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保定市县多人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介绍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以为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很重要的一个层次,它处于宏观经济之“尾”,微观经济之“首”,中观经济之“实”,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搞活了,可以使辖区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优化,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可以加快经济增长,逐步实现富县富民,使辖区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之路。对于消除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而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必须研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增长。连续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的突出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应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建设及强化国家对农业的政策等方面着手,促使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县区企业是宝鸡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总量偏小,实力不强,企业改制运作不规范。深化县区企业改革,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是事关宝鸡经济发展、工业强市目标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贵州农村与发达地区农村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重点和难点,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素质等。因此,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广西经济的迅速崛起,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未完善。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13年统计数据为例,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性是新时代我国县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思考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文章对于蚌埠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蚌埠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建立特色产品优势区,发展创意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推动蚌埠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县域地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对广西南宁市横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供给现状深入剖析该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据此为横县政府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出构建多元投资机制、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改造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升级使用功能,合理布局设施网络、促进公共体育资源共享,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维护、完善管理机制等优化对策,以期为广西其他县域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明确贵州县城经济差异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贵州县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认为地理位置、交通、政策、资源、政府投入、产业结构、城镇化是造成贵州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地理标志品牌溢出效应及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本文对江苏省地理标志资源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江苏省层面,地理标志资源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在地市层面,无锡、苏州、常州和扬州地理标志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其他地市地理标志的品牌溢出效应仍未体现.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开发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我国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但又转移困难、国家政策不合理和农民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各级政府应从结构调整、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缓慢;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关键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实施投入制度创新、加快工业反哺农业的步伐;要通过各种努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经济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认真解决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本文以位于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的郫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作为成都市上风上水区域,是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地,提出了城乡统筹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以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优美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为例,针对该县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特点,分析喀斯特地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促进喀斯特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中,重点镇应该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通过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扶持,将其建设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地,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基础。由于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不同。其村庄建设的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也都不同。基于此,以村庄分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村庄发展阶段为视角,以县(市)域为单位,将安徽省的村庄分布划分为五个特征区域;结合安徽省的分区城乡统筹模式,提出各特征地区村庄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重庆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户籍制度、地票制度、"三权"抵押融资等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201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降幅为12.7%,而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实际降幅为21.8%,即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使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多下降了0.37。可见,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通过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资源错配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破除对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休闲旅游方式,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而乡村旅游也日益发展成为当前农民一种新的增收方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在海南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民收入低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影响海南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