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由写几句简单通顺的话,一下子就要写一篇较完整的习作了,难度还真不小。如何让学生学会写作?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让他们爱上写作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让学生从课堂练笔起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如何带领学生迈进写作之门呢?我针对三年级作文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连句成篇,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写、会写,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四注意".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初始阶段应特别关注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因此,学生在作文旅程中保持较高的快乐指数和趣味指数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在新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提升作文趣味指数,让每个学生尽情享受作文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开始写作,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感觉写作很困难,无从下手,一提到作文就产生一种畏惧心理。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她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体会到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呢?以下就此谈谈笔者个人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喜欢上作文,让写话、习作教学不再困扰我们呢?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提出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笔者本着降低学生起始阶段写作难度的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力求为以后更好的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由写几句简单通顺的话,一下子就要写一篇较完整的习作了,难度还真不小。如伺让学生学会写作,如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他们爱上写作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学生普遍感受到写作的困难,很多语文教师也感觉无从下手,以至于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因此,我认为:作文的启蒙训练有如写字教学,要先描红、临摹,练多了才能独立创作,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习作训练,简而  相似文献   

9.
张惠明 《河北教育》2002,(11):40-40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准备阶段,三四年级为过渡阶段,五六年级为独立写作阶段。从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看,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低年级写话起步较晚,中年级写片段要求过高,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其实,处于准备阶段的一二年级学生达到一定识字量(100-200个)后,就会萌发一种表达欲,他们急于要把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这时应该让学生及时动笔写。在具体训练学生写话的过程中应做到“三要”、“三不要”。一、准备阶段的“三要”一要写所见所闻。新大纲中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生活单调、贫乏,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以致写作时产生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的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又不知从何写起,如何来写;有的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篇作文,老师也并不满意.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没了兴趣.针对这一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注重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任志慧 《文教资料》2014,(14):51-53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怎么才能帮助学生消除这种畏惧感,让他们轻松地写作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周玲 《考试周刊》2014,(65):49-49
<正>低年级是小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好作文起步教学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忽视一二年级的写作训练,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到三年级突然要求学生习作,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很可能无从下笔,形成怕写作文的心理。怎样让孩子赢在写作的起跑线上呢?一、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写话兴趣1.抓住机会,激发写话兴趣。我们班的孩子爱画画,记得一年级时,孩子们经常把他们画的画送给我,学生送的画多了,我不由心动:何不让他们把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内容,随着年级的上升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在小学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写作主要是看图写话。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插上隐形翅膀,让笔尖飞扬,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是语文教师要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开始接触作文课,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如何来开这个头,尽可能地让小学生较为轻松、较为顺畅地步入这个新的领域呢? 我认为,抓好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关键在于采用"从说到写,循序渐进"这一教学策略.要让学生知道,所谓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和想说的先从口头上说一说,然后将说的话写下来,这就是作文.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文从说起".按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生在第一学段(1~2年级)就将具有"写话"的基础,到了第二学段开始"作文",无非是将原有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已.下面就此做一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教学向来被教师所重视。提起起步作文教学,教师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一、二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所以学生在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作文难的心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让今后的作文之路走得更宽、更远呢?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是一种书面表达的写话训练,要求学生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写出来。教师如何引领三年级学生兴趣盎然地写作,打下扎实的文字表达功底呢?笔者从指导观察、厚积多思、勤于动笔等方面加以实践,让学生爱上写作。一、授之以法体验观察之趣学生要学会仔细观察,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利用长期性观察与对比性观察,全方位观察与有重点观察,定向观察与抽样观察,能及时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当学生在教师悉心地指导下掌握了必要的观察方法后,教师应经常布置观察作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  相似文献   

18.
正写话是作文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2011版新课标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我以为"把话写完整"是起步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的翅膀学着连词成句,小步推进,让孩子们觉得写几句自己想说的话是非常有意思的。长此以往,他们也就会在不经意间轻轻松松去完成作文了。那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呢?现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两大难题:阅读、作文。不少学生拿着一篇文章不知如何阅读,不知怎样吸收文中的"营养"。一写作文就像避瘟神似的特别害怕,总感到作文无话可说、无从写起,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对日后高年级写文水平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作文"的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小学语文大纲也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课程标准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的确,低年级学生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此时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爱写话、会写话,为三年级的作文打好基础呢?结合多年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