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十四节气蕴含在各种审美角度当中,无论是诗歌还是民风民俗都是文化的彰显,更是人们审美的重要内容。二十四节气的有着不同的审美,文化感厚重,由此,本文对节气的审美文化进行研究,了解节气与一些民风民俗的故事,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职服装美术课程设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并且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设计出高品位的服装,迎合现代服装企业的需要。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各个方面的才能,需要学生了解许多知识,包括心理学.色彩学,心理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等等。中职服装美术设计课程教学要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开发。文章主要从中职服装美术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期对中职教师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曲春林 《教育与职业》2006,(23):131-132
由于长期受社会、教育模式以及盲目崇尚西方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代美术设计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衰落和西方审美的强势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重新思考当前美术设计教育在各个环节上是否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技术空前普及,美术设计师们利用电脑创造了各类电脑设计作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审美.电脑对于美术设计带来的结果是喜忧参半.我们冷静的观察美术设计市场就会发现设计作品的"平庸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设计雷同,缺乏创意和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人类的心理构成出发,把人类情感区分为功利感,道德感,理智感,宗教感和审美感,并打破传统的界定方法,独辟蹊径,从指向对象,所由产生和宣泄的心理渠道,内在特质、表现特征,正负两极等维度,对各类情感试作分析比较,认为审美感是其它各类情感的中和,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激活。  相似文献   

6.
电脑美术设计创作以电脑为辅助工具,使用数字化的语言和数字资料,为美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电脑美术设计开拓了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使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趋向于综合.电脑美术设计创作可以将文字、图像、影像、声响、动画、视讯等各种沟通形式进行结合,使人们在不同的时空下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沟通.电脑美术设计不断在挑战传统美术的表现手法,改变人们的传统审美观.电脑美术设计创作更强调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类的心理构成出发,把人类情感区分为功利感、道德感、理智感、宗教感和审美感;并打破传统的界定方法,独辟蹊径,从指向对象、所由产生和宣泄的心理渠道、内在特质、表现特征、正负两极等维度,对各类情感试作分析比较,认为审美感是其它各类情感的中和,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激活。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美术设计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审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教材、立足生活,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美术设计课程模块对当前艺术教育的推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美术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对设计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而且,它改变了人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观念,引起了美术设计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技术对美术设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辅助美术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也应运而生。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如何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认识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国内计算机辅助美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发展作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脑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技术空前普及,美术设计师们利用电脑创造了各类电脑设计作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审美。电脑对于美术设计带来的结果是喜忧参半。我们冷静的观察美术设计市场就会发现设计作品的“平庸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设计雷同,缺乏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如何克服电脑对美术设计的负面影响呢?第一,要正确的认识电脑技术。具体说就是要能做到自由地操纵电脑,要不断研究电脑及软件的新功能要研究软件的综合运用与扩展,不能满足于电脑最基本的功能与软件中现有的素材语言,这样才能适应不断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水墨文化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种,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将从水墨画的内涵特性体现美术设计、通过水墨画的手法体现平面美术设计、通过水墨画的审美表现美术设计感染力三个方面对美术艺术平面设计中水墨画的运用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水墨艺术在美术艺术平面设计中的设计水平,更好地体现中国美术艺术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无论在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对美的关注,对艺术欣赏的要求已大大增强。审美素质对理工科设计工作具有特殊指导作用,所以理工科院校应该适应时代注重和完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设立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从美术理论、艺术思维等高度入手,开设美术理论、美术设计、美术鉴赏等课程,并结合专家艺术讲座、美术展览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美学素质。  相似文献   

14.
美术设计是与创新能力培养比较有缘的学科,在美术设计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始终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作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感物”与“观物”──兼论山水诗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诗歌产生的本源,先秦以来多从“感物“说,但到了王国维则只讲“观物”而不讲“感物”。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并由此切入,对“感物”和“观物”的理论内涵作了具体的分析、探讨,指出前者仅仅是关于审美表现形式的概念,后者则是关于审美表现对象及其与主体“物我同一”的理论,进而由此论述了中国古代山水诗产生的真正源头或契机不在儒家的“感物”,而在道家的“观物”。  相似文献   

16.
在康德美学中,审美自由以自由感的形式出现。自由感为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过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在心理经验层面上的实在性提供了一个感性的基础。自由感作为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康德以前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不过,是康德第一次提升了自由感的理论内涵。自由感是指人们在审美经验中体会到的自由愉悦,但又与感官的快感和道德感不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即与客体对象实际存在无关的无利害感。这种无利害的自由感在康德美学中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知性和想像力的自由游戏和天才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17.
旋律听知觉初级结构的建立包括对旋律线形感、旋律音程感和旋律调性感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即通常所谓的“旋律感”。这些能力是审美个体审美经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具体实现审美需要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因此,培养旋律感是个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价值联系的基础.也是形成审美经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宋梵 《华章》2011,(13)
现代社会,艺术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表现形式也多样化.但无论借助怎样的形式表达,艺术终究是艺术,是带给人们审美上享受的精神力量.科技的进步,电脑美绘代替了手工的绘画,给美术设计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创意.高科技的运用,只是相对传统工具的突破,不代表艺术从此缺失,同样电脑美术设计也是展现创意者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何时,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和作品体现的精神才代表艺术,艺术与精神同在,无论形式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部分高职高校电脑美术设计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析,指出其危害性,并阐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对高职电脑美术设计教学定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登高不仅仅是一种精神需要,更是一种审美创造,通过登高——望远——抒怀,文人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为我们留下了浩瀚而又优美的登临佳作。文章从崇高感、超越感、和谐感、孤独感、悲怆感等方面分析古代文人登高的审美感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文人们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