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是文博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微观理解,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不断的丰富藏品才能不断促进博物馆业务的开展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从宏观理解,文物是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实物形态,文物征集工作具有为中华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建于1986年。建馆以来,以保护、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促进自治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开展以民族文物为主的文物搜集、收藏、保护及展出宣传工作,成绩斐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一些民族文化特  相似文献   

3.
我虽然是来自松花江畔的满族,但是对民族文物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自从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文物研究生班”后,眼界大开,对民族文物有了深入了解、再反过来审视一下自己在吉林市博物馆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到民族文物工作的重要性。一抢救民族文物为当务之急民族文物指各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具有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大而则分,民族文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物指有民族以来所留下的物质文化,如百越文物、滇文物、南诏文物、西夏文化等,这些是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不是本文的重点。狭义的民族文物是指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如…  相似文献   

4.
廖国一 《中国博物馆》1998,(3):67-68,96
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它在年代上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物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和生活、风俗习惯、思维、审美观念等各方面在器物上的综合的历史的反映。文物可以向人们展现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人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揭示历史。因此,文物无论是在中学历史教学,还是大学历史教学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文物(或其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用于课程教学,可增加形象性、趣味性,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全省二千八百多万人口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有七百四十多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缔造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历史见证的各种民族、民俗文物至今仍大量地存在着。这些民族、民俗文物仅仅是贵州各族人民的先民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很少  相似文献   

6.
怎样抢救民族文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我国民族众多,变化频繁,直到近代,还保留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不仅共同蹄造了中国的悠久历史,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了极为丰厚的民族文物。民族文物的搜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在其上升时期就进行了,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可能做这项工作,只能留给我们去弥补。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一般地说,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替我们预备好关于社会情况的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所以我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文物的历史追溯民族文物学的形成,是与民族文物的搜集、收藏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搜集、收藏和研究民族文物的历史,则是伴随着民族学的兴起而开始的。在早期的外国民族学家中,已有人注意到了民族文物的价值,并在实地考察中,极力搜集。德国的巴斯蒂安(A.Bastian,1826—1905)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汉语的民族文物一词,是随着民族学的引进,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现代语词。一般认为,中国民族学的历史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蔡元培的《说民族学》(1926年)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加快抢救民族文物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引发了我对当前我国的民族文物工作的一些思考。一民族文物的特点什么是民族文物?目前争论较多。笔者认为,民族文物是文物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的部分。民族文物是自民族产生以来、各民族所创造的、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信息、又有一定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物。具体说来,民族文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指自古而今的民族文物,后者指清代以来的或近代民族文物,我们所说的抢救民族文物,主要指后者,因为这块民族文物处于几不…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物是西部省区文物工作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认识民族文物的价值具有战略意义。多元文化前提下民族文化特征的唯一性, 是民族文物的首要价值;超越很多文物的文化承载功能,同民族习俗世代传承的历史伴随,是民族文物的特殊价值所在;民族文化之间互动所产生的融合和积淀,是民族文物在其外部获得认同的重要价值;民族文物消亡和流失的现状,正在成反比地提升民族文物的价值度;非物质文物遗产同民族文物具有难分难解的共同性,非物质遗产保护正在拓宽民族文物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公益类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文物资料等的陈列,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历史信息及资源,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水准、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对博物馆来说,文物藏品就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建立一套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体系,文物征集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众所周知,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工作的三大职能之一,文物征集是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物一词 ,在英语中有两个概念 ,一是HISTORICALRELIC ,直译为历史的遗物 ;另一是CULTURALRELIC ,直译为文化的遗物。而在现代汉语中 ,文物一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 ,包含了英语中的两个概念 ,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文化遗留物均囊括在其中。此外 ,在我国文物、博物馆界 ,还有民族文物、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展品、仿制品等广泛使用的专有名词。在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专有名词中 ,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这些名词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划分…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全国各类博物馆,重视对社建文物的征集和收藏工作。国家文物局在2000年,召开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在会上,针对全国博物馆征集收藏中对"反映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文物普遍收藏较少的现状"。国家文物局提醒全国各博物馆重视征集收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实物的收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7月9日,历经百年发展,馆藏品数量由最初的5万余件到现在的130余万件。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博物馆的前辈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藏品分类管理体系和藏品编号方式。从最初按陈列室陈列物品建册,到后来按文物种类编制成几十本账册,计百余万件文物;从民族危难、社会动荡中藏品保管艰难维持,到广泛接受社会捐赠、征集、政府调拨,全面普查和信息化管理;从简单的序号编目,到日益完善的文物管理编目体系。各时期藏品账目沿革、分类体系逐步扩充完善,代表了国家博物馆百年历史底蕴。本文系统梳理、辨析各时期藏品珍贵账册档案,探求其历史沿革、编排规律、藏品编号方式及其在不同账册中所代表的涵义,并试图研究总结博物馆藏品账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陈献国 《出版科学》2000,(4):62-62,59
蒙古民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以英勇勤劳著称于世,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从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蒙古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几百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动着祖国社会发展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蒙占族在13世纪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运用这种文字和一些兄弟民族的文字记述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政治家、传教士和商人,也撰写了一些蒙古族的历史、游记等多方面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所谓历史文化专题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作为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对外传播媒介,历史文化类专题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地区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弘扬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强化人类命运的共通感,引发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向往;也是让外界通过影像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烨  张毓龙 《声屏世界》2013,(11):48-49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价值诉求及其现状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与表达,并以此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无法重演,历史可以再现.文化寻根的热潮先发于文学创作,成就于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通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些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伟大工程和中华民族的象征物上,一面深挖历史附着在这些事物之上的民族文化之根;一面展现历史在现实中得到延伸和变向,历史因此而获得鲜活的生命,文化同时得到具象的表达.①得益于此,<大明宫>破土而出,终见天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综合性或专门性博物馆,是文物或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它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社会活动和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如各民族的历史文件资料、文物、碑文、墓志、经卷、画卷、志稿、史稿、民族民间文学、家谱、族谱、名人传记等,它们是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史料,只可惜保存在档案馆的甚少,大都散存在一些组织、寺院和个人手中。这些重要的档案资料,应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档案馆内有所收藏,才能反映出本地区的民族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历史研究、开展民族工作和社会各方面工作提供服务。收集共管理好这…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生生不息、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纽带。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