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慈铭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的一生交游人物众多、范围广泛,交游对象有浙籍同乡、官员乡绅、诗文名流。他与士人交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冶游娱乐、诗作唱和、人情往来、吉庆丧吊、宴饮集会、序跋题画、互赠书籍等,通过广泛的交游,对李慈铭的生活、科举仕途以及学术修养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州作为江南环太湖地区惟一因湖而得名的重要州郡,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至贞元年间,以颜真卿、皎然、陆羽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茶友集团。文人们将茶会活动融合在诗会中,他们在吟诗作赋、以茶会友、游乐山水、隐逸逃禅等文化生活之中,留下了大量的"交游酬唱"诗篇,形成了诗性化、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这既满足了文人茶友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使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陆羽(733-804)作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作者,他的伟大功绩不仅在于总结了前人的茶学经验,而且更主要地在于把中国文化的精神注入到茶事之中,在于他把饮茶从生活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正如同时代人封演在其所著的《封氏见闻记》中所描述的:“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兴。”随着茶文化热的兴起,对于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起来。湖州作为陆羽的第二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如何加强对陆羽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茶文化的学术研讨,而且对于加强地方文化研究、促进中外交流,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谪贬广西宜州期间,与地方人士广泛交游,来往频繁,交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剖析黄氏与地方人士交游的驱动力量,既有黄氏应对人生低谷,寻求社会支持的主动心理调适,也有宋代士人"择士与游"的文化传统,以及"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5.
刘一止是宋代湖州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其为人清廉耿介、刚正不阿,诗词创作自成一家,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通过对刘一止生平仕履及其交游的考索,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刘一止这一宋代的湖州名家.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9,(4):43-46
程仲权是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徽州布衣文人,有文集存世。他的交游大概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官员与学界名家;一类是程氏乡党和布衣文友;一类是缁衣羽客,一类是青楼名妓。程氏文集中还多次记载与友人结社聚会,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梳理研究程仲权的交游,一方面可见明代中后期民间文人的文化生存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为研究其他文人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7.
清初江南文人剧坛观演剧活动颇为兴盛。作为剧坛重要人物,尤侗的观演剧活动甚是频繁,戏曲交游众多,并与冒襄、李渔、查继佐、曹寅等著名家乐主人在无形中织就了清初江南文人剧坛的主要关系网络,他们丰富的观演剧活动凝聚且呈现出清初江南文人剧坛的基本特点,也给清代文人戏曲发展及文人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宋文人非常爱好交游,这与当时的商品经济繁荣、政治偏安、文化兴荣等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南宋文人在交游中爱好切磋文学、唱和论道,形成了许多文化圈子和文学流派,因此笔者尝试以文人交游为切入点,刍议南宋文人交游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南宋文学研究做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大櫆弟子朱孝纯,交游广泛,一生可以分为京师求学、为官四川、任职山东、任职扬州等四个主要阶段,交游人物主要有康邸旗人幕僚、地方中下层僚吏、画家与文人等,平生与姚鼐、王文治最契,在军功、城工、治河等政绩外,尤重文化事业,在巴蜀、泰山、扬州等地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南宋绍兴初,临川为文坛中心之一。韩驹晚年寓居于此,与地方官员、往来名士、本地名流,及佛门高僧等多有往来,交游十分广泛。韩驹与孔传、汪藻、吕本中、徐俯、张纲、曾几等众多文人都有交往。  相似文献   

11.
卢藏用是初唐时期“方外十友”的成员之一,他由隐而仕的行为与盛唐人为仕而隐的特殊隐逸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当时人对他走终南捷径的做法评价不高,甚至带有嘲讽的口吻。卢藏用交游甚广,与陈子昂、宋之问等人均是好友,同时他十分赞同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因此通过文献记载及其诗文的研究,对卢藏用的复杂思想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清代扬州社会经济十分发达,素有交游传统,为江春社会网络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此外,江春自身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结交名流权贵的公关手段,是其社会网络形成的现实条件和动力。江春通过广建园林别墅、举行诗文之会、邀人观戏等方式,不仅结识了一大批各界名流,而且通过其社会网络也促进了扬州文学、戏剧、园林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丰富和繁荣了扬州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3.
陆羽少年时曾加入戏班,擅演"参军戏"。因其为参军戏撰词,始有"陆参军"之名。湖州是陆羽居住时间最长的第二故乡。唐代至南宋,湖州的参军戏演出十分活跃,由参军戏衍变而成的"宋杂剧"亦是方兴未艾。其中,既有著名的艺人,又有颇具湖州特色的曲目。所有这些,应该说是陆羽参军戏对湖州直接影响的结果。至于后世所出现的相声、滑稽戏、独脚戏等曲种,其实也受到陆羽参军戏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在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这时,重温鲁迅,重提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珍视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有益于探讨解决当下问题的途径,也有益于我们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国学"的承传,从而进一步繁荣当今的文化、文学和学术事业。然而,仍有人在网络上大谈"鲁迅是思想文化的负面资源",流传甚广,因此,必须加以澄清,重提和珍视鲁迅精神文化资源的正面价值、当代意义,以正视听。鲁迅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博大精深的,限于篇幅,我们主要从鲁迅精神、鲁迅的思想文化、鲁迅的文学和学术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域进行论述,并力图揭示出它的正面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部小说集《彷徨》的创作过程就是一部鲁迅的心史。这在《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孤独者》和《伤逝》两篇小说中,鲁迅有着明显的自我指涉。他将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在文本中以求得心灵的安宁。到了《弟兄》和《离婚》则安定下来,收缩起了敞开的内心。纵观这四篇小说,鲁迅的创作经历了由内指自剖到外指言他的转变。由内倾而外倾,体现出鲁迅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中省思自己的事业、爱情、亲情,并逐步走出阴郁的心灵世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大潮中,余华对人性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警醒世人,震耳发聩,与“五四”启蒙思潮中的鲁迅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由于文化底蕴的浅薄,余华的批判缺乏一种理性精神的支撑,不可与鲁迅比肩。  相似文献   

17.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得阅湖州贫民秀才贾收一首诗,心有所动,叹之“秀才有才”。公务到湖,急于求见,以文会友,结为知己。从此,无论顺世还是逆境,一位高官,一位贫民,两人或赤诚相见,或诗词往来,互相温暖,直到老死。  相似文献   

18.
张箭飞博士在《词语细读:论鲁迅小说中的“我”》一文中,通过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关键词语“我”,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除了那些“无我性”的病态人格和“空心人”之外,“的确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格”。其实不然,鲁迅小说中,除了那些病态人格的“我”之外,同时也塑造了如“狂人”、“疯子”和《一件小事》中的“我”这样一些自我完整、人格独立、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的典型,他们是鲁迅笔下另一类中国国民的魂灵。  相似文献   

19.
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杨慎谪滇三十五载,与云南文人士子相唱和,放浪湖山,究精著述。昆明、永昌、大理、安宁、澄江、蒙化、楚雄等不少府、州、县都留下了杨慎文化交游活动的踪迹,成为明代云南最有影响的文化人。杨慎交游人员可分为师长门生、仕宦名流、民族友人三类,产生了一大批著述诗词等交游成果,并且留下了不少歌咏题词碑刻,对云南的当时后世都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