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毅 《职业圈》2013,(1):90-91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在迅速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860元增长到2011年的2.181万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3%;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增长到2011年的6977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4%。  相似文献   

2.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五”期间,是乌海市建市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乌海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发挥优势,务实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生产总值完成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是“九五”期末的3.1倍,年均增长2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财政收入完成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60.19%,是“九五”期末的4.6倍,年均增长35.9%,人均财政收入超过4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06亿元,是建市初期至“九五”期末投资总和的3.1倍。各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五”计划。“十一五”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0元,总量上再造“两个乌海”。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人均财政收入达10000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亿元,投资效果系数提高到0.47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三类标准,环境质量指数超过5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达到25000元和15000元;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达到新水平,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连续8年排名中国第一,超过规划目标4.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接近700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1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倍。  相似文献   

4.
浙江,被誉为中国第一民富强省。环杭州湾6城市(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良好。2006年,6个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0421亿元,比1978年的86亿元增加1033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66.4%;在长三角中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18.5%上升到2006年的21.8%,人均GDP达到44401元(折约5570美元),相对应地分析,浙西南5个城市(温州、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由于受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原因,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06年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3226元,仅为环杭州湾地区水平的约50%。浙江省11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  相似文献   

5.
张亚南  马社胜 《职业圈》2013,(12):61-6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8年-2011年34年中广西GDP有30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1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大关。达到11720.9亿元,是1978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154.5倍。  相似文献   

6.
朱睿 《职业圈》2012,(11):51-51,53
一、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住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迅猛。以1998年到2004年这七年间为例。1998年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只有3106-23亿元。2004年底达到263063亿元,6年间年均增长42.8%。其中。1998年居民个人购房贷款只有426.2亿元。2004年增加到16002.3亿元,年均增长83.0%;1998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只有2680.1亿元,到2004年房地产开发贷款达到7810.9亿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在迅速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860元增长到2011年的2.1 81万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 2.3%;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增长到20 11年的6977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如今,消费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具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在政府和企业等多方面努力下,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农产品贸易额也随着市场持续开放的过程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304.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年均增幅19%。其中出口年均增速为13.4%,进口年均增速为2417%。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由于贸易进口增速远快于出口增速,使得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从2004起由长期顺差转变为持续的逆差并且逆差额呈逐步扩大趋势,2010年贸易逆差达到231.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建筑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5.5%,在改善城乡面貌和居住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建筑业作为首批参与海外竞争的行业之一,实现了自身的重大进步。2009年,我国建筑业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约为1989年的60倍和4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进行的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我国内地共有50家企业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大,2008年西部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达到9453元,城乡收入比达到3.687,位于四大经济区之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速,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位,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器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4.6亿人民币到2010年的14528亿,以平均每年22.57%的速度高速增长,而同期的GDP增长速度为1003%,可见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保险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扩大。城乡分割管理体制是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必须突破城乡分割二元管理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的拉萨尤为繁忙,因为自治区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在此召开。这次会议提出,到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元;到2015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时,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2年再翻一番,力争人均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我国宏观政策首要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现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抵御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严重冲击,并开始部署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工作。这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出“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内地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超过1.67亿,占总人口的12.5%,并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远高于总人口0.66%的自然增长速度;80岁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806万,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Ⅱ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2050年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并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高龄化程度和“空巢”化比重进一步加大,城市老年家庭的空巢率已由10年前的26.4%增至49.7%。  相似文献   

17.
徐慧芳 《职业圈》2012,(9):115-116
税收持续高增长背景介绍 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增速连续8%增长。而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增速更是超高速增长。中国税收收入总量从1994年的5070.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9720.31亿元。年度增长速度,最高年份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31.4%,而2011年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收入增长连年大幅度增长,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关于这一现象的成因、合理性及经济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争论。但是业内学者和相关研究的人员都从理论或实体模型中得到大致一致的观点。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动决定了税收总量的变动,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我国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导的复税制税收弹性大致为1。因此税收增长速度一部分是由GDP增长而正常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中等收入陷阱含义及特征 我国2008年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由中等偏下收入组进入中等偏上收入组。作为世界第二大但人均“较穷”的经济体——中国,发展到今天,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一些相似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较大、增长方式急需转变、社会制度改革、腐败等。那么中国是如日本、韩国等成功跨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还是如拉美和东南亚国家一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认为关键在政府!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我国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三十年来,我国保险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行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1980年全国只有一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仅4.6亿元,到2007年保费收入达到7036亿元,增长了1500多倍。从国际排名来看,我国的保费收入居世界第十位,保险公司达到115家,总资产超过3万亿元。已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与此同时,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也有了政策保障,保险投资涵盖了从债权到股权,从金融产业到基础设施,从国内到国外,政策上的突破为保险资金运用开启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林培霞 《职业圈》2010,(35):118-11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其涉税问题也日渐凸显。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达到3.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商业贸易额的比例为6.5%,而这一比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将得到快速的提高。而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全球化、无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