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说过一段非常精妙的话 :“自然界有它的气候 ,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精神也有它的气候 ,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① ,所以 ,无论我们探讨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精神 ,尤其是作家心态。我国南朝时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时序篇》中也说过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于时序 ,原始以要终 ,虽百代可知也。”为此 ,我们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作一历史的剖析。   1 理性的高扬中国文化从其产生的时候起 ,就蕴含着丰厚的理性内容。无论是儒家的“仁”、“礼”…  相似文献   

2.
因为课堂教学任务要靠语言媒介完成,所以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讲求艺术技巧。 “艺术”这个词,古今中外的人们都作过解释。在希腊语中,它兼有“美的作品”和“创造、技巧、技艺”两种涵义。在古汉字中“艺”字写作“艺”或“艺”。《说文解字》云:“艺,种也。”《诗·齐风·南山》:“艺麻如之何。”毛亨《传》曰:“艺,犹树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树种同义。”可见“艺术”在古汉语的原始意义是指种植庄稼或树木的技术。种植庄稼和树木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技能技巧,还得力求尽善尽美,所以,引申开来,一切具有审美追求的、需要发挥聪明才智的创造性活动,都可以叫作艺术。因此新《辞海》解释“艺”的第一条义项就是“才能、技艺”。既然运用和发挥一定的才能和技艺进行有审美价值的活动叫艺术,那么由这种创造所取得的成果也就可以称之为“艺术”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具有审美性和创造性,所以它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具体内涵就是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灵活使用各种语言手段,以争取最佳的信息传递效果。  相似文献   

