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这一理论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相对应,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文章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在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时。一定要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句,结合表达它们的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3.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二十世纪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但也应该看到,罗素认为逻辑句法可以消除哲学问题则是错误的,仅仅凭借逻辑技巧并不能解决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意义与所指这个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坚持简单明了的指谓理论,解决了指谓理论所面临的疑难,成为哲学典范.本文通过阐述限定摹状词和专名的区别揭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解决指谓理论的一些疑难.同时也谈到了其理论的影响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罗素在摹状谰理论中提出的逻辑分析方法成为一种哲学研究的方法,开创了语言哲学的新时代.汉语中一些表述不够精确的句子在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分析时便可得到合理的解释,这种情况表面上反映了逻辑分析与日常语言的对立,实际上恰恰反映了东西方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摹状词理论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罗素、斯特劳森和唐纳兰。文章通过对三人摹状词理论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罗素主要是从语义角度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斯特劳森则是从语用学层面研究语词的,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罗素和斯特劳森观点的发展,特别是对斯特劳森的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斯特劳森与罗素在摹状词理论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意义问题、句法问题和专名问题三个方面,其中句法方面的分歧是决定性的。斯特劳森基于日常语言的句法对摹状词理论所作的批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合适的。摹状词理论强调的是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日常语言的句法是它批判的对象。通过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理论,摹状词理论解决了某些因日常语言句法的混乱而引起的问题,但它的重要性不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而在于在哲学研究中对一阶逻辑语言的句法分析方法的倡导与示范性应用。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阐述,分析了罗索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指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专名意义的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介绍、评论,分析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最后得出摹状词是有意义的,专名和摹状词都既有含义又有所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评析了罗素对二十世纪哲学的主要贡献—摹状词理论,尤其对其缺陷作了详尽分析,如把专名视为与它有同样指称的某个限定摹状词,意义即所指的观点和关于存在的预设等等。  相似文献   

11.
洪堡特是19世纪世界公认的语言哲学家,他的语言哲学思想深奥、精辟,不易整体把握。纵观洪堡特的语言著作,我们会发现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以精神为本原的哲学前提下的。精神是统领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总纲,也是解读洪堡特理论的钥匙。另外,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中渗透着他深深的民族情结,他的很多理论都是在对语言、精神和民族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后的进一步推衍。理解洪堡特语言学思想中的精神和其中的民族情结,有利于对他的语言哲学思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2.
王羲之以书法艺术闻名,但为官逾其人生之半,且力争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为,显示了他的行政管理思想和能力。如,有大局意识,忧国忧民,能从国家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勤政,务实,爱民;针砭时弊,改革弊政,精官简文,严刑惩贪;重责任,轻权力,不以官位为进退等。在当时,堪称清醒的政治家,爱民的地方官。当然,他没有尽全力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是职业政治家。这与他所处的恩赐官僚制时代有关,更与他儒释道杂糅的思想和骨鲠孤傲、不拘于俗、追求自然的个性及酷爱书法艺术的心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以其与金石同坚的忠肝义胆流芳千载的。人们交口赞誉的,无非是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坚韧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勉力支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正坚守,以及以死尽忠的民族气节。然而,究其一生的艰难历程,甚至是在挽狂澜于即倒的征战与奔波之中,忠君与事亲、庙堂与江湖也都难以割舍地共处在他的意识深处。他至死不肯仕元,却衷心地希望弟弟去做元朝的官员;他积极用世,但也向往山水田园。这种丰富立体的情感人生,铸就了文天祥的伟大与真实。  相似文献   

14.
严羽以诗论闻名于世,其诗歌则不大为人所重视。一般以为他的诗宗法盛唐,偏重于妙远。其实,作为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和诗人,作为一名爱国忧民的志士,严羽的诗歌是其心灵史的主要载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所处时代的风云。探讨其诗歌创作,对于理解严羽的诗学理论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以“无知之幕”的设计框架和天赋资质的社会性规定为基础提出了他的正义原则。但是,他的“无知之幕”的设计是虚幻无力的,他的天赋资质的社会性规定是错误的,其论证过程也存在着严重的逻辑脱节。他的理论前提决定了他的正义理论的非历史主义的和相对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曹丕赋制式短小,篇幅上与诗接近。语言总体上看浅显晓畅、明白如话,与他诗歌的语言近似他的赋从取材上看也有与其诗歌相通之处,多写旅行游览、感离恋别、登览宴饮等。曹丕赋抒发的感情缅邈、细腻,与其诗歌抒情风格一致;曹丕赋中还常出现一些他在诗中惯用的物象。  相似文献   

17.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共同表达了他的心理需求,凸现了作家的主体人格。从作品的情感表达入手研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8.
朱理·米什莱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史学家。"历史即复活"最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米什莱始终将个人生活与历史视为一体,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与他独特的史观形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浪漫主义史学强调主体性、富于同情心和想象力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是“一捆矛盾”,而且充满深刻复杂的悖论性质,这就决定了其文化思想的本质。但是,有冥冥之中的“主宰”存在,从而使矛盾冲突一变而为“自然”与“和谐”,这是林语堂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更内在的区别。承认和喜欢“矛盾”,使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具有现代的深度;而有“和谐”大光的照临,使林语堂的文学、文化、思想和人生一片通明,清澈如水。  相似文献   

20.
关注黑人文化,充满民族自豪感,谴责种族歧视,是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主旋律及其思想的灵魂.在这一主旋律下,他的诗歌体现出从强调一元民族意识到突出多元文化观、社会观的变化过程.其前期偏重于反映他鲜明的黑人民族意识,后期则更多地探索了黑人与白人民族文化融合的途径,凸显出他多元的文化观与社会观,并能融民族意识与多元文化观、社会观于一体.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他对美国黑人处境认识的日益深刻以及美国黑人对实现民族平等、自由呼声的日益高涨.休斯诗歌超越了黑人作家的创作传统,其主题对后世黑人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