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佛校规     
19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教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惴惴不安的他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皆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到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先生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  相似文献   

3.
哈佛的理念是:规矩第一。正因为如此,哈佛校长才敢于开除一名违规带出哈佛藏书的学生,尽管这名学生主动归还了带走的藏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校长的作法没有人情味,但如果这名校长“法外施恩”,坏了规矩,那又如何去靠规矩制约、管理其它的学生呢?那哈佛又何以能成为哈佛呢? 在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信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也许是我们中国人被规矩束缚得太久、太紧了,不知从何时起,不少人把“规矩”这把“双刃剑”看成了摧残人性、扼制新思想、新科学的“魔棒”。一时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规则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许多珍贵的书从不允许学生外借,只允许在馆内阅览。一次,一个学生偷偷藏了其中的一本并带出馆外。不久,一场大火使馆内的那些宝贵典籍化为灰烬,仅存的只有那本被偷的书。偷书者掂量再三,最后还是交出了那本书。校长当面感谢了他,但又立即开除了他——他违反了校规。也许有人会认为哈佛校长太不近人情,以怨报德,但我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哈佛百年不变的理念:无论你是谁,做过什么,一旦违反校规,你就得被开除。毕竟国有国法,校有校规。  相似文献   

5.
①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典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皆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②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接受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  相似文献   

6.
(一)让规则看守世界陈全忠(1)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2)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  相似文献   

7.
张本 《学习之友》2009,(4):48-48
美国有一位中年校长,当某个学生违犯了校规时,他就把这个学生叫到校长办公室.让学生坐在他的位子上,他自己则坐在来访者的位子上,然后才开始交谈。  相似文献   

8.
"哈佛"治校原则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看到两则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关的文章,颇令人深思。一则讲的是一位学生,违背专门收藏哈佛大学创始人藏书的图书馆规定,私自将一本藏书带出馆外,从而在图书馆失火的情况下,这本藏书幸运地成为唯一幸免遇难的珍贵文物。哈佛大学校长在感谢该学生为哈佛大学留下珍贵文物的同时,还是按照馆藏图书不得带出馆外的规定将这位学生除名。另一则是学者汤轶写的哈佛留学记事,一位名叫泰瑞的学生,因为考试作弊而在第二学期就“再也见不到泰德了”(被学校开除)。理由也是违反了校规。将违反校规者开除出校,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不…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校规多蒙多中学有一条近乎苛刻的奇怪校规:必须吃早餐!当初葵树听到这个校规时,没怎么在意,还以为是校长吃多了海狸豆才制定的呢(海狸豆吃多了的人容易犯傻)。可等开学后,葵树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把吃早餐制定成必须遵守的校规,因为多蒙多中学居然在早晨4点半开饭!在开饭  相似文献   

10.
读《扬子晚报》转载薛涌的文章《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我忍不住沉入了深深的反思:美国教育没有基准为什么却能优异?而我国教育有基准却为何不能优异? 思量许久,我认为其中原因有四: 一是教育理念。美国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让学生自主、自由、充分地发展。学校只是极力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宽松的发展空间,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正如哈佛校庆时其校长的发言:让哈佛引以为自豪的不是6位总统,也不是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哈佛能尽量给每个学生以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而我国教育是把学生当作原料,用一样的课程、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评价标准,好像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一心要把学生铸造成一个个合格的产品。不相信学生能自主发展,学校和家长把学生当作囚犯一样看着,逼其做这做那,不许做这做那。  相似文献   

11.
万利军 《班主任》2007,(11):16-17
让规则看守校园1764年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焚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永远地消失了。在这之前,有个学生违反纪律,悄悄把一本古书带出馆外,准备慢慢看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这个学生做出了一个勇敢的选择。他怀着不安的心情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  相似文献   

12.
任何学生都不得在没有征得父母、监护人和个人导师的同意下买卖或交换超过6美分的物品。———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伊顿,此话后来成为了一条校规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努力已经排除了知识路途中的许多障碍,让我们继续努力去排除剩余的障碍。——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对入学新生和毕业生的期望人类的希望取决于那些知识先驱者的思维,他们所思考的事情可能超过一般人几年、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对哈佛教授们的期望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洛厄尔的名…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哈佛大学,是一个名人聚集的地方,可是凡是在哈佛大学生活学习的人,却说哈佛是一个没有名人的地方;英国伊顿公学,一共出了19位首相,可是让所有到这所学校参观学习的人感到意外的是,该校校长对此只字不提,而是介绍一个个很一般的学生,说  相似文献   

14.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  相似文献   

15.
翻阅书报,经常读到由“借分”、“还分”而演绎的故事。相似的故事情节,毫无二致的“借分还利”的结果, 自然会使人想起“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俊才,以后再把女人比作花的人便是庸才”的经典论断。不唯于此,细忖之后未免浑身遗汗:这“分”果真可以随随便便如物一般地借来还去吗? “借分”究竟挑战了什么?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手稿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上下皆知,有位学生面色凝重。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华文 《快乐阅读》2008,(8):113-113
一天,一对衣着朴素的老夫妇来到哈佛大学校长办公室,在门外他们被秘书拦住了。等了几个小时后,他们才被允许见校长几分钟。老妇人说:"我们的儿子曾经在哈佛上学,但是他意外地死了,我们想在校园里为他留点纪念物……""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们的要求。如果在哈佛上过学的人去世之后都要在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10)
在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时,我输给了班里一名女生。那名女生各方面并不十分出众,她之所以能够击败我,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她的父亲是校长。这种理由显然难以让人服气。回到家后,我气呼呼地把这件事情说给家人听。父亲一声不吭,静  相似文献   

18.
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上,有人问校长,哈佛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最值得哈佛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就是哈佛的成功之道。哈佛的成功之道能否为我所用呢?在设计《20年以后……》这篇想像作文的指导课时,我就本着这个宗旨: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在仅有20分钟的指导课上,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宽松的环境空间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猫爪子下的百灵鸟无论如何也唱不出动听的歌来。是呀!只有在宽松…  相似文献   

19.
人不可貌像     
许多年前,哈佛的校长因对人的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是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老土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  相似文献   

20.
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哈佛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校长说:“哈佛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多么朴素的道理啊!它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闪光,都能价值不菲,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正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心理落水者”的心理特质与归因分析现行的教学体制和教育模式能够让大多数孩子适应并正常成长。但学生中有一些“特殊生”,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