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与正在抗战的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的盟国。为了便于协调盟军对日作战,双方商定设立中美联合参谋本部于重庆。1944年10月31日,美国魏德迈中将接替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当时中国远征军所用轻武器如步枪、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相当大一部分系由中国兵工厂生产供应,因而魏德迈与中国兵工署长俞大维频繁往来,逐步建立起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旭 《华章》2007,(7):25
魏德迈来华是美国欲寻求新的对华政策的产物.目的是要急谋挽救国民党危局的办法,解决是否非要援蒋以及如何援蒋的问题.尽管魏德迈的最终调查报告是建议美国对国民党继续并扩大援助,但是由于战争的决定力量还是在国内,不是在国外.所以魏德迈的来华是不可能扭转中国政局的.  相似文献   

3.
1.《马克思致约·魏德迈》这是马克思1852年3月5日写给魏德迈的信,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约瑟夫·魏德迈(1818—1866年)是德国工人运动和美国工人运动的卓越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和战友;1846—1847年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从“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转到科学共产主义立场上,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是德国  相似文献   

4.
基更博士不断归纳和总结世界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对基更博士远程教育思想影响较大的有魏德迈和穆尔的独立学习理论、彼得斯的工业化理论,以及霍姆勃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一八五二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讲到自己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时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最早出世的“+”号,是从拉丁文“et”演变而来的,原字就是“and”,即增加的意思。“-”号也是从拉丁文“minus”变化过来的,原意是减去。人们先把这个词缩写成“m”,后来又省去了字母“m”,变成了“-”号。公元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迈在他所著的数学书上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48年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令性的文献——《共产党宣言》里,就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以建立自己的统治,并进一步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思想。如果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正式诞生的话,那么,一八五二年三月五日马克思给约·魏德迈的信则是他在经历了一八四八年欧州大革命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文化史上,飞鸟奈良时期是日本全面摄入中国文化的高峰。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的六朝佛教美术与盛唐文化移植到了日本。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的造型艺术与审美意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飞鸟白凤佛教美术散发着六朝余韵,天平美术确立为日本的"古典美",奈良文学模仿中国文学的形式。日本文化与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落差,这是当时日本的基本国情。因此,依托中国风土的中国审美精神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并改变日本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先后在日本和中国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传播的中,日本逐渐正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准则,展开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而日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的介绍、研究、翻译,则深刻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本成为中国引介马克思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试论黄遵宪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了解和介绍日本的人。他仰慕日本明治维新式的西化运动,明确提出以"日本为师"的政治主张,并积极推动实施;他对日本的侵略性有一定认识,警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威胁;主张加强中日友好往来。黄遵宪的日本观,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许多日企开始涌入中国,从而将日本簿记也带入了中国。文章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分析日本簿记在中国的推广与发展,为想了解日本簿记的同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国外关于中国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众多的研究中,日本学界关于中国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但是关于日本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研究的命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从古至今日本对中国研究的演变的分析,可以将日本的中国研究以明治维新为分水岭,分别命名为"汉学"和"中国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史是20世纪的学术产物,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兴盛于20世纪初期的日本,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学界关注的热点。论述了日本早期中国文学史产生的缘由、日本近代中国学科的建立与中国文学史的关系、日本早期文学史对于中国文学史观的确立及中国俗文学地位的提高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薛福成认为日本酷慕西法 ,中国当鉴之 ;日本相侵 ,中国当防之。中国防范日本需真自强、行外交和护朝鲜  相似文献   

15.
孙倩 《华章》2014,(28)
公元七至九世纪,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遣唐使”以及僧人和留学生到中国求法和留学。他们回国后,也把中国人的一些风俗、饮食带回了东瀛。从十世纪开始,随着大批中国商人、僧侣以及移民东渡扶桑,同时日本也不断有僧侣到中国学习佛教。因此,不少中国作物、食品以及烹饪方法也相继传入日本,且传入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的至今仍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和保留。而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米、面及豆腐在日本的传入。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版画对日本的影响,先是表现在一些插图上,日本画家将一些中国书籍的插图进行翻刻、改造,然后再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随着明清时期画谱传入日本,日本画家开始仿照中国的画谱翻刻或编撰日本画谱。尤其是《芥子园画谱》这种采取饾版拱花方式印刷技术的套印彩色画谱传入日本,日本在逐步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基础上创造出了锦绘,日本正式步入浮世绘版画时代。  相似文献   

17.
茶道发源于中国,开花结果于日本,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东传,日本入唐、入宋的留学僧贡献巨大,他们在中国学佛的同时,将唐、宋代茶种、茶具以及茶仪等一同传入日本,对后来日本茶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金月 《文教资料》2011,(14):97-98
茶自中国流入日本后,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本文分析了日本茶道的产生与流变过程,并将其与中国茶文化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19.
1981年春末,我到日本访问,临走那天,盛情的日本主人把我引到摆妥文房四宝的桌案前,请我题辞留念。我窘极了,脸上直烧。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唐代影响。中国的书法,唐代就传入了日本。现在日本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多能拿毛笔写字。作为访问日本的中国作家,我本应坦然地拿起毛笔,悬腕题下友好的词句,给日本主人留下一件书法作品以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三国文化源自中国的中学东渐。而今天,日本的三国又西渡而来在浸染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心。观察日本的三国与中国的三国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