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月(四题)     
印象我刚上公交车坐下后,见一位老妇人走进车厢,仿佛觉得有点面熟,我立即抖开记忆的筛子,寻找记忆中的印象。这时,她微笑着,在我身边坐下。我久久地望着她,她也望着我,终于,我的记忆定格了:她年轻时是县医药公司的营业员,是小城的一枝花。啊,时光真快!40多年时间,"哧遛"一下就过去。  相似文献   

2.
和李水歌不熟,但对她的画不陌生。也是缘分所在,在吴东先生策划的《新工笔》展上,我和李水歌有过不长的闲聊。因先前知道她的画,便对李水歌有感性的认识,因而吴东先生约我为其画写点儿文字,我便欣然答应。  相似文献   

3.
秋日的梦     
夏晴 《滇中文化》2002,(1):47-53
秋夜,很烦燥,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女人身材修长,穿一套湖蓝色套裙,飘逸的长发,秀美的鹅蛋脸,生动的眼睛和微笑,富有柔软和动感的裙料显示着其优美和成熟的曲线。自从她叫我以后我就跟着她走,过了一片槐树林,是一泓清澈见底,有鱼儿游弋的池塘,荷花和垂柳构成一幅古老的中国画。她微笑  相似文献   

4.
秋日的梦     
夏清 《滇中文化》2007,(2):40-46
秋夜,很烦燥,躺在床上迷迷糊糊。 女人身材修长,穿一套湖蓝色长裙,飘逸的长发,秀美的鹅蛋脸,生动的眼睛和微笑,富有柔软和动感的裙料显示着其优美和成熟的曲线。自从她叫我以后我就跟着她走,过了一片槐树林,是一泓清澈见底,有鱼儿游弋的池塘,荷花和垂柳构成一幅古老的中国画。她微笑着,牙齿雪白,无丝毫杂质。  相似文献   

5.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6.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7.
我诞生在雅斯纳雅·波良纳村,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的最初时光。我完全不记得自己的母亲,她去世的时候我才一岁半。真是个奇怪的意外,她连一幅肖像也没有留下,在我印象中留下的只是她的精神面貌。我所知道的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并不只是因为所有的人向我谈起我母亲时都力求说她好的一面,而是因为在她身上确实有非常多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8.
1921年秋的一个下午,我到巴黎巴鲁大街拜访一位名叫娜佳·布兰杰的音乐教师,请求她收我当她的私人学生。当那狭小而颤抖的电梯把我送到她的四层楼公寓房间时,我开始犹豫起来,因为我没有听说过有别的美国人跟她学过高级作曲课程。事实上,我从未听说过有谁想要认认真真地跟一位妇女学习音乐的。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位第一流的女作曲家。因此,妇女哪能当一个第一流的作曲教师  相似文献   

9.
流泪的故事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的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拢住,“再跟妈亲亲,妈要出国。”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流下两行泪水。一坐进出租车里,妻子便号啕大哭起来,身子在车座上匍匐、滑动,我一面Aizhen,mywife,diedlastwinteraftershehadbeentormentedbyl…  相似文献   

10.
漾江飞云龙     
有水自然有桥。我的家乡依山傍水,有着"山城水国"之称,桥便很多。有石拱桥、独木桥、钢架桥、钢筋混凝土桥,但最让人难忘的要数吊桥。一座座吊桥横亘于青山绿水间,是一幅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  相似文献   

11.
正读威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不会忘记朱丽叶不愿嫁给帕里斯伯爵,为逃避这不幸的婚姻,她求助于劳伦斯神父。好心的神父便送给她一瓶"炼就的液汁",教她当晚上床以后喝下,说是之后她就会全身"都像死一样僵硬寒冷";但过了42小时,她又会"仿佛从一场酣梦中醒了过来",然后便可以让罗密欧带她出走了。只因通知罗密欧的信件被耽搁,致使  相似文献   

12.
谁聋了     
“我认为,我的妻子快聋了。”乔对医生说。 “你先在家里检验一下她的听力,然后你再带她来,我好对症下药。”医生说。 于是当天晚上,乔见妻子在准备晚餐,便站在距她身后4.5米左右的地方说:“晚饭吃什么呀?亲爱的。”没有反应。他走到离她身后约3米的地方问,仍没有答音。接着他站到她身后1.5米的地方再次发问,可还是得不到回答。 最后他直接到她的身后问:“亲爱的,晚饭吃什么?” 她转过身来说:“我已经说过四遍了,吃鸡!”谁聋了@小段  相似文献   

