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恩     
每个老师都会有烦恼,但她总是带着微笑走进课堂;每个老师都有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她知道在她心里必须装着所有的学生;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令她烦恼的学生,但她知道她必须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个老师都要承受工作上的压力,但在她看来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相似文献   

2.
蓝绶带     
在纽约,一位老师决定给她所教的高中毕业班每个人一份特殊的礼物,她把每位学生叫到教室前面,亲口告诉学生她认为他们多么与众不同,无论是对她还是这个班级来说,他都是独一无二的,然后,她给每个学生一条蓝绶带,上面印着金字:“我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3.
你很重要     
一位中学老师按照顺序把每个学生都叫到讲台前,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本人的重要性,她还发给每个学生一条蓝色缎带,上面写着四个金色的字:“我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你很重要     
这个故事发生在纽约。一位中学教师按照顺序把每个学生都叫到讲台前,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本人的重要性。她还发给每个学生一条蓝色缎带,上面写着四个金色的字:“我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你很重要     
这个故事发生在纽约。一位中学老师决定用一种方式来告诉她的学生们他们是何等重要。她采用我正极力推广的一种做法,就是按照顺序把每个学生都叫到讲台前,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的重要性。她发给每个学生一条蓝色缎带,上面写着4个金色的字:“我很重要。”那位老师还想  相似文献   

6.
张昇 《高中生》2011,(15):61
一位老师让她班上的学生玩一个游戏。她要每个孩子带一袋土豆来,每个土豆分别被命名为每个孩子讨厌的人的名字。因此,孩子们装进袋子的土豆的个数取决于他们讨厌的人的多少。  相似文献   

7.
张昇 《高中生》2011,(5):61-61
一位老师让她班上的学生玩一个游戏。她要每个孩子带一袋土豆来,每个土豆分别被命名为每个孩子讨厌的人的名字。因此,孩子们装进袋子的土豆的个数取决于他们讨厌的人的多少。  相似文献   

8.
她叫王高娃,是科右前旗察尔森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把爱倾注到了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对辍学学生的教育中她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人们观念的落后与外在的困难而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为了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情况,她经常家访,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征求家长意见,还建立了“家长联系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校有了第一本学生作品集,名叫《永远的六一》。这是李雨虹老师带领她的学生共同编写的,收集了她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所教孩子的优秀作文,每个孩子,多的三四篇,至少有一篇入选,还配有大量的学生活动照片作插图,确保了每个学生的文字和形象都名列其中。她说  相似文献   

10.
从教17年,她先后带了六届学生,送走的毕业生已有200多人。她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每一名学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被学生们当做身边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为每个学生搭建好步入社会的阶梯,是她的工作指导理念;不抛弃、不放弃,是她的工作作风。她就是全国职业学校育人楷模、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教师权福苗。  相似文献   

11.
正李珊红,福建工业学校教师。她凭着一股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热爱,探索出一套适合当代学生的教育方法,并付诸实践。2009年,她担任福建工业学校数控专业精品班的班主任,坚持贯彻"以导为主,管导结合"的教育理念,利用"品牌"效应创建"精品"班级。在她看来,决定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不是班主任,而是班里的每一名学生。她说,一名学生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只有让每个音符都充满活力,才能将班级谱成一首和谐美妙的歌曲。因此,她将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于凤丽是莱阳市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但她在城区,尤其是在学生家长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认识不认识她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她的班级,让她来教。于凤丽老师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心血全部倾注在了学生的身上。她记得全班60多名学生的生日,背得出他们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背得出他们家里的电话号码,说得出哪个学生住在哪条街哪栋楼。每个学期,她总要挤出时间,到每个学生家里走访一两次,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  相似文献   

13.
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她旨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所有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尊重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兰州市静宁路小学将45名被认定为“朽木”的顽童集为一班,交给了特级教师谢瑞。谢瑞对学生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你们的朋友,能说悄悄话的朋友”。她拖着羸弱的身体走访了每个学生的家。师爱加母爱,她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灵。两年以后,45名学生考试全部合格,有三分之一还  相似文献   

15.
正她最先爱上的,其实只是一个名字。那年月电子借阅卡还没有普及到这个祖国西陲的小城,每个学生都只有一张纸质的借阅卡,且每人每次限借一本书。所以她搜罗了宿舍所有人的借阅卡,每个星期四的下午,都捏着一叠借阅卡去学校的图书室借书。时日长了,便连图书室的阿姨也都认得她了,见到她就笑着招呼:"来了?""阿姨,今天可以进去吧?"因怕学生们弄坏了书,所以图书室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任教10年的李淑芳,对教育教学始终坚持着认真的钻研,反复的推敲;坚持着潜心的研究,细心的揣摩;坚持着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坚持着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她在课上游刃有余,因为她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课下她更是谈笑风生,因为她和每个学生都是朋友.她认为:只有走进他们,才能了解他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找到方法教育他们、改变他们.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读了《江苏教育》(班主任)2017年5月刊发的蔡舒老师的《给每个孩子一个"绿手指"》一文,深有感触。她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没有显现出来的优点,找出催生学生成长的"绿手指",并指导学生用好"绿手指";她利用家长资源丰富班级活动,以小组和社团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走向舞台的中央,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她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们的发展潜力被唤醒,自信心在增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3,(10):48-48
王凡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她几乎不参加任何一项竞赛活动:在按人数抱团活动中,她经常是落单的那个: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她几乎不发言.如果是必须每个人都要说的时候,她的声音很小.颤抖.  相似文献   

19.
雷琛  蒙林 《广西教育》2013,(8):59-60
"既然已经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就会一直好好地走下去。"陈叙而一脸坚定地说,"我还要走出别样的精彩。我希望在多年后,当学生和家长提起我时,都会说‘她是一位好老师’。这样,我的这一生也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了!"陈叙而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也一直这样做。"蹲下身去和学生交流"2000年8月,怀揣梦想、满怀激情的陈叙而迈进了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的校门,从此开始了她教书育人的生涯。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随时撒播,随时开花。"在陈叙而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她心中的一粒种子,每个人都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她的细心呵护。所以,她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雷靖 《广西教育》2008,(32):52-52
对刘春妮老师的大名,记者早有耳闻,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同事,都对她赞誉有加。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侯程提起自己的恩师时,毫不吝惜赞美之辞:“刘老师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之一,她身上所散发出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舒服。”面对赞誉,她仅是淡淡一笑:“我只是用心在教书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