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属材料低温冲击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为了使冲击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具有可操作性和相当的可靠性,采用综合法对船用耐蚀钢-20℃冲击试验和桥梁用钢-40℃冲击试验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包含测量重复性、试验机误差、标准试样标准偏差、测量结果数值修约四个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2.28%和22.16%,相对而言,其中测量重复性及试验机误差所占比重较大,而数值修约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基本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为评定TC16合金拉伸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以TC16棒状拉伸试样为例,建立了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屈服力Fp0.2、最大力Fm、试样尺寸等各项因素,计算出了各种因素的标准不确定度,得出拉伸试验结果(Rp0.2、Rm、A)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了拉伸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本评定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评定其他金属材料拉伸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影响纳米压痕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导致分别计算A类和B类不确定度十分困难。该文采取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通过对熔融石英样品进行纳米压痕试验,得出压痕硬度和压痕模量的重复性限r和复现性限R。在r和R的基础上推导出纳米压痕硬度和模量扩展不确定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从而大大简化了纳米压痕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纳米压痕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较大;试验次数超过5次后,其对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及适用范围不仅取决于其数值大小,也和试验过程的不确定度密不可分。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必须附有不确定度说明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针对型钢产品进行了洛氏硬度试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考虑硬度计最大允许误差的方法1及考虑硬度计系统误差的方法2,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7%及8.7%,所以在较严苛的评定中应采用方法1。各影响因素之间比较而言,重复性误差是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者,而压痕测量系统分辨力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为评定钢材屈服强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以Φ16热轧带肋钢筋为例,根据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试验结果的各项因素,计算各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给出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测量结果的检测报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能表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来理解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各项误差源的解析,并利用数理统计及试验方法对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和评定。  相似文献   

7.
标准溶液稀释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理论,以砷标准溶液为例,对标准溶液稀释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识别稀释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了各个分量的产生,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移液器的不确定度是影响标准溶液稀释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门冬酰胺酶效价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分析了门冬酰胺酶效价测量过程中几种因素对门冬酰胺酶效价测定不确定度的影响,其中包括:重复性测量,对照品和样品的稀释体积及使用仪器等测量因素并进行了评定,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本实验测量结果为(10495.29±165.82)IU/瓶(K=2)。结论:分析并量化了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为优化实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定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并分析其不确定度及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选择耐碱玻璃纤维体积率为0%0,.6%,0.8%,1.0%的100 mm×100 mm×400 mm混凝土抗折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通过三分点加载测定其抗折强度,分析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中影响试验结果不确定的因素和来源,并按照JJF 1059-1999标准的要求,对合理玻璃纤维掺量试件的抗折强度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耐碱玻璃纤维的掺入改变了混凝土抗折破坏形式,不同纤维体积率的混凝土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依次提高了18.87%,21.64%,23.24%。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合理玻璃纤维掺量为0.6%;通过对试件抗折强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表明数学模型中自由度及测量的重复性是引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进行同类试验时,试件尺寸应尽量大,从而可增大跨距,以减小剪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测量不确定度目前被广泛重视,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角度讨论较多。本文作者通过检测实例,采用直观的因果图,对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利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步计算及整体合成进行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万能电子拉力机与电阻测试仪的结合,获得能测试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电性能变化的压力-电阻测试系统。扩展了万能电子拉力试验机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材料压力-电阻关系测试精度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基于虚拟光栅的光学定位系统,介绍用微型光学成像器检测位移的几点考虑,分析影响位移检测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实际检测结果表明,利用PC机器构成微型光学定位系统可用于实时在线位移测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对IC测试的需求,以两片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IC测试仪,该测试仪能测试常用的74LS系列IC,并能对测试结果进行显示和语音播报,具有使用便捷、性能可靠、界面友好等优点,适合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B/T 5027-1999《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利用半自动的测量方法对金属薄板的塑性应变比(r值)了测试。分析了该方法测量r值的B类不确定度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影响包括:引伸计的误差和宽度测量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半自动测量r值的方法中,应变20%处的r值测量的不确定度最大,应变10%处的最小,而15%处的居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Cr12模具钢表面上喷涂制备了WC-x Co-3Cr(x=8,10,12,14)涂层,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表征分析涂层的微观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考察了不同Co含量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12模具钢超音速火焰喷涂后表面的耐磨损性能比喷涂前的基体耐磨损性能有较大的提高;表面硬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提高,界面结合良好,其中WC-10Co-3Cr涂层的组织致密性最好、显微硬度最高、耐磨损及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RLC测试是电子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项内容。以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将电桥电路中的RLC电压参数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模数转换,再由单片机处理数据后,RLC测量值液晶显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最小二乘法直线度评定食品中砷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并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较大的环节。方法:根据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的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并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结果:各分量中工作曲线变动性、移液管、样品定容过程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较大,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2.5%(k=2)。结论:以最小二乘法直线度评定食品中砷的不确定度,提高了评定的可信度,通过实验各环节的分析,要求操作过程必须细心、准确、规范,尽量减少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8.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nswer changes (ACs) has uncovered multiple testing irregularities on large‐scale assessments and is now routinely performed at testing organizations. However, AC data has an uncertainty caused by technological or human factors. Therefore, existing statistics (e.g., number of wrong‐to‐right ACs) used to detect examinees with aberrant ACs capitalize on the uncertainty, which may result in a large Type I error. In this article, the information about ACs is used only for the partitioning of administered items into two disjoint subtests: items where ACs did not occur, and items where ACs did occur. A new statistic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between these subtests (measured as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between corresponding posteriors of latent traits), where, in order to avoid the uncertainty, only final responses are used. One of the subtests can be filtered such that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istic is chi‐square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In computer simulations, the presented statistic demonstrated a strong robustness to the uncertainty and higher detection rates in contrast to two popular statistics based on wrong‐to‐right ACs.  相似文献   

19.
介绍汽车轮毂轴承模拟试验机上使用的监控系统.根据试验大纲,可对应参数进行监控、分析、存储、打印,以达到精确模拟汽车轮毂运动,完成轴承试验的目的。介绍硬件组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使用Borland C Builder5.0进行软件开发的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