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建议重视新闻史课程在新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鲜活的地方新闻史料进一步加强史论结合,提高新闻史教学的吸引力;要将新闻史与新闻实务相融合,提高新闻史教学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新闻史的教学都被认为是枯燥的,甚或有人质疑新闻史在整个新闻教学中的地位。鉴于此,分析中国新闻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彰显专业特色,培养思辨型新闻人才,以期从实践层面说明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新闻史在整个新闻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外国新闻史的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进该课程教学的根本应从史论结合、中外结合着手,以此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升外国新闻史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注重史料的考释,又要侧重学理的阐述。就目前而言,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视野的拓展并不矛盾;探究报刊等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关系是中国近代新闻史教学与研究的焦点;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从微观层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5.
新闻史具有历史学科的属性,中国新闻史教学可以借鉴新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史学的叙事性、思想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发挥历史的力量,使新闻史课程摆脱边缘化的状态,变得有益有用且富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将多媒体运用到新闻史教学中去1.新闻史学科特点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首先,新闻史的教学涉及的内容驳杂而广泛,传统教学课堂教学力不从心。新闻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新闻活动,研究的重点是近代以来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存在的社会必然性和基本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信息需要”,因此它表面上看来是对人类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研究,事实上涉及各类新闻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历史,综合讲述新闻思想、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广告与发行等)、新闻法制、新闻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新闻史>在教学中经常遭受冷遇的尴尬.要摆脱这种困境,须正确处理宏观性与微观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学理性与研究性四种关系,使新闻史课程成为"有趣""有用"的大熔炉.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将多媒体运用到新闻史教学中去 1.新闻史学科特点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 首先,新闻史的教学涉及的内容驳杂而广泛,传统教学课堂教学力不从心。新闻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新闻活动,研究的重点是近代以来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存在的社会必然性和基本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信息需要”,因此它表面上看来是对人类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研究,事实上涉及各类新闻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历史,综合讲述新闻思想、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广告与发行等)、新闻法制、新闻教育等方面的历史,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面对如此复杂的内容,如何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理清历史线索,是新闻史课堂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中,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一“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既可弥补现有教材的某些缺陷,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的交互功能,还可为师生建构即时反馈的“第二课堂”,帮助教师纠正教学偏差,引导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中国新闻史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应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贯彻互联网社会的互动与开放理念,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术界对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已近百年,其流变历程可以划分为肇始发展、体系发展、新生发展及集成发展等4个阶段,特别是胡道静与马光仁在不同阶段对研究工作的推动,使得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较之我国其他地区有较快发展。对每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及研究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展现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对从事地方新闻史研究工作的学者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武爱巧 《考试周刊》2011,(51):210-211
本文针对问题教学法在新闻史教学中的现状,探析其在运用当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问题要科学,提问题要侧重启发性,鼓励质疑,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联系现实。合理运用新闻史课堂的问题教学法,是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敏锐洞察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闻专业必修课程的《中国新闻史》在教学过程中常遭到冷遇,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新闻史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史实联系现实.融合学科内其他课程综合讲授;改变教材的历史分期法。以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特征为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生动起来;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自己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闻史课程被认为是枯燥无用的,作为新闻史课程的一线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新闻史课程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并担负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史的研究要以认识和掌握历史学科为突破口。具体而言,历史学科能为新闻史研究提供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指导。《英国新闻史》的写作策略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其翔实史料、跨学科视野、多元历史哲学观、复合叙事视角以及自由主义精神的内在线索,可以为中国新闻史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闻史教学面临内容、教法、地位、师资等多方面的挑战 ,其解决的对策主要在教材、教法、师资培养上加大改革和投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美国新闻史学者,缕析美国新闻史教研曾经经历的问题之争以及由此而确立的强调文化史、大众煤介史和非主流新闻史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美国新闻史学者的挑战、质疑和反省,推动了该学科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个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研究者填补。但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单一,研究不全面,不深入。在构建中国新闻史史学理论体系基础上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开展个案研究是新闻史研究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闻史教学面临内容、教法、地位、师资等多方面的挑战,其解决的对策主要在教村、教法、师资培养上加大改革和投入。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新闻史是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开设,对于夯实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大学新闻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从四个层面探究如何创新高校新闻史的教学改革,从而推动整个新闻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中国新闻史现有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国新闻史的新视野,并以<良友>画报为个案,探讨它与上海都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文章从分析该视野的意义、思路、方法及问题入手,建构了可行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