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2.
方文 《乒乓世界》2001,(9):34-35
曾佳:男,17岁,湖北籍运动员,左手直板快弧结合横打 使用器材:正手:狂飚反胶套胶反手:TSP生胶套胶 技术特长:凶狠,前三板突出,步法好 特短:防守以及反手反面力量欠缺 运动经历:曾  相似文献   

3.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04-107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4,(10):96-97
直板横打是一条出路,也是当下直板进攻型选手的必练科目,这不单单体现在体校和专业队。有相当数量的业余爱好者也在积极练习。本期我们选登了朱雪毅小队员的两项基本衔接套路的图片,与广大爱好者共同探讨。朱雪毅是两面反胶。正宗的弧圈结合快攻路数。她练的第一个计划是:反手位搓摆后接反手贴挡弧圈球,如果用多球训练的话,第一个球要给下旋。第二个球要模拟弧圈球。  相似文献   

5.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反手反撕弧圈球是一项近台的主动防守技术,这里的防守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反撕弧圈球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反撕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具有较强的上旋。通常当对方的进攻质量不高时,自己可以在近台快速反撕,利用速度、落点优势压制对方,转守为攻。练习反撕技术的要点:准确判断来球落点;起手位置较高,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发力方向更加向前,充分摩擦。  相似文献   

6.
直板横打这项技术是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乒乓球传统近台快攻,尽快弥补直板反手弱点而做出的一大技术创新,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继续保证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在世界乒乓球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直板横打的运用在直板快攻的侧身抢攻风格,在实践中似乎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容易看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运动员学习直板横打后,虽然反手不能进攻的缺点有一些弥补,在比赛中也显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愈是直板横打的  相似文献   

7.
选取第11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王皓对马龙的实战录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与三段指标法将王皓在各局比赛中发球后反拉段,接发球后反拉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王皓在中台位置直板反胶横打成功率最高且极具有杀伤力,可以为青少年专项乒乓球运动员和青少年乒乓球爱好者在中台位置直板反胶横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期所选的套路要求运动员要击打四板球:第一板上正手位挑打短球、第二板回反手位衔接直板横打斜线、第三板衔接直板横打中路、第四板移动至正手位抢攻斜线。这组综合练习的重点在于“近台率先发动,利用反手形成相持后,伺机转换用正手杀板得分”。就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套路练习。他要求运动员在反手主动相持中不仅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为正手创造机会,同时更要强化正手位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9.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10,(12):108-109
自从直板横打成为主流反手技术之后,几乎所有的专业选手都会利用这项技术弥补反手的缺陷。从训练的角度来看,横打的技术难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即便是“半路出家”的专业选手,也都能基本掌握横打的技巧。然而真正的难度在于横打技术的运用时机——如何协调反手推挡与横打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横打与正手技术相结合。这对很多选手是个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11.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9,(10):108-109
如今直板横打技术已经成为直板打法的必备的一项重要技术。在业余爱好者中,横打技术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项技术不但可以轻易地进攻反手位的来球,最大限度地减少跑动范围,还可以在相持环节加强回球的旋转、速度,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篇主要与大家探讨正手反胶、反手加贴长胶而又不倒板的打法。由于中国人的传统和习惯,中老年爱好者里面直板打法的比例相当大。随着年龄增长,大量使用直板进攻打法的业余球友们,不是加练直板横打,而是在反面贴一块长胶。这个潮流不单单在中国,全世界的华人业余乒乓球圈都有这样一股风在大刮特刮,而且方兴未艾。在中国,专业与业余的分野相当分明。我们今天所谈的,只针对于中低水平的业余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直板反胶训练法(一)——怎样加强正手进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板反胶打法是我国的传统打法之一,在我国运动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全国锦标赛中,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约占全体参赛运动员的21—26%。因此,如何面对欧洲弧圈球的巨大冲击.不断探索和创新直板反胶打法的发展方向与训练就成为国家队近年来训练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16.
张辉 《乒乓世界》2005,(12):92-92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板选手单纯依靠推挡直接得分的机会越来越小,推挡技术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直板打法的一根软肋。横打技术的出现为直板打法开辟了新的出路,借助横打在抢攻和相持中占据主动成为直板打法新的指导思想。横打技术弥补了反手推挡的缺陷,提高了回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依靠手腕的灵活运用,更加灵巧地制造多变的弧线,特别是反手位台内球侧拧可以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直板横打”怎么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乒乓世界》2000年第7期至第10期中,陆续介绍了直板反胶打法“怎么加强正手进攻能力”、“精雕细琢前三板”、“如何提高相抗能力”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目前国家队和省市队的直板打法运动员,在反面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反面技术的训练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直板打法的改造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特别是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和业余选手更是一个空白。通过几年来在直板反面技术训练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给大家介绍一些直板反面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 反面技术主要分成三大类:发球、上旋球和下旋球。主旋球包…  相似文献   

18.
研究对象: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力队员王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与分析横拍选手运用反搓球、切球、发球、挑球等技术十分普遍,如果直拍横打选手也能像横板选手一样自如的运用直板反面进行搓球、切球、发球、挑球等技术,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整个直拍反打的特点来看,对反手位的来球,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特长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我国乒乓球项目特长技术创新与发展。结果表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特长技术主要有8项,分别为,瓦尔德内尔横拍直握式发球技术和晃接技术、科贝尔反手侧拧技术、金泽洙步法技术、蒋澎龙加力推挡技术、格林卡反手横向拉球技术、马琳加转摆短技术和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朱世赫削中反攻技术、王皓直板横打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