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课程意识的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管理的话语权由"教学"转向了"课程",从"教学管理"到"课程管理"的转变,隐含着从"教学论概念系统"到"课程论概念系统"转换的取向.这一转变也使得我们开始在更深层次上探究课程的本真意蕴以及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是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自身课程管理意识的缺乏,过程的断层以及保障的缺失,造成其在“外部赋权”的情况下却没有真正达到一种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的状态。通过分析其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从其着眼点、切入点和落脚点提出了相关的措施,目的是促进高职院校课程管理走向一种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效,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从课程管理概念、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了课程管理的三要素,即课程领导、课程管理内涵及课程管理机制,分析了高J1只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以提高课程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知识是课程的本源,知识性质的转变必然导致课程本质的转变,这种转变正是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研究的根源.因此,通过探究对知识性质和课程本质认识的变化来揭示课程管理研究的本质,并提出对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应然希冀.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课程管理主要在学校管理学中讨论,基本没有纳入到课程论研究的范畴。但是,从学生视角审视,高校课程管理更是一种课程。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水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效,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管理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分析课程管理内涵,提出了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课程管理制度体系,以期完善高职院校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特殊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差,普通文化课教师不懂专业,统编教材无法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课程管理意识淡薄.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普通文化课程的管理现状,提出高职普通文化课程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课程管理是“对课程的管理”。作为课程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交叉结合,它应兼具课程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品性。反思“课程”与“管理”的概念界说,解读典型的“课程管理”定义,尝试在课程管理主体、对象与内容、目的与功能等要素结成的立体结构中建构课程管理本质观。这不仅体现了人才培育过程中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发展趋势,而且反映了教育管理观念与体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课程管理意识的缺乏、过程的断层以及保障的缺失,造成高职院校在“外部赋权”的情况下没有真正达到一种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的状态。通过分析其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从其着眼点、切入点和落脚点提出相关的措施,促进高职院校课程管理走向一种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权责,但由于“外控管理”的课程文化与行为惯习的规约,以及自身课程主体意识与能力的缺失,学校课程管理正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校应转变课程管理的观念,从校本实际出发,运用在新课程体制中的主体权责,努力在“应为”与“难为”间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括总结了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改革的创新策略:要构建多元主体机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中设立灵活、刚柔相济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导向功能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括总结了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改革的创新策略:要构建多元主体机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中设立灵活、刚柔相济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导向功能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对课程的管理是学校最本质的管理,课程管理是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职课程学分制管理内涵的解读,分析当前高职课程学分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从课程生成、实施、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课程管理的对策和方法,并进一步对学分制下高职课程管理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关于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的观念与主张。在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呈现出从“权威管理”向“民主管理”、从“主客实践”向“交往实践”、从“共同课程”向“共有课程”的转变。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责的分配变化,而且也体现了学校课程管理价值择取的深刻变革。全面把握和自觉实践新的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面临的意义重大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课程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管理的主要依据和行为准则。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内涵分析,积极探索有利于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存在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课程建设内涵需进一步加强、综合性管理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从"无序"走向"规范"——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水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存在管理意识缺乏、管理制度无序、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对课程管理内涵与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分析,形成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理念,并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保证管理理念的实现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改革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目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现状及原因探析1.学校课程管理基本上仍按教学管理模式展开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校所实施的学校课程管理,基本上仍按过去的教学管理模式展开,或者说基本上都是以过去教学管理经验展开“所谓”的学校课程管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管理现状的原因,至少有三:其一,受前苏联大教学论的影响,我国一直是在教学论的框架内实施“课程”管理,因而,在学校新课程的管理上很难跳出过去那种教学管理模式的经验束缚;其二,学校课程管理者大多缺乏课程知识背景。从目前学校课程管理的人员构成上讲,主要是原有的从事教学管理人员,大…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教师:从课程管理的“边缘体”走向“协作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师本应是课程管理的重要人员,但是受其本身课程意识薄弱、课程素养缺失、自身体系的封闭等因素的影响使教师成了课程管理的"边缘体",严重阻碍了课程的有效运行.通过对高职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背景和问题进行分析,试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高职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甄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在我国是因为要以新的方式推行课程改革而出现的话题。钟启泉教授提出了“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命题。同时,我们也能发现管理学中一般所指的“管理”并非多余,我国新提出的课程管理体制并非要更名才显得合时宜,标题中出现“管理”字眼的论著并不是不可以探讨领导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