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在报刊上有些代词用法不统一。党派、阶级、集团、军队、国民党当局、敌人、日寇这类名词,都是由人组成的,是指人而不是指物,应用“他”或“他们”作代词。“帝国主义”不是抽象名词,它是指各国帝国主义者,是指人,所以应用“他们”。国家、主义(如马列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动势力等是抽象的名词,应用“它”作代词,用“她”作国家的代词,是外国的用法,不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2.
指代,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缺少的。所谓指代,就是指示和代替,即指示或代替被指示、被代替的对象。指代具体是由代词来承担、来实现的。如:“这书内容很好。”指示代词“这”是指示“书”的;“这里的确风景迷人。”指示代词“这里”,代替这的地点处所;“他看电影去了。”人称代词“他”,代替某个人,等等。指代在语言运用中有着突出的表达作用: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而使语言精炼简洁;可以紧密联系上下文,使语句更加贯通流畅;可以使语言增添修辞色彩,更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等等。因此,正确使用指代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写作中的人称问题?就是当作者确定了主题、选择了题材以后,开始进入具体的写作过程,他就必须恰当地找到一种叙述的角度或立脚点。这种叙述角度或立脚点,就是文章的人称问题。记载或叙述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经历,总得有个记叙的主体。也就是作者总得用什么人称面对读者,来进行记载和叙述。在一篇文章中,人称必须相对稳定,人称混乱会使文章头绪不清,给读者听众理解文义造成困难。在叙述中,作者以当事人、见证人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情,使读者听众能够亲切地感受到,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常常使用代词“我”或“我们”。如果以客观的立场,讲述他人的事情,称事件的主人公为“他”或“他们”。这种叙述就是第三人称。当作者用“你”或“你们”的称谓去叙述时,就是第  相似文献   

4.
吴益伟 《编辑学报》2008,20(1):27-28
以刊文为例,阐述农业科技论文中人称语气表达应注意的问题:区域名称用全称,以利题名自明性;文摘部分人称语气尽量按规定撰写;执笔者的人称语气要代表全体作者;不用不合理人格化词语替代"我们"做主语,避免主谓搭配不当;区分作者观点和他人观点,合著论文不应有个人观点等;多数情况下人称代词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5.
谢书颖 《大观周刊》2011,(41):138-138
本文回顾了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来源,并附以例句佐证。然后从理性义角度,解释了二者在概念上的细微差异。随后从色彩义的角度.重点地分析两者在感情色彩及语体色彩等方面的不同。最后清楚地区分了“我们”和“咱们”这两个较相似的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6.
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较多的手法。作者在他的人物通讯中叙述时,会使用“我”、“你”、“他”不同人称。许多作者惯于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写作;使用第二人称——“你”、“您”要少一些。每种人称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从“我”写起,容易下笔,比较适宜抒情和议论,容易同读者进  相似文献   

7.
第四个特征:短小精悍鲁迅在《三闲集》的序言中说过:“短短的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杂文一般都很短,人称“千字文”。有些同志一讲到杂文,就叫它“小杂文”。对于这个称呼,有的杂文作者很反感。我认为,讲“小杂文”的有两种情况:一种属于瞧不起。“那位老兄是干什么的?”“那位老兄是写小杂文的。”就有点瞧不起的意思。我们评职称,要讲有什么著作,如你说曾在报刊上发表过若干篇杂文,有人也许会说:“小杂文”算什么,算不得学术文章。这种瞧不起杂文的情况确实是存在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报》中为什么有的“因此”前用了冒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每期《编辑学报》中都见有几处“因此”前用了冒号,这对吗?根据是什么? 答:是对的。我们的作者和编者,对于冒号的前3个用法即“提起下文”“引起下文的分说”“引出解释或说明”比较熟悉,但对于它的第4个用法即“总结上文”(详见国标《标点符号用法》)不是很了解,“问”中提到的“因此”前用了冒号就属于这种情况。例如:  相似文献   

9.
若以对话的观点反观传播,现代世界流行着两种传播样式。一种表现为“自我中心的谈话”,另一种为“讯息中心的传播”。前者被思想家们称作。独白”,后者为“技术的对话。。’”它们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传播问题的主要症结。按照马丁·布伯(MartinBuber)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双重的关系世界里。这种关系用两对人称代词表示:“我与它”的世界和“我与你”的世界。“独白”与“技术的对话”是属于。我与它”的那一重世界。这是一个分离的、不相连的、各自的世界。“我与你”的世界则是一个相遇的、共生的、创新的、息息相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写作人物通讯,作者总离不开叙述这一表现手法。可以说,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所见到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在进行叙述时,采用三种不同的人称,即“我”、“你(您)”、“他”作为“叙述主体”。这个“叙述主体”,就是作  相似文献   

