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不可或缺的"集体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领导都十分重视集体备课,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管理中,不少学校都弥漫着一种"埋怨"的情绪.学校管理者大会小会总是批评:办事太拖拉,做事不用心;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得力;做事太计较,没有责任心,等等.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其责任意识的强弱,管理能力的高低,作风是否民主等,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唯有以人为本、廉洁自律、精通管理、善抓细节,学校干群才能拧成一股绳,实观学校的管理目标和育人目标.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就要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学校"是什么? 至今既没有界定,也缺乏探讨.因为没有给"学校"定好位,以致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涉及到学校时,不少观念都存在疑惑,不少现象都无法解释,不少措施都无法落实.给"学校"定好位,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急需,同时也是学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定位问题,谈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开口说话".当前,许多中小学校都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合格学校建设中,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校园"文化墙".在这股热潮中,有些现象值得反思.如,有的学校连天花板、楼梯、走廊、梁柱等地方都不轻易放过,或写或画,到处都是满满当当的.还有的学校大兴土木专修一道"文化墙",但墙上的内容,大多是中外古今名人像,或者是标语、口号、名人名言、学校规章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最近去一些学校听课,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校都在墙壁贴上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几乎把每一面墙壁都用上了.在教室外墙、楼梯、操场、食堂、厕所等随处可见.据那里学校的教师介绍,这是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起到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典章,作为凝结文化底蕴与管理规范的一种制度,在学校发展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典章不仅是缓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有力手段,而且还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沃土,引领着学校有序发展,不断催生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文化.文化是"林",制度是"果","果"又成"林".在此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程改革"只说不做"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经常会采用各种"只说不做"的方法来实施自上而下的课程变革,由此造成政策意图与学校实践之间的断裂.政策对学校薄弱的控制力,政策设计和推动的"去学校化"过程,以及外界对学校过多的不必要的政策干扰,都有可能造成学校"只说不做"的局面.破解只说不做的困扰需要承认政策体系和学校在对话中建构对政策"首要原则"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严卫林 《河北教育》2007,(11):24-24
名教师是一所学校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对于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知名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鉴于此,各校都在致力于打造名师队伍,并不惜花费人力、财力、物力,竭尽所能地为塑造名教师"大开绿灯",实行政策上的倾斜;甚至不惜代价为其"全副武装",最好能使他们一炮打响,一举走红,为学校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患上了被精神卫生专家称为"学校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家长本身敏感懦弱且过于溺爱孩子、学校教育方式粗暴不当、同学间竞争压力增大,这些都是孩子患"学校恐惧症"的原因.患病学生谈到学校、课本、老师,面对课堂、同学,就有恐惧感,进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甚至行为反常.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不少学校都在争创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其亮点就在一个"特"字上."特",意味着与众不同.有人将一些专门的学校,诸如语言学校、体育学校、艺术学校看作是特色学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的界定并不清晰.上述这类学校,更恰当地说,应该称为专业学校,而不应该叫做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特"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个特定的校名上,而是体现在一所学校所反映的丰富内涵上.具体而言,特色学校的"特"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教师A:刘校长,请别见怪,我这人就爱多管闲事.我觉得学校应组织对新上任的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特别是每年从乡下学校新调入的班主任,他们大多都比较年轻,没有经验,对学校情况又不了解,面对县城学校班额大、学生情况复杂、家长要求高,他们真的有些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13.
许多学校的大门两侧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牌匾.这些牌匾对学校而言是一种荣誉,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某个时期内某项工作内容的认可和褒奖,其初衷本是正确地引导学校办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并通过颁发荣誉牌匾的办法促进、指导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苟宝 《教书育人》2007,(4):57-57
目前,有两"副校"的学校不在少数,我校亦是如此,而我就是这副中之一. 在原来每次上级检查的用餐圆桌上,我们两"副校"都要给"来宾"敬酒.只要副校长一出场,校长就会跟着介绍,"这是我的左臂和右膀,管理学校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易觉察到且与学校管理目标相悖的教职工心理现象--"为他"心理.它表现为部分教职工,甚至一些学校副职、中层领导,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为了校长或领导集体而干.这种心理尽管侧面反映领导干部个体或群体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定威信,但是更为重要地是它阻碍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疏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16.
1、要当好一名好助手 校长是一校之主,在学校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校长的权威是一个学校集体威望的象征.因此,任何一位以学校利益为重的副校长,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配角,维护校长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招生并轨以来,有偿招生现象在中职领域逐年增多.目前,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成为一种大家"都在做,都不说"的潜规则.随着中职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和生源的不断减少,中职学校"生源危机"日益严重,生源大战不断升级,有偿招生行为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8.
学校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行为现象,如公开课、"三好学生"评比等,都可能给学生带来道德上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后,校长手头能自由支配的资金少而又少.校长每用一笔钱都得向镇政府领导请示汇报,如果所在镇政府经济条件宽裕一点,则学校还可以应付自如;如果镇政府经济条件差一点,或自身难保,则学校便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每用一分钱都得小心翼翼,看领导的脸色.  相似文献   

20.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低年级课文都非常富有儿童情趣,要么简短韵文,要么童话童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