为人称道,这篇小说思想深刻,艺术上也颇有独到之处,称得上是莫泊桑的精心杰作。从美学上看,这篇小说除了形式美外,还极富耐人寻味的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小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所以我们在细读《项链》时也会体会到这篇小说中的种种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1884年发表在《高卢人时报》上的短篇小说珍品《项链》,历来被当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在读解。这本无可厚非,但把作者曲尽心机塑造的女主人公玛蒂尔特·罗瓦赛尔这一光彩照人的文学典型概不例外地定位在小资产阶级妇女追慕虚荣、硬撑门面这种单一的价值向度上,就有些令人困惑不解了。难道她由“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到“惊悉丢失的是假项链”历经10年苦难演绎而出的悲剧,仅仅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好逸恶劳、崇尚虚荣等恶习的一个注解吗?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若我们转换视角,用时下蔚成风气的女权主义阅读策略来读解,势必会得出另外一种结论。 拿标题来说,莫泊桑选取“项链”为题就颇具匠心。一般而言,把项链看作女性饰物已是常识,然而  相似文献   

11.
《项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小说,这部作品历经一百多年长盛不衰的奥妙或许就在于它主题的丰富性。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学教师在分析这部作品时,单一  相似文献   

12.
东日 《同学少年》2010,(3):52-52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其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以及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等。  相似文献   

13.
对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情节高潮部分的划分,应把小说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性格的极度虚荣和丢失项链的尖锐矛盾冲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小说结尾部分的争议,应该从学欣赏和艺术的“再创造”角度分析,应用“实”的情节高潮,而不应用“虚”的小说情节高潮。读想象的“虚”的高潮,不应纳入小说情节结构划分。  相似文献   

14.
王昭 《甘肃教育》2008,(12):61-61
《项链》是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故事情节是: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项链归还,后又用10年的青春偿还债务,却得知那串项链原为赝品。读者会对小说中的项链感触深刻,一切都是项链惹的祸,而女主人公在这一事件中风采尽显,使其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独具特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孙秀珍 《现代语文》2007,(2):124-124
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小说塑造了一位被命运捉弄的美丽可怜的形象——玛蒂尔德。因为项链的“捉弄”,她由养尊处优落到贫困辛劳的境地,美丽的容颜也随之消失殆尽。每次读《项链》,我总为玛蒂尔德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它形象而尖锐地讽刺了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腐朽思想对人的腐蚀,通过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启迪与教育。该小说曾得到鲁迅先生的推崇,他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本文从艺术特色这一角度对《项链》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7.
○吕老师,看了你最近写的《语文课应重视文学素质的培养》(载《语文快餐》2000年第1—2期),很受启发。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确实有些老师把一些文学名著当成一般记叙文讲述,将一篇生动的富有魅力的作品肢解为简单的字词句章知识,听起来枯燥无味,我们是该认真研究如何把其中的真知妙谛传授给学生了。你提过应通过阅读课有意识地扩展课文中的文艺审美方面的理论知识,对此我颇有体会。我讲授莫泊桑的《项链》时,提问同学:“构成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的核心是什么?”“把假项链当成了真项链。”“设想一下,如果把真珠宝当成了假珠宝,那会…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三册《项链》一文后面的练习一,暗示了“作者的观点”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据《教参》(人教社87年版本)云,是作者莫泊桑错误认为路瓦栽夫人的不幸,不过是鬼使神差,因一“细小事件”而“偶然发生”,并非作品所显示、读者所公认的,她的不幸是自己强烈的虚荣心直接造成的。根据是小说中的一句话:“极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笔者于此有疑焉。小说中的这句话确乎唯心史观和宿命论的色彩,但我觉得,并不能用它来证明莫泊桑有此观点,只能说明路瓦裁夫人中毒太深,始终不能觉醒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9.
对莫泊桑小说《项链》的主题有很多阐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作者对玛蒂尔德是讽刺和嘲笑的态度。而我认为: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勇偿巨债分明展露了她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和要强坚韧等性格中可贵的一面。另外,小说中有一些情节似乎让我们觉得马蒂尔德是虚荣的,正如她参加舞会前的刻意精心修饰,她为自己生活的寒酸和居室的简陋而痛苦不堪等等,这些表现出来的看似虚荣,笔者认为其实是外在的,这些东西向我们呈现的应是她的内在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赏析《项链》的叙事节奏对揭示小说主题的意义。2.理解小说叙事的节奏并体会其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项链》是19世纪法国优秀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一部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引发了世人很多不同的解读和探究。那么这部小说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项链》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答案可能有如下几方面: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故事,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