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4篇《勾践灭吴》中有几处翻译 ,笔者感到有出入。现列举出来 ,与大家商榷。第一处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这个句子之前的内容是 :“越人饰美女八人 ,纳之太宰喜否 ,曰 :‘于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女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喜否谏曰 :‘喜否闻古之伐国者 ,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 ,又何求焉 ?’”夫差听信太宰喜否的进谏 ,最终“与之成而去之”。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教学参考书上这样翻译 :“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 ,让文种离开了。”我认为这样翻译不妥 ,查阅资料《古文鉴赏辞典》 ,上…  相似文献   

2.
卧薪尝胆     
唐天 《学语文(初中版)》2005,(10):F0002-F0002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兵败投降,用美女、财宝贿赂吴王宠臣才得以回国。后来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奋斗,十年教训,从而打败了吴国,夫差因而自杀,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似文献   

3.
《勾践灭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国语》。背景为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只剩下五千人。  相似文献   

4.
周敬王时代(公元前519~前475),吴、越两国已经结成冤家打了多年。越国国君允常死后,儿子勾践继立为越王,战事仍未结束。吴王阖庐趁允常刚死,再次兴兵攻打越国。勾践用计在携李(今浙江嘉兴附近)大败吴兵,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对他儿子夫差说:“千万引忘了复仇!”吴王夫差在国内练兵三年,准备攻击越国。勾践不听大臣范蠡的劝说,向吴国发起了主动进攻。结果,在深入到吴国夫椒(今江苏吴县)时,受到吴国毁灭性的围  相似文献   

5.
卧薪尝胆     
十一 《红领巾》2010,(3):48-49
公元前494年,越国与吴国作战,越国大败。 大臣文种对越王勾践说:“我们还是求和吧。吴王夫差宠幸的大臣伯嚭,是个贪婪的人,我们可以收买他,让他说服昊王。”于是,  相似文献   

6.
勾践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了报复越国的杀父之仇,遂兴兵伐越。梅山一战,吴军大获全胜,越国几乎是全军覆没。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绝境,越王勾践与大臣文种、范蠡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决定亲自携了妻子到吴国为人质,臣事夫差。夫差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接受了勾践的请求,就在死于越国之手的先父阖闾的墓旁,建了一所简陋的石头房子,将勾践夫妇贬居其中,并命他们去掉衣冠,蓬头垢面,衣着奴隶的服装,替他养马。每当夫差出游之时,勾践还得执着马鞭步行在一旁服侍。吴国百姓对他指指点点地议论道:“这个人便是原来的越国之君呵!”勾践只有忍…  相似文献   

7.
释"触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文云:“勾践……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以诱以利,请间行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  相似文献   

8.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越王勾践剑铭》是刻在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越国青铜器。公元前494年,吴国与越国大战,越国大败,在献上美女西施后,越国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20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卧薪尝胆"的成语由此而来。"鸠浅"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此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1965年  相似文献   

9.
清华简《越公其事》作为吴越争霸故事流传过程中新发现的重要文本,与传世文献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吴王夫差主动接受越王勾践的议和请求;削弱伍子胥的忠臣形象;强化勾践积累实力隐忍复仇的准备过程等。这些情节修改前后关联紧密,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意义阐释体系。这一全新的叙事意义从属于明确的叙事目的:从越国的角度出发,在吴越争霸故事中塑造越国及勾践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0.
勾践一、生平简介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所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勾践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称之为英雄,而我不认为如此。公元前46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大败越军,勾践带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文仲的婉言责备,才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什么这时候,才能清醒地认识并正确对待谋臣的忠言呢?如果他平时广泛采纳意见,那种惨败的局面也不会出现了。迫于当时的情势,失败的他只得臣服于吴王。为了复仇大计,他忍辱负重,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放下自己的尊严,丢弃自己的人格,这种作为,多少都有些为人所不耻。在吴国,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夫差,于是放他回了越国。回到越国的他,一方面依…  相似文献   

12.
伯嚭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大臣,贪财好色。吴越战争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请求吴王杀了勾践,但已受了越国贿赂的伯嚭却当场反对,救了勾践一命。伯嚭后来还进馋言让吴王杀了伍子胥,将勾践献的美女西施推荐给吴王,并让吴国大兴土木,耗费国力。越王勾践却在此期间卧薪  相似文献   

13.
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越两国交战,最后越国被打败了,越王勾践只得投降,并且到吴国去给吴王看坟墓和养马,这样一干就是八年。八年后,勾践终于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另一大夫离开国都,到了吴国。吴王夫差派他们住在石屋里喂马,做杂役。勾践喂了三年马,小心谨慎,逆来顺承,夫差每次坐车出门,勾践给  相似文献   

15.
铎为周代战时的乐器。如《国语&;#183;吴语》:“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至于其具体的作用,照《周礼&;#183;地官&;#183;鼓人》的说法,乃是:“以金铎通鼓。”据郑玄注得知:“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至于负责振铎的人,按《周礼&;#183;夏官&;#183;大司马》的说法,是“司马振铎”。贾公彦进一步疏解说:“此是金铃金舌,故日金铎。在军所振,对金铃木舌者为木铎,施号令时所振。”  相似文献   

16.
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借春秋时期吴、越两诸侯国争霸的史实,表达了对国家兴衰这一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吴国的灭亡及越国的兴盛存在着历史的必然性.在《浣纱记》中,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一系列因果选择,导致了吴灭越兴的历史局面,而这些因果选择中所体现的各种人物形象,更是值得一再探究玩味.  相似文献   

17.
《涉江》一文中提到了伍子(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教材对伍子的注释是:“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的大臣。吴王夫差拘囚越王勾践,他劝夫差杀勾践以免后患。夫差不听,最后令子胥自杀。”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员(子胥)的曾祖父伍参、祖父伍举、父伍奢、...  相似文献   

18.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将勾践关押于会稽山中!后来……勾践,吴王赦免了你,你可以回国了。哟,主公,您干嘛常常睡在柴草堆上?还把一个动物的苦胆挂在座位旁?他呀,每逢吃饭便会尝尝苦胆的滋味。是的,为了东山再起,我必须时刻磨砺自己。勾践,你忘了在会稽受到的耻辱了吗?!就这样,勾践亲自耕种庄稼,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还礼待贤人,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了20年的休养生息和养精蓄锐,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了。最终越国彻底打败了吴国。卧薪尝胆:比喻不忘旧日的苦难和教训,发愤图强。卧薪尝胆@张帆 @亦琦~~…  相似文献   

19.
东施效颦     
【拼音】dong shi xian pin【出处】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注解:①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美女,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的宠妃。吴国灭亡后,西施不知所踪。后来,西施成为文学故事中的人物,被用作美女的代称。②病心:病,这里用作动词,指心口疼。③颦,皱眉。④其里:其,代词,指西施。里,乡里,街坊。⑤美之:之,指代颦。  相似文献   

20.
一、真情赢得西施来西施是春秋时期的越国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美女。据说,浙江诸暨县荸萝山下是美女的家乡。荸萝山下临浣江,江中有大石,是作村女时的西施洗衣服的地方。这浣纱石也就被后人称为西施石。春秋年代,战争连绵,吴越争霸,开初越方失败。为表顺从,西施被越方献给了胜利的吴王夫差。吴王得了西施,被女色迷恋而不问国事,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十年,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