11.
“工夫”和“功夫”这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它的意义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区别。 大体说来,凡是和时间有关的,都用“工夫”,可以指占用或花费时间,如:王技术员只用了半天工夫就解决了一难题。也可指空闲时间,如:以后有工夫,我还会再来的。有时在方言中,“工夫”相当于“时候”,如:王教授深情地说,在延安那工夫,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大家的革命热情很高。 “功夫”则指本领、本事或操作、表演、学术、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如说某某杂技演员、武林高手有真功夫,某某人作诗、作画、  相似文献   

12.
人称在整个新闻叙事机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虽说只不过是“你、我、他(她)”这些人称代词上的变化,但却能带来整个叙事过程的角度、视野以及读者接受心理上截然不同的效果.导语,作为新闻叙事的“火车头”,现有的写作方法是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据多.前者是叙事主体(记者)以一种类似于独白的方式,牵引读者的阅读注意与兴趣.而后者则是被最广泛采用的叙事人称.它是记者以一种“描绘”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他人的画卷.唯有第二人称在导语写作中出现的频率最低.那么是不是说第二人称就不适于新闻导语呢?恰恰相反.正如法国著名小说家布托尔所言“第二人称是最具现代性的人称”,“你”字的出现往往会使导语产生出令人耳  相似文献   

13.
风貌通讯具有多方面的写作特点。在人称的使用上,它也是颇有特色的。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风貌通讯使用的是第一人称。记者往往都以“我”亲自出现在通讯之中,叙述“我”在某一地方的采访活动,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表现方法运用得当,读来能令人感到亲切自  相似文献   

14.
霍伟 《大观周刊》2012,(14):217-217
一、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s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相似文献   

15.
《“付”主任委员的遗憾》的遗憾编辑同志:我钦佩和赞赏作者赵景芝同志为“维护祖国语言的纯净规范”所做出的努力;然而也不得不对“遗憾”一文──它在对“白纸黑字跃然纸上”的“付”字的用法进行公正的批评,并为“付”字的错用而发出遗憾──深表遗憾。作者甘苦,稍...  相似文献   

16.
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一文结尾中这样写道:“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不是“历史的终结”的乌托邦,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抗拒,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在批判和反思中探索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这种反思和批判面对着巨大的困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前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明智和敏锐。我的问题是:全球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本文不是回答张颐武教授的问题,而是试图根据他介绍的“解构主义”“新美学”观点分析“博客文化”特征。在展开论述之前,先定义几个各词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所谓的新是和旧相比较而言的,“旧媒体”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指互联网。“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流动的画面作为它的传播的一种载体方式,“互联嘲”作为一种多媒体,兼并了传统的三种媒体即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它是一个多媒体的形态。“博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的一种网络发表——Weblog(中译名之一“博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加以考察,它是“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美学”指把传统美学从神坛上请了下采,把大众生活中的美学理论化、高雅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 ,在医学图书中有些字的用法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例如 ,“症”、“证”、“征”三个字 ,在已出版的医学图书中用法就不统一 ,编辑在审读加工中 ,对此也拿不准 ,经常问我“用哪个好”。有些作者、读者也来信问“这三个字应该怎么用”。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 ,而造成混乱 ,带来许多麻烦 ,而且影响医学图书质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科技术语研究》杂志 2 0 0 2年第 2期发表了我的文章《“症”、“证”、“征”的用法应该规范》 ,看来已引起重视。为了提高医学图书质量 ,我将医学图书中有些字的“约定俗成”的用法归纳一下 ,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许多作者表述新闻,似乎首先想到的是运用第三人称“他”,而第一、二人称的“我”、“你”却被忽视了。这种习惯的表述方法,难免使新闻写作的表现形式单调,缺乏生气。实际上,第一、二人称的“我”、“你”遭此冷遇是极不公平的,在不少情况下,运用“我”、“你”表述新闻,会产生异常好的效果。读者很喜欢铅字的“你”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一”与“1”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一”与“1”的用法●李喜婷【郑州数字“一”与“1”是编辑工作中遇到最多而又最难使用的数字。“一”的用法比较普遍,不仅能与量词连用,而且还能与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等连用。“1”的用法则较局限,仅能与量词、计量单位连用或表示时间时使用。尽管国家...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写文章一般都用白话,但是文言并未完全消亡,它的某些成份某些语法形式仍然活在我们的文章和日常语言之中。不过,在使用文言词语的时候,须多加斟酌和推敲,避免发生差错。文言用得正确,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使文章生色增辉;如用得不当,则不止贻笑大方,且会搅乱了文意,或者扭曲了作者的本意,令读者莫名其妙,甚至对读者产生“误导”作用。常见的一种错误,是文言虚词的使用不得法。如“攸”字的使用。“攸”,是个助词,是“所”字的意思。但是人们往往把它跟“有”字的用法混同起来。举最近一个例子: “在‘官本位’体制下,行政级别确与单位和个人的生存发展攸关。”(见1988年8月1日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