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2.
韩隽 《新闻知识》2004,(4):13-15
西安的报媒格局在全国颇有特点,最典型的便是不能以出身论英雄,最特殊的是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的垄断趋势。无论是梳理前况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态势,中心议题总绕不开一份自称“党的方面军”的《华商报》,其发展太快,势头过猛,成就了西安报纸市场的传奇神话,也在无意间影响了西安报界的跟风逐浪,使得近几年的西安报业一定程度上感性多于理性。但纵观西安市场,整个报纸发展格局并未完善,读群尚待细分和挖掘,现有报纸品种单一,广告放量也有一定潜力,各类报纸都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3.
若文 《今传媒》2004,(3):60-62
2004年5月27日下午,西安欧亚学院新闻系部分学生、青年教师和教育界的专家及新闻界的知名记者汇聚在欧亚学院,对5月10—18日的《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评报活动。同学们和专家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单刀直入地交锋,不但将课堂上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评报中,而且表现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田媛 《今传媒》2011,19(1):47-48
本文以《华商报》对于西安癌症女兜兜事件的相关报道为出发点,通过与《西安晚报》在报道数量和手法上的对比,深入分析《华商报》在报道策略、描写手法、报道视角以及版面特色等方面体现出的特点,以此来探析地方报纸在普通人物连续报道中的突破,从而为地方报纸形成自身特色、实现社会功能寻求一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郭霞 《东南传播》2012,(5):119-120
对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可预见性的新闻事件来说,每家报纸都会事先进行策划,有不少报纸也为此设置了"建党90周年"这个专版,笔者以西安的《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为例,探讨西安报纸关于"建党90周年"专题的编辑手法运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2006,(1):F0004-F0004
西安日报社成立于1953年,出版发行中共西安市委机关报《西安日报》和大型综合类市民生活报《西安晚报》,主管主办《西安商报》、《城市经济导报》、《现代保健报》和西安新闻网。  相似文献   

7.
王扬 《今传媒》2007,(12):80
10月25月下午,由今传媒杂志社、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办,广东格兰仕集团协办,省内媒体《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晚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腾讯网参与的“‘中国制造’国际信任危机应对与传媒责任”西部峰会论坛在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8.
《新闻导刊》2004,(6):38-40
《华商报》是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纸。其前身为1988年创刊的《华侨艺术报》,后更名为《侨声时报》,1995年1月1日更名为《华商报》,改版前由于定位脱离市场实际,至1997年时亏损总额已达上千万元。  相似文献   

9.
西安报业目前现状西安报业目前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一枝独秀,整体畸形”。具体地讲,就是其他报纸整体低迷,众人在“水平线”下进行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实际上十分“土气”和“浅薄”的《华商报》却独占了整个陕西报纸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广告额和发行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报纸。根据慧聪国际商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01年上半年,《华商报》享有的广告数量,占到整个西安广告市场总量的49.84%;《西安晚报》占27.9%;《三秦都市报》占10.74%。《华商报》在两年之内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陕西报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相似文献   

10.
西安目前有《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阳光报》等,但这些报刊儿乎是清一色的属于都市性报刊、都做都市社会新闻,也就是说都在做西安的都市新闻,因而竞争也很激烈。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09,(1)
受省委宣传部委托,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电台》《陕西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涨华商报》《西安晚报》和《今传媒》等8家媒体,评出了“2008年陕西十大新闻”。  相似文献   

12.
祁华 《今传媒》2004,(3):26-27
2004年5月,西安许多市民的眼光集中在《华商报》上。  相似文献   

13.
《报刊之友》2010,(1):112-112
年末岁尾,受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陕两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今传媒》八家媒体,评出了“2009年陕西十大新闻”,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4.
秀荣 《报刊之友》2002,(1):64-64
《传媒》2002年第1期“发行广角”栏目中刊发了华商报社张军民的章《华商报:以形象促发行》,探索了《华商报》自1995年1月创刊,至1998年7月30日发行已逾40万份的制胜之道。中分七点进行论述:一是以华商形象促发行:二是以员工形象促发行;三是以优质高效促发行;四是以管理形象促发行: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开始推出时评版以来,新闻评论这种文体就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各地的都市类报纸都纷纷开设了时评版—北京的《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上海的《东方早报》,西安的《华商报》,长沙的《潇湘晨报》,郑州的《大河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6.
《新闻知识》2006,(2):F0003-F0003
1989年1月1日《西安晚报》在西北地区首家实现自办发行。2000年8月西安报业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原西安晚报报刊发行部基础上改制成立。公司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其子报《现代保健报》等报刊在西安市城区的发行为主业,同时代理其它多种报刊在西安市内的发行工作。网络在西安市区现有发行站42个,员工一千五百余人。  相似文献   

17.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7,(1):64-64
受省委宣传部委托,日前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今传媒》等八家媒体,在广泛推荐、认真筛选的基础上,评出了“2006年陕西十大新闻”。它们分别是:(1)“十一五”开局之年我省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西安报业竞争白热化由来己久,但同质化问题同样突出。目前纵观《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和《西安晚报》,均是力挺社会新闻。这样一个现实的结果是,三家报纸的竞争主要过于集中在社会新闻领域,造成三家传媒无法确立差异化竞争,也最终无法在西安报业市场出现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元月24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在报眼和第3版显要位置分别刊登了《没有重视安全生产,9厅局干部受处分》和《9名厅局级干部受处分》的报道。这在2002年春运渐进高潮之际,无疑对全省交通运输和安全生产会起到警示作用。粗略一读,笔者为两报快捷迅速地抢发新闻信息大加赞赏,也为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大为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