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来看,西方研究者以"服务"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理论依据,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实用的管理模式。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研究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但是引入西方研究理论,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学生管理走向的一种共识。本文以期能够为高校学生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的施行将全面地推动我国政府职能从管理走向治理,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创新。这一趋势包括:在目标模式上,强调以"善治"作为理想的追求;在政府与公民关系模式上,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在内容模式上,强调服务职能;在管理模式上,强调法治方式。电子政务的这种发展将会对我国政府在行政职能、政府结构、行政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的政府由"管理"走向"治理",进一步地为我们建设电子政务规划未来的蓝图。  相似文献   

3.
"走向新优质,是通过深化学生立场,开阔未来视野,有效应对差异的学校持续改进,成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及其系统。"走向新优质:高位均衡发展阶段的学校改进新世纪以来,上海市基础教育进入了以提升内涵为重点的高位均衡发展阶段。然而,公众仍然抱有较大的择校冲动,仍有较强的教育改革呼声。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制度之下,让每一所公立学校都能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学生喜欢、家长信任、公众满意,这是新优质学校发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课程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课堂教学就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所以本文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子,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新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突出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实验功能以及学科价值,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真正实现从"知识的教学"走向"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刘一平 《文教资料》2005,(28):48-50
针对高职学生来源与特点多样性的情况,本文依据多层面,多角度,多阶段的"三多"管理模式,对其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我们在实践中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这一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凤成 《考试周刊》2014,(90):170-170
<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这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同时指明了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即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质量的提升,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而新课程的内容和特色是走向生活、走向创新、走向综合、走向新科学。多年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一、自主管理,理念先行 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主动处理自身学习、生活及班级事务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只有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教师的管理,应当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健体,主动参与,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使其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学会自立、自信,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相应地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也有所变化,史宁中教授认为这个变化就是能更好地实现从"双基"走向"四基"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那怎样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走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管理哲学的发展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的"无为而治",儒家以塑造理想人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法家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刚性管理原则,兵家注重谋略决策的"兵贵神速、出奇制胜"等管理思想,这一阶段称之为思想管理,即形成独立的管理思想体系阶段。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体系的建构经历了儒道相结合的领导哲学、法家与墨家相融的中层管理模式、儒家与墨家相承的基层管理范式三种方式。随后又经历了科学管理和哲学管理两个阶段,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很好地融入了传统管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对学生工作改革提出了挑战。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态势的矛盾冲突 ,促使学生工作者自身既要转变观念 ,又要发展提高 ,培育起以学生成长为逻辑起点及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 ,并把资源合理配置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 ,将教育管理与专业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阶段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是以说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致力于创设全新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丹 《现代企业教育》2012,(10):139-142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一是"学生消费者"观念的挑战。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和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学生消费者"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此,需要构建管理人性化、服务全面化、队伍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有效、高效、长效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13.
立足发展,开放课堂,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构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真正"动"起来,真正"放"开来,使个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个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以适应充满挑战的新世纪.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规律性,即阶段性。德耶弗斯(Dreyfus)以教师发展过程为分析角度,认为教师的成长要经历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这位探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策略与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引,成为构建从"新手"到"合格",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教师成长思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权利和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突现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才能,实现学生的基本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建立人本管理的机制,不仅是我国高校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可以从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来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什么?对于班主任来说,教育就是一个还不够完善的人,领着一大群不完善的人走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智慧、胸襟与前瞻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完善"的品质。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班之长",那种习惯于个人意志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为此,新时期下的班主任,除了要组织好日常的班级管理,还要与学生一道学习、一道实践、一道成长,更要对现行的育人理念、育人策略、育人环境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领着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学生管理不仅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被动性",学生自主管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证,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以"反思文化"为手段,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挖掘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理念为主线的"自主管理"模式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值得去研究探讨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管理模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座谈"的方式,发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能特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迁移优势智能,做好人生规划。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内在变化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矛盾运动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与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是由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决定的。高职院校发展的阶段性是由主要任务的区别或主要矛盾的差异所决定的,并具体反映在初创(起步)、成长(发展)、成熟(稳定发展)等发展阶段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管理模式做出选择,以适应管理实践活动需要,而管理模式的合理性选择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建构需要在规范到成熟上做出适应发展阶段的价值判断,搞好科学手段运用和基础平台搭建。在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构建中,做好与具有成熟性标志的卓越绩效准则管理体系的对接准备,并注意对教职工相关意识的培养,促进学校管理由规范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对学生工作改革提出了挑战。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态势的矛盾冲突,促使学生工作者自身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发展提高,培育起以学生成长为逻辑起点及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并把资源合理配置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管理与专业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