3.
书法与时代     
法国史学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第39页)。也就是说,真正艺术品的诞生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纵观中国书法史,凡优秀作品的产生都是与时代精神患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法国美学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理学》曾有这样一句话,“环境,也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他们决定了艺术品的种类”。我个人从来都是认为,一种事物的形成与存在,他都有着与外在客观环境的联系和影响的必然因素;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研究,不可能单靠去翻几本花鸟技法书或者通行本的《中美术史》便可以作到完全意义上的掌握和了解。而要对一门学问的深刻领悟和钻研必须建立在对与之相关的其他临近或交叉学科的学习之上。艺术的存在,在任何一个简单或复杂的社会中都具有强烈的反射功能。它反射出决定它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环境,即丹纳所讲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这里就涉及到了很多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在研究中国写意画的特点的同时,也应该研究那些对不同时期的花鸟写意画起决定作用的具体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
赵华栋 《甘肃教育》2011,(18):24-25
1985年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此后全国中小学普遍推行了校长负责制,从而使学校党组织能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这种体制中。党务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责任都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领导艺术也应该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论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宏伟的创世史诗。它以诗的形式,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牲畜和农作物的来历,以及远古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热情地歌颂了布洛陀这个被称为壮民族始祖的神化人物和他创世的伟大业绩。 作为民间的集体口头创作,这部创世史诗,也和其他神话一样,早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里就已经产生。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这就是说,史诗这种“划时代的、古典的”艺术形式,只有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才会产生。《布洛陀》史诗自然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7.
论《地泉》     
阳翰笙的《地泉》是“普罗文学”的代表作 ,是一部带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而艺术上却显粗糙的作品。《地泉》批评在现代文学史上功不可没 ,但也有偏颇之处。《地泉》不是一部“革命的浪漫谛克”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狂人日记》是鲁迅应时代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它充分显示了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独创性。鲁迅坦率地指出:《狂人日记》的创作“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能否表现特定时期的时代风貌,是衡量它的艺术价值的重要怀志,也是确定作家思想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鲁迅曾把成功的长篇小说称之为“一时代的纪念碑”,把杰出的短篇小说称之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①,就是说明小说创作表现时代精神的重要。对于茅盾小说创作表现时代性的肯定,几乎是那些没有偏见的评论者所众口称道的。如叶圣陶对小说《蚀》作过这样的评价:“茅盾在《幻灭》之后描写《动插》,《功摇》之后描写《追求》,不说他的精力弥满,单说他扩大写述的范围,也就可以大书特书。在他三部曲以前,小说那有写那样大场面的,镜头也很少对准他所涉及的那些境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入手,指出她作品中透视出的独特的文化心态:“苍凉”与“悲哀”的“人生启示”,通过分析其后期作品《十八春》、《小艾》的艺术缺陷,进一步说明张爱玲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的稳固性,并对其文化心态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蓄势艺术,在清代学者包世臣的《艺舟双辑·文谱》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文中说:文有垫拽之法,所谓垫拽者,为其立说之不足耸动也,故垫之使高;为其抒议之未能折服也,故拽之使满。高则其落也峻,满则其发也疾。意思是说,写文章犹如“蓄水”、“拉弓”,要想“落峻”就必须垫之使水位高,要想发疾,就必须拽之,使弓弦满。《背影》一文正是运用这种垫高拽满的蓄势艺术,极力运用烘托、铺垫等技法,营造出一种情感的氛围和意境,使得平凡的琐事间流露出的真情达到了令人“耸动”、“折服”的艺术魅力。 《背影》仅有六个自然段,通篇出现“背影”一词只有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创作中,自然离不开“明朗”的艺术;但是,“模糊”的艺术也是不可少的。只有当“明朗美”和“模糊美”交相映辉。巧妙穿插,才能明暗交替、虚实相生、哲理笃重,迸发出丰瞻璀灿的艺术光采。 (一) “模糊”艺术。在小说创作中有哪些效应呢? 首先,它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康德有一句名言:“模糊的观念要比明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①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表现力”,正是说明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的老练和纯熟。《扬州画舫录》中,有一则关于吴天绪说书的趣闻,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革命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确实象狂飙突进,火山喷发,强烈反映出“五四”时代精神,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不过,今天分析起来,《女神》这种革命精神相当复杂:它既包含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因素。其中个性解放思想倾向尤其明显。应该怎样评价这种思想倾向?它的性质、特征、作用如何?它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关系怎样?凡此种种,都值得研究。本文就想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要有耐心,认真地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1)不管学生提问题好与坏,不泼凉水,应予激励,并努力维护这种积极性。(2)对较难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冷静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旦难住老师,老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实事求是地说明或解释:“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下课我们都找找资料研究研究它”。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恳态度同样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全国名师支玉恒在做报告时说到这样一个例子:在讲《草地夜行》一课时,一生问:金寨暴动是怎么回事?“对这个问题,老师课前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张天翼的小说《包氏父子》中的老包形象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包们”渴望其后代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实现其“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目标的心态。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心态,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大量文学作品中也有充分的反映,它是我国文学的一个主题原型,在人物形象的画廊中老包似的人物大有人在。它是一种渗透血液的遗传,一种深入骨髓的感悟,只有深刻研讨他们的命运并对其深入挖掘,才有可能对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心态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世俗的经济政治生活决定着敦煌佛教和佛教艺术,敦煌俗众的信仰方式也不完全与内地相同。中晚唐时《金刚经变》在莫高窟大量出现,而五代以后却消声匿迹,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有它的个性。仅用“考经寻源”的方法、搬用内地佛教史的尺度来解释敦煌佛教艺术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7.
《女神》研究中的众多“共识”已经停滞了对《女神》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女神》的“横空出世”,横扫的不只是旧体诗,它还终结了同时代的早期白话诗,这使得中国现代新诗没有从直白浅露的“白话”起步,而是从一种自由创作精神起步。《女神》在五四新坛出现的意义在于它以对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这与《尝试集》等新诗集有着根本的不同。《女神》带给中国新诗发展的真正影响在于现代诗性思维方式对新诗创作艺术构思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在剧尾有这样一段台词:“每一个部队都有它的军魂,这个军魂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变成一种传统,而这种精神的最初形成却是由它的首任军事主官决定的”。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一个部队如此,一个班级又何尝不是如此,部队有军魂,班级也要有“班魂”,也就是“班风”。  相似文献   

19.
范文澜、张遵骝合写的《唐朝佛教》一书中由范文澜同志所写的《引言》先在《新建设》1965年10月号发表了。《引言》开头介绍了编书的经过,并说明了编书的目的:“佛教在唐朝是社会的大祸害,出版这本小册子,就是要揭露它在当时说的、干的都是些什么,史学工作者该给它一个怎样的评价。”又辩证了所谓佛教“在文化领域内曾作出不少成绩”的论点。如有人认为“艺术方面就有许多值得保护的不朽作品”。作者说:“佛教利用艺术作贩毒广告,艺术性愈高,流毒也愈大。作为艺术品,保护是必要的,但指出其毒害性,尤其有必要。”有人认为佛教在医学上也有贡献,作者指出医学“与佛学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希望的种子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高三是个放飞希望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你有带好你的种子么?如果你已带好你的希望种子,那么请让我们《高考》编缉部的成员来帮助你种下那希望的种子……但是此刻我们得请你作个决定,允诺自己今后决不再自暴自弃,也决不再自怜自哀。这并不是要你故意无视于所面对的困难,而是要你知道那种心态会阻绝你拿出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