13.
汤礼春 《世界文化》2006,(10):30-31
我在卢旺达期间,结识了一个当地的姑娘,她名叫卡娅斯。十月的一天,卡娅斯邀请我参加她姐姐卡西斯的婚礼,我由于正想了解当地人的一些风俗,便一口答应了。卡娅斯没想到我这个外国人会欣然答应,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我们约好星期天的早上,我在住处的大门口等她来接我一同前往。星期天一大早,我按中国人的风俗用红纸包了礼金,并用简单的卢文附了祝词。当我来到大门口时,她果然站在那里,看得出她等了很长时间。在路上从她的手势和简单的卢汉法三国结合语中,我知道了当地的人性格开朗、特别好客。她并且不好意思地比划道:这儿的男女对性很开放,到…  相似文献   

14.
正1周末,我在学校的草地上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很无聊地临摹一幅画时,初夏的天空是那样高远,让人心旷神怡,天空下有飞鸟飞向远方,像一只飞向远方的风筝,我第一次有点想念她。因为那些飞向远处的飞鸟让我感到像一只风筝,我小时候在公园的草坪上放飞的那一只风筝,还记得她把风筝送上去后对我的叮嘱:"来,宝贝,把线握住,松的时候你要知道拽着跑一跑就不会落下来了。"  相似文献   

15.
正因受疫情影响而空置了近一年的民宿"飛鳥魚の家"终于又接单了!一位来自瑞士的留学生C计划入住6个月。下单前她想来周边看看,我们便约在附近的超市见面。C金发碧眼,来京都短期留学。一见面她就跟我抱怨说,日语太难了,到现在还是一句都不会说!我说,我也是啊。望着她疑惑不解的模样,我笑了,告诉她:"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和你一样,我也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就闯到京都来了!""啊,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来日本啊?"她追问道。C的追问,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6.
与洱海擦肩     
风花雪月、玉洱银苍的大理是我心中的天堂,总是在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她的美丽后,增添对她的向往与憧憬的情愫。这一次的远旅,我将途经大理,我满怀着满满的期待,恳请上天能眷顾,让我与洱海进行面对面近距离的晤面。坐上从宾川到下关的客车,大约半个钟头后,车子便爬上了大理机场后的山包,出了山包,大理坝子豁然开朗,大理的天空便在头上尽情地铺展,覆盖着积雪的苍山十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底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来到位于苏州景德路272号的苏州刺绣研究所。与研究所艺术总监张老师一番寒喧后,便随她走进研究所院内一座古朴典雅的月亮门。放眼望去,这是一座典型苏州建筑风格的优雅园林,曲径通幽的小路、葱茏翠绿的树木、千回百转的游廊……自成一幅秀雅玲珑的水墨丹青,散发出清幽迷离的韵味。原来,这便是苏州著名的园林“环秀山庄”,刺绣研究所即假坐于此。我暗自叫绝,“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美丽的苏州刺绣涵养于这方清丽俊秀的山水,真乃相得益彰。随后的全面探访,更让我对神奇的苏绣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18.
记得多年前的某一天,当我走近故乡那条曾经承载过自己欢乐童年时光的银江时,竟非常痛心地看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再次将一袋垃圾轻轻松松地扔进河里.说是再次,那是因为在这之前,她肯定不止一次地向这条曾经十分秀美的小河倾倒过污秽和肮脏,否则.她的动作不会那样娴熟和无所顾忌,这让我看到她的无知与心灵的荒芜.我想,也许是她的父母和他人教会了她不计任何后果的行为,才使得一个尚未成年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面对一条美丽的河流时,不懂得爱护与保护,而是随意污染…………  相似文献   

19.
正自希特勒上台以后,72岁的戴维·希尔伯特教授(德国著名数学家)从来没有过笑容。可今天他特意精心打扮,神采奕奕地早早在门口等待一位女子。一见她到来,便笑容满面地拉她进屋,把心里久积的话一股脑地向她倾吐。在谈到当前备受压抑的学术环境时,两人为人类的这场巨大浩劫而心痛慨叹不已。希尔伯特教授说,他为了能看到希特勒法西斯的下场,仍要继续勇敢地活下去,继续在数学这座圣洁的王国中发光发热。悲愤交加的教授时不时拍拍女子的肩膀,想方设法鼓励这位他曾经引以为豪的犹太女学生。"教授,哥廷根学派的灾难让我痛苦万分,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团结和鼓舞流亡  相似文献   

20.
友好的报答     
1956年我生儿子那时,在医院里和一位年轻妇女住一间病房,她在同一天也生了一个儿子。也许是由于我的双亲开有一家花店吧,我们的病房里很快就充满了玫瑰花甜甜的馨香。在第七次给我送来花束时,我却感到有些不安起来,因为和我住同屋的安从没有收到过一朵鲜花。她坐在床边,探身欣赏着刚刚送到的花束。她年轻、漂亮,但她褐色的大眼睛中的某种神情使我感到对她这样的年纪来说,似乎已经历了过多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