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朱自清的散文《春》,1981年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里;1987年修订教材,《春》仍作为基本篇目编入新版本;初中《阅读》课本也选入了这篇文章。50年代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四卷本)并没有收入《春》。据陈杰考订,《春》最早发表于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初版发行;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作为一位作家,他是以散文著名的。1935年,中国出版界编成一部重要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请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和朱自清等10多人编成。郁达夫编的《散文二集》里收入鲁迅、周作人等16家共131篇,周氏兄弟占81篇,选入朱自清的共7篇,居第3位,比冰心入选的还多1篇。可见朱氏在现代散文家中的地位。他的散文,尤其《背影》一篇,最为人称道。像我这样70岁左右的一代人,可以说没有不从教材上读过这篇散文的,要是一位教师,也就没有不教过这一篇的。我每读此篇,都深受感…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同名散文有二,一篇载于一九二五年七月四日《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期(原名《斐伦翠山居闲话》,后收入散文集《巴黎的麟爪》,改题名为《翡冷翠山居闲话》);另一篇则载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第七九号。以往徐志摩著作集仅收入前一篇,后一篇则未收入。例如一九八三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徐志摩全集》,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志摩选集》(邵华强、应国靖编),香港文化图书公司出版《徐志摩全集》等都是如此。台北时报书系《徐志摩诗文补遗》(梁锡华编,一九八○年版)也没有收集后者。不少徐志摩年表,虽然也写出发表这两篇散文的刊物和日期,但并未指出其不同。有的甚至认为是同一篇。例如前述的《选集》第三二二页明确指出:《翡冷翠山居闲话》原载于一九二五年  相似文献   

4.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在杭州任教时写给学生读的一篇范文。它在作者的散文创作中虽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没有他的代表作《背影》尤荷塘月色》的影响大,但是它却能体现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很多特色。  相似文献   

5.
一、《春》在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地位 朱自清的绝大部分散文都标有写作时问和地点,而惟独《春》一文既无时间、地点,也未曾收入其早年出版的散文集中。以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春》一文最早收入在1933年7月出版的《初中国文读本》(朱文叔编)里,它是第一册第五组“四季景色的描写”中的首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把自然界的春天与人类的春天融会在一起,使文章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春天的经典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在建党七十周年之际出版.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收入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共159篇.通过阅读《毛泽东选集》,我们不仅可以详细地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正>《朱自清全集》的前6卷,已经陆续出版了,这是近年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为这一次出版的朱自清先生的“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不惜工本,印制得极为精美,引起读者的关注。加以这部大书由朱乔森同志编辑,儿子为父亲编“全集”,使它更具有权威性。总之,《朱自清全集》的出版,将有功于社会,影响于后世。  相似文献   

8.
继《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出版之后,我校历史系张邦炜教授的又一本个人论文选集《宋代政治文化史论》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资助,于2005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凡41万字,收入论文27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宋代政治制度研究,由《论宋代的皇权和相权》等7篇论文  相似文献   

9.
1991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在《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说明中指出:“《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编辑的。第二版仍保持原有的篇目,只增加《反对本本主义》一篇。”这篇文章写于1930年5月,原题为《调查工作》,1964年改为现题目,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该文是为了反对当时的教条主义倾向而写  相似文献   

10.
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12卷本《朱自清全集》而言,朱金顺、陈子善曾先后著文补遗。笔者从朱自清日记、《朱自清年谱》等有关资料所提供的线索发现,失收的文字至少有26篇。本文钩沉史料,介绍了其中的三篇,即《出北平记》、《论导师制》和《普益图书馆记》。  相似文献   

11.
《藤野先生》在日本的前前后后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准备出版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译者请鲁迅先生对所选篇目提出意见,鲁迅回信道:“《某氏集》(指《鲁迅选集》日译本)请全权处理。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  相似文献   

12.
除了1974年外,塞林格再也没有和媒体交谈过。当时,他反对未经授权而出版他的没有收入到选集中的故事。他告诉《泰晤士报》记者:“不出版作品带来了无比的宁静,我的生活变得平静。出版作品极大地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喜欢写作,酷爱写作,但我只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是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巨著:它那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当时中国文坛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瞿秋白认为“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纪录《子夜》的出版”。(《瞿秋白选集》卷一《<子夜>和国货年》)如果说《子夜》象一条银河,那末细节便是银河里的星星,正是由于无数颗星星的闪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的一篇重要著作。这是毛主席在一九五六年讲的。当时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发表在1927年7月出版的《小说月报》18卷7期上,署名佩弦,后收在《背景》散文集中。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它以秀丽、隽永的风格和细腻、委婉的文笔,为人们所喜爱。朱自清先生当时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荷塘月色》所描写的荷塘,原是清华园中一个极其平凡的荷塘,但在作者的笔下,月光中的荷塘却十分清幽、恬静,满贮着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6.
《威尼斯》选自朱自清先生在一九三四年出版的《欧游杂记》.这部集子记叙了作者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陆的见闻.在《威尼斯》这篇游记里,作者以他特有的洗炼的文字描述了这颗亚得利亚海边的璀灿的明珠、意大利著名的水上城市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昭通作家精品集·散文卷》,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收入了50位作家的70余篇作品,主编为全国著名作家夏天敏。这是一本有分量、有特色的散文选集,不仅收入了活跃在昭通本土的作家作品,也收入了昭通籍定居昆明的作家作品;既收入了老一代作家作品,也收入了有较大潜力和实力的新人新作。可以说搜集了昭通老中青三代作家在一段时间的代表作品,基本上能够全面反映昭通作家近半个世纪来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8.
┌─────────────┬───────┬───────────┐│篇目 │作者 │出处 │├─────────────┼───────┼───────────┤│包身工 │夏衍 │《夏衍选集》 │├─────────────┼───────┼───────────┤│荷塘月色 │朱自洁 │《朱自清文集》 │├─────────────┼───────┼───────────┤│J孔景谈 │茅后 │《茅盾选集》 │├─────────────┼───────┼───────────┤│记念劲J和珍才士 │…  相似文献   

19.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纪念朱自清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重要成员,遵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从事散文创作.他提倡“写实的文学”,注重观察体验生活,甚至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无论锱铢之别,(讠甾)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特的秘密!”从而做到精雕细琢,细针密线.司马长风称赞他的散文“细致凝重,与徐志摩的风流潇洒恰成对比.”他说:“如果用绘画来比拟,徐志摩的散文是大写意,朱自清的散文则是工笔画.他的代表作除《背影》之外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后者确实能代表他的早期散文的艺术风格.《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于1923年,初载于1924年1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后收入《朱自清诗文选集》.这篇散文以写景取胜,而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自己的细微观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化在自己所描写的对象中去,给人以思考与启迪.全文八个自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一个小序三个部分.首段文字不多,可以看作是个“小序”,它点明了时间、同游者、船型.“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  相似文献   

20.
宋少辉 《中学文科》2007,(11):64-64
当年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金陵,同在秦淮河畔都写下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两篇文章也自然地成为比较阅读的经典文篇。现在我们将朱自清的《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也来一个比较,梳理一下这两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点,加深阅读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