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河南省新乡市顺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从2006年开始,着眼于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站在最终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突出城镇化,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新乡都市区建设作为"三位一体"系统工程,一体规划、一并推进.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后,为统筹城乡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特殊环境要求,大力培植特色产业,积极构建特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努力打造成品牌。当前,重庆的一些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相似文献   

3.
覃万玲 《职业圈》2007,(10X):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荔浦县实际情况,推进荔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二是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关键;三是搭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平衡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覃万玲 《职业圈》2007,(20):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荔浦县实际情况,推进荔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二是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关键;三是搭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平衡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财政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又是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动力系统,更是参与城镇建设、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工具。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在分析财政政策创新支持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并对资金需求预测进行研究,对财政政策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温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对策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路(包括县、乡、村三级道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头性的作用.文章通过结合我市农村公路现状,分析管理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高职院校应充分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来优化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旅游世界》2013,(11):95-95
旅游/投资/顾问/传媒根植文化沃土创意精彩城乡永尚旅游产业机构是一家以旅游产业和城乡统筹领域项目投资、运营顾问、传媒推广为主要方向的旅游专业机构。下设旅游投资、旅游顾问、文化传媒等专业公司,并参股部分旅游投资实体和营销企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永尚旅游产业机构以激情、创新、务实、理性的专业精神,凝聚了一支敬业、守恒的团队。专业结构涵盖旅游管理、新农村建设和传媒推广等三大方向,拥有一批由企  相似文献   

9.
罗阳 《职业圈》2014,(26):128-128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农村落实的具体举措。作者对欠发达地区遂昌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路径进行了调研,并对目前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建平 《职业圈》2008,(33):23-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其中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具体模式选择成为一道难题,争论较为激烈的两大观点为“就地城镇化”与“异地集聚发展”。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为实证,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投资公司+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村民”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为实证,分析了“异地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对“人往哪里去”这一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城乡统筹”的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从广 《职业圈》2008,(33):11-1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衡南县为例,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衡南县为例,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既惠及亿万农民又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因此,文章强调了要准确把握湖南农村建设情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必须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荣 《职业圈》2007,(24):21-22
农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充分认识造就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重大意义,明确农村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农村将何去何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借鉴较为成熟的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利用现有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基础,探索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之路,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有利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历史文化村镇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与国外历史文化小镇相比,我国历史村镇保护存在规划体系不健全、文化底蕴单薄、缺乏全面社会技术支撑等诸多问题。以豫南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历史名村名镇调研,总结了其在推进文化村镇保护中一些好的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类似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2006,(2):F0004-F0004
3月8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黑龙江代表团听取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局长关思伟建言: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同建设新农村同等重要。关思伟提出建议,建设新林区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要注意把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林区新型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制度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建立和谐林区,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林区;坚持稳定发展,建设平安林区。关思伟: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同建设新农村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它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核心,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