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分解氟氯烃的技术王平,酉辰氟氯烃是一种稳定的人工产物,但它却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以前对它只能采取回收的方法,现在在等离子体状态下分解氟氯烃的装置已经问世。在等离子体状态下分解氟氯烃臭氧层在离地面20-30公里上空的同温层上,它吸收着照射到地面上的有害...  相似文献   

2.
火山爆发产生的氯是无辜的美国两位科学家说,火山爆发放出的氯与臭氧层的破坏无关,这一发现加强了同温层中臭氧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的看法。同温层中的氯化物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一致的看法是,这种化合物来自人类制造的叫作氟氯烃的化合物的分解过程,但...  相似文献   

3.
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并阅读化学科普读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1)热点事件中的化学问题:重要成果——诺贝尔化学奖;重大污染——禽流感、水体污染;新能源发现合成——火箭推进剂.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保护:酸雨的形成——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氮的氧化物的大量排放;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的大量排放.  相似文献   

4.
工业、各种喷雾罐、冰箱、空调机等每天把1500多吨氟氯烃排入大气层,它们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每天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为5000万吨,“温室效应”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5.
臭氧层,人类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自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洲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之后,又发现北极地区乃至北半球人口最密集的中纬度地区的臭氧层不断变薄并出现了季节性的空洞,从而威胁着地球村万物的生存,有识之士对臭氧层——“地球生物的保护伞”的漏洞百出,四面楚歌更是忧心忡忡。至今为止,科学界普遍认为臭氧层的耗损物质主要是包括氟氯烃在内的人为原因引起的,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却表明,自然原因对臭氧层的耗损起着催化作用。 电子雨轰击说 据1987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新墨两哥州国立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一  相似文献   

6.
臭氧是氧气的“同胞兄弟”,它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在一般温度下,为气体状态, 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 臭氧层被破坏。呈浅蓝色。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只占大 1974年6月,著名的《自然》杂志登载了气总量的0.4%,而且90%以上集中在10 ̄50 舍伍德·罗兰和J·莫尼纳合写的文章——《平千米的高层大气中,然而,它却吸收了99% 流层中氯代氟氯甲烷原子对臭氧层的催化性以上的太阳紫外线,成为地球的天然屏障。 破坏》。文章描述了含氟氯烃化学物质的惰有关医学研究证实,皮肤癌多发于头、面、 …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而保护地球,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众所周知,当人类发现氟氯代烃会破坏臭氧层时,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已千疮百孔!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防御对策村夫译陶屹校今天,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人们都在谈论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剂量增加,对生物界将产生各种各样影响的问题。据说1996年要全面禁用氟里昂,但目前这种禁用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而非发达国家氟里昂仍...  相似文献   

9.
由氟里昂引起的“臭氧空洞”现象,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近几年来,与氟里昂相关的题目出现在一些化学竞赛、高考、模拟测试等试卷中.为了使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认识氟里昂,笔者在此介绍氟里昂,同时搜集并自编一些题目,供参考使用. 氟里昂即商品Freon的音译,是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属于卤代烃,常称为氟氯烃.商业上常用F×××表示,其中F表示氟代烃,F后第一位(×)数字是碳原子减一,若为零则省略不标,第二位(×)数字是氢原子数加一,第三位(×)数字是氟原子数,氯原子数省略  相似文献   

10.
1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地球表面是由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所组成的大气层。其中平流层距地球表面大约 2 5公里左右 ,它保存了大气中 90 %的臭氧 ,因此被称为“臭氧层”。作为一道天然屏障 ,臭氧层有效地吸收了对生物生存有害的紫外线 ,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臭氧层就是地球表面生物系统的“保护伞”。然而 ,上个世纪的 70年代 ,科学家们发现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却能够造成臭氧层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是氟氯碳化合物 (CFCs) ,即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作为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膨胀剂…  相似文献   

11.
陈立新 《考试》2008,(9):45-46
一、解题分析【例】材料一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材料二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  相似文献   

12.
无声冰箱     
无声冰箱柯林译陈敏校热电效应可能为致冷和发电开辟新的途径。夜晚,万籁俱寂,只有从厨房传来电冰箱低沉的嗡嗡声,它在为使冰淇淋保持冻结状态和牛奶冷却而努力工作。声音来自压缩机,它周而复始地驱动一种液体(通常是氟氯烃)蒸发和冷凝。这种液体在沸腾时吸收冰箱内...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孙‘i,2005年4月22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 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丸一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公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一入:Fes B.eus e.Fe:o。D.A一253 ·’一3.在常温常压下能大量共存,并可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吧飞尹 .一泛、、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电视、广播和报刊上不断出现“禁用氟利昂”的提法。电冰箱和空调机行业声称已开发出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所谓的“无氟”冰箱和“无氟”空调,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六十年代世界工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并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充分重视,把保护环境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74年,科学家发现氯氟烃类(代号为CFC)化合物中的氯原子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物质,而臭氧层的破坏将给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带来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在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中,在介绍卤代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是这样表述的"有些卤代烃,如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是含有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它们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具有不燃烧、易挥发、是液化等特性,曾被广泛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溶剂等.近年来发现含氯、溴的氟代烷可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危及地球上的生物.国际上已禁止、限制其使用,正研制、推广使用替代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这段文字后,普遍误认为卤代烃是无毒、稳定、安全的物质,又对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溶剂印象深刻,误认为四氯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所以对这一结论更是深信不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在介绍卤代烃在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段时间,生态修正论者或撰文著书或通过电台对被许多科学家认作是最威胁地球生态的问题进行了强烈的攻击,这个问题是:氟里昂使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受到破坏。美国《废物》杂志称,“真正的危机是我们的轻信”,任何人相信氟里昂破坏臭氧层这一说法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生态修正论者的反击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第一,氟甲昂并不破坏使地球免受紫外线照射的臭氧层;第二,即使臭氧层真的变薄,也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化学家德勒克·巴顿在一份请愿书上签了名,要求取消关于停止生产氟里昂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7.
制冷剂     
制冷剂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制冷装置能否安全、有效的工作,氨(R717)、氟里昂12、氟里昂22是几种常用的制冷剂,CFCs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应研究开发CFC3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臭氧,这些气体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从地球表面射出的长波辐射热则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地表辐射的热量留在了大气层内,起到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根据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将使全球地面平均  相似文献   

19.
1.臭氧层是怎样被破坏的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  相似文献   

20.
杨明生 《新高考》2005,(5):53-55
从《2005年高考化学学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可以看出,2005年高考有关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将有所变化,新增加了六个知识点:“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新能源的开发等概念。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