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体罚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有长期不良影响 Gershoff综合分析了27项童年期的研究和4项成年期的研究。以找出体罚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体罚儿童与儿童攻击行为有密切的关系。Gershoff还综合分析了13项关于儿童期不法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5项关于成年期不法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体罚是为了纠正、控制和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对儿童实施的旨在引起其身体的疼痛或不适(而非伤害)的行为。体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行为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古代时期,人们对体罚的接受程度很高,惩罚在很多时候都是以体罚的形式出现。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体罚的弊端逐渐为人所知,中外各国都开始逐渐禁止体罚儿童。体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还会引发新的问题行为。但实际上幼儿园中的体罚现象依然存在。幼儿教师对体罚和惩罚的认知不到位是此问题频发的缘由之一。划清体罚与惩罚之间的界线,正确使用惩罚,普及法律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体罚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减少幼儿园体罚儿童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体罚是亲子关系研究领域中一个最有争议的话题,赞成体罚的研究者认为体罚不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后果,而反对者认为体罚与儿童的道德内化、侵犯、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等都有密切关系。作者从体罚的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以往的研究缺陷、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侯田印 《中学文科》2007,(5):106-106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无论在过去和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仍有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甚至还酿成一些事故。笔者试就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与对策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6.
首先应划清体罚与惩罚的界限。体罚一般指教师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是封建教育的产物。“惩罚是通过使受罚者感到某种不快而改变其行为和发展的有计划的活动。”可见,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从李老师的教育行为看,她对明明实施的是惩罚而不是体罚。当然...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笔者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一法律条文在贯彻实施中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教师碍于法律规定不敢管理有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8.
据加拿大一份研究报告说,被父母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那些未被体罚的儿童的两倍。调查结果表明,那些被鞭打或被掌掴的儿童日后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增加。哈丽  相似文献   

9.
论幼儿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由于观念滞后、法制不健全、部分教师素质较低等诸多原因,幼儿的人格权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漠视甚至践踏.如,对儿童进行辱骂、恶意比喻、恐吓威胁、无端指责,禁止与同伴说话,剥夺儿童的游戏等.对于这些伤害现象,有研究者称为"心罚"."心罚是直接指向儿童心灵的惩罚.它可能是为了避免因体罚遭受谴责而采取的隐蔽行为,也可能是因体罚无效而采取的新的惩罚行为."[1]与体罚相比,心罚对幼儿的摧残具有无意识、内隐性、滞后性等特点,其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心罚的理解有必要从侵犯幼儿人格权的角度引起警惕.否则,有悖教育所提倡的民主精神和爱的神圣信念,不利于幼儿教育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一些学校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和教育活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对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存在"软暴力"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  相似文献   

12.
李爱国 《班主任》2002,(10):41-41
本文提出班主任工作的十项禁忌,供班主任,特别是青年班主任参考。一忌各类体罚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文明的象征;体罚或变相体罚是野蛮的行为,是违背师德、触犯法律的行为。体罚或变栩体罚不是教育,更代替不了教育。因此,体罚或变相体罚有辱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为我们教师队伍所不齿,为社会主义文明所不容。二忌盛怒失态  相似文献   

13.
体罚是有意地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受罚者的痛苦。体罚的广泛存在主要是由于施罚者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简单化以及法律意识淡漠。体罚除了引起儿童的即时顺从以外,会造成对儿童的身体伤害,还可能导致儿童在道德内化、攻击、过失和反社会行为、亲子关系的质量、心理健康方面引起问题,而且这些效应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有效地遏制体罚,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学会理性惩罚,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多元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体罚按其内在动因可以分为感性体罚和理性体罚。感性体罚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人们力图避免感性体罚,但感性体罚又是理性体罚的基础,理性体罚的内容是对感性体罚的内容的合法化与规制化。对于同一错误,理性体罚的内容和程度不总是相同的。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内,理性体罚程度的多少、内容的差异也会因教育的场所和儿童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虽然理性体罚的内容是相同的,却可能出于相反的体罚原因,其要达到的目的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体罚学生是残害学生身心的一种恶劣行为。国外学校体罚十分严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法律上承认的。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法律就规定着体罚是准许的。但是,执行体罚制最坚决的那还数英国。英国负责学校的大臣博伊森就说过:如果学生犯规,即使是体罚,家长和报纸也应该支持教师。英国政府甚至断然拒绝禁止老师揍残废儿童的要求。据统计,1981年英国学校采取体罚的次数达25万次之多。另一种是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实际上对体罚是默许的,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是虽然法律上是禁止的,实际上是进行体罚的。比如,法国  相似文献   

16.
体罚在国外     
体罚,在不少国家里认为是违法的。丹麦的法律中规定,对虐待儿童的人要实行严厉的惩罚。在最近一项新的立法中,又明确地指出在学校里禁止体罚。在比利时,体罚孩子和学生是要判刑的。瑞典的埃科塔赫尔法中规定,禁止对十  相似文献   

17.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关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容许发体罚或变相体罚来摧残儿童。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奴化儿童的野蛮残酷的手段。这种反动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已受到严厉的批判和制止。前上海市邑庙区私立卫平小学教师刘梅华因施行体罚,严重地伤害了儿童的身心,而受到严肃惩处,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198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10月31日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第16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本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法》第37条第二、第三项规定:“老师有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儿童发育专家对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在1岁以后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多发年龄为2-6岁。有20%-60%的家长为孩子的吃饭问题担忧,其表现在担心幼儿因太挑食、吃得太少、不愿尝试新的食物而导致生长不良、必需营养素的缺乏和大脑发育受损。为此,家长们经常采取恐吓、体罚等各种方式强迫儿童进食,然而这种喂养行为常常会产生负面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中的肯定评价是指成人对幼儿行为表示认可,赞同;否定评价是指成人对幼儿行为表示不满,反对(一切体罚、变相体罚不列其内)。长期来,对肯定评价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效果是一致推崇的,而对否定评价却众说不一,分歧较大。为检验否定评价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下述研究。一、研究目的: 研究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在转变幼儿的非成人期待行为,形成期待行为中的作用。二、研究对象: 经过诊断性测试,把不具有成人期待行为(把好东西分给别人)的幼儿园大班100名儿童作为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