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成庆 《体育世界》2011,(9):115-116
针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特点、心理训练内容和方式进行探析,旨在帮助教练员明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目标,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排球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步法训练是排球运动各项技术不可缺少的一种基础训练,运动员基本功是否扎实,很大程度取决于步法训练的好坏,针对排球运动本身的特点,笔者对各项技术的步法要求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提高各项技术步法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训练是排球运动发展最有活力的因素和决定性手段。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小球技术的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力量训练作为排球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训练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战水平的发展。加强对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研究,不但关系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更关系到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延续,减少伤病的发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与成年运动员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的教学与训练,必须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训练效果。本文对青少年儿童学习掌握排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于飞 《当代体育科技》2020,(3):21-21,23
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经常会出现排球运动员预计之外的状况,需要运动员面对突发状况做出正确的预判和选择,对排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有着很高的需求,而灵敏素质也成为泪排球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针对提升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训练方式有很多,但为了更好地实现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提高灵敏素质并在排球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运用自己的灵敏素质,对灵敏素质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的意义进行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及辽宁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及辽宁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现状的调查 ,认为目前全国现有排球队伍呈萎缩局面 ,训练质量也大打折扣。建议借九运会奖牌记分政策 ,促进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宝塔式”基座的重建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排球竞赛活动等。  相似文献   

8.
韩宝昌 《健与美》2023,(8):116-118
排球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社会性特点,这使其成为现有体育运动中的核心运动项目之一。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如何提升运动员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排球运动训练的有效性,推进排球运动的传播和发展等问题,成为现阶段排球运动训练方面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排球运动训练创新的措施,希望可以有效完善新时期下排球运动训练的体系,全面提升运动员的排球技术水平以及排球运动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要重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排球运动是一项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性强、技术要求高的集体项目,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技术水平正常发挥的保障。以往对排球运动的研究更多的着重于技术、理论、战术、训练手段等角度进行研究,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客观训练条件方面,而对运动员内部自身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相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总趁势,紧密联系排球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实际,提出了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向、任务和方法。旨在探索一条可行的排球运动心理训练途径,创造有利于提高训练成效的心理基础和发挥运动水平的竞技心态,以形成训练与竞赛的最佳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十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作为我国运动发展的储备力量,关系到我国体育竞技的发展水平,排球运动作为一项系统、全面的运动,能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团队意识,并且能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锻炼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我国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和培养,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随着世界体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对排球运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使青少年排球运动的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才能促进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兴超 《精武》2014,(4):18-19
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对训练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随时排球教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排球运动在技、战术水平上的差距逐渐缩小,在比赛中的队员的技能和战术能够较好的发挥展现成为决定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排球运动的心理训练是在长期的排球运动训练中,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引导和强化,对运动员的心理培育和潜能开发,使运动员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应对赛场上经常容易引发的不良情绪,有利于运动员实力的发挥。排球运动的心理训练对于排球队员运动素质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排球训练过程中,除进行技战术和体能训练外,心里气氛的训练也非常关键。文章探讨了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气氛对排球运动员训练心理的影响,论述了营造排球运动员训练心理气氛策略,以期对排球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张榉斌 《精武》2012,(1):21-21,23
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迅速发展,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将更加趋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体能训练作为技、战术训练的基础,将会逐渐成为排球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以排球运动的特征以及排球运动对体能的要求,得出排球运动体能训练的依据、原则、内容、方法。旨在为排球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鹏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43-444
弹跳力是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应重点发展的身体素质。在弹跳力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弹跳力素质训练的规律以及排球运动的专项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对排球弹跳力的定义、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点以及发展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手段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排球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欧洲的力量型和亚洲的快速变化型已经逐渐融合,虽然在比赛的战术变化中仍然各有不同,但是人们已经很难在实战中看到绝然相反的两种风格的较量,因此走全面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排球跻身世界强队的努力方向。在与世界强队的较量中,我国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差距是明显的,特别是力量素质的差距最大,这是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取得进一步前进的障碍。为使我国排球运动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该从青少年运动员开始重视力量素质的训练,为高水平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和提高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教练员十分关心与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一、心理素质与运动训练比赛的关系1.文化学习与训练的关系。由于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性质是半专业或业余的,部分运动员普遍认为只要练好球,  相似文献   

18.
分层训练就是根据青少年的能力、训练内容制订训练计划,以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在青少年排球训练过程中,应选择分层训练模式,根据因材施教的理念,对青少年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并制定张弛有度的训练方案,以满足青少年的训练需求。文章对分层训练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12—15岁青少年的排球分层训练方案、训练目标、训练方法和训练进度等方面的应用,以期提高排球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体能和技、战术水平上,更体现在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上。通过对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分析,提出心理训练的原则和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训练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指出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教练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的自身发展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自身的一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球比赛成绩的薄弱环节及时给予"补短",从而提高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以期为从事排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提供训练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