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韦宏 《大观周刊》2012,(19):5-7,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学习、工作、购物、休闲和娱乐,互联网俨然成为了一个虚拟社会,经济关系也渐渐从实体社会渗入到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同时,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盗窃、诈骗、侵占等行为也愈演愈烈,各种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层出不穷。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将刑法285条补充了两款,其中第二款的罪名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使司法实践在面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时有理有据。 但是,笔者却不认同该条款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应当将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纳入侵犯财产罪中。本文试图从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内容、性质入手,充分解析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性质以及构成犯罪的四大要件,并论述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缺陷,并对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出现了立法空白,导致了网络虚拟财产个案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盼对这种现实纠纷的解决能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4日下午,深圳市公安局召开第94次新闻发布会,宣布宣告破获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虚拟财产盗窃团伙。  相似文献   

4.
我国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几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限制以及网络消费者自身素质的影响,我国的网络信息消费存在许多问题,如盗版、网络成瘾、隐私泄露、虚拟财产被盗等,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者,促进网络信息消费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处理很多和外界交互的事务。网络席卷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时代正向网络虚拟社会迈进.所谓网络虚拟社会,就是网络的人类社会化;在网络社会中,Agent(能够代替人处理事务的程序)相当于人,网站相当于一个组织、机构、部门甚至家庭等社会实体;每个这样的社会实体南授权的Agent进行管理,体现区域自治性。  相似文献   

6.
《当代传播》2008,(2):41
公安部等13部门从1月起在全国展开整治网络秩序联合行动,互联网上设置的偷拍、露点、走光、成人文学等栏目将全部清除关闭。 网上招嫖成重点打击对象 此次联合行动,各部门将重点打击四类对象:一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大量传播淫秽信息非法牟利;二是在境外开办淫秽网站向境内传播淫秽信息、发展会员;三是组织网上淫秽表演和进行网上招嫖;四是从事网络诈骗、盗窃、赌博和销售违禁品等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7.
黄玉烨  潘滨 《编辑之友》2022,(9):104-111
NFT数字藏品是具有唯一性特征的数字化凭证,其法律属性与交易行为存在争议,阻碍了后续开发前景,亟待法律制度的有效回应。NFT数字藏品在技术本质上是一组指向作品复制件的元数据;在经济价值上是提升版权效率的工具;在法律属性上应被界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规定下的网络虚拟财产。文章认为,在否定网络虚拟财产“物权说”与“债权说”的基础上,应当肯定NFT数字藏品的效用和价值,并通过合同法或侵权法的行为法路径对NFT数字藏品交易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纪承昕 《大观周刊》2012,(34):98-98
盗窃案件是比较常见的刑事案件,在每年的刑事案例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盗窃数额是确定罪与非罪、影响罪轻罪重的重要因素,而在当今经济发达的社会,盗窃犯罪分子不再将犯罪对象局限于既定的金钱上,有价值的实物和无形财产也成为他们的目标。因此物价鉴定中的有关财产方面的赃物物价鉴定对于一般的盗窃犯罪而言,更是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天 《大观周刊》2011,(34):64-64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财产大量出现,而这种新型的财产支付方式给许多的贪污贿赂犯罪以可乘之机,同时也给贪污贿赂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带来了大量了现实性难题,本文针对目前贪污贿赂犯罪中虚拟财产的猖獗形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有了不同的价值,就产生了交换,有了交换就有了财产,有了财产就需要保卫,于是就有了保卫财产的法律。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法律专家碰到了网络,碰到了所谓因玩儿而产生的虚拟财产,又叫网财,于是就引发了一场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便有了些颠覆色彩,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命题:玩儿也能创造价值吗?这些价值如何定性,又如何去保卫?  相似文献   

11.
行使版权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旨在防止权利所有人经济价值的损失。本文探讨了盗窃、侵权和盗版对受保护作品造成的损失以及这些损失反映在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上的差异。作者分析非法使用带来的成本和供求关系变化,揭示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考察对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的盗窃、侵权和盗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认为这些损失的负面影响完全有可能避免,虚拟产品由于盗窃、侵权和盗版遭受的损失要小于实物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一、图书馆犯罪特征所谓犯罪,根据其对象大致可分为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两种。前者的对象是各种财产和设施,设备的盗窃、强占、敲诈等属财产犯罪;后者的对象是人,杀人、强奸、暴力行为等属暴力犯罪。图书馆犯罪几乎都属于财产犯罪。较常见的有盗窃、破坏图书、杂志、缩微胶片、缩微阅读机、卡片目录柜等。情节更为严重的是纵火破坏。此外还有流氓行为及毒品交易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人们把从事这类活动者叫作“有问题的读者”。偶尔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概念分析——再论数字图书馆非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与复合图书馆等概念的产生背景,指出因概念不清所引发的问题,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加强宏观管理,进行项目调整.  相似文献   

14.
论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研究和探讨虚拟网络社会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虚拟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游戏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一些前所未有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关于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大量纠纷及其法律解决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自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第一案”——李宏晨诉北极冰案以后,因网络游戏纠纷引起的诉讼不断。  相似文献   

16.
宁寒松 《新闻世界》2012,(8):119-120
虚拟舆论领袖,是传统舆论领袖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他们是社会信息交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构建维护主流社会意识、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维持稳定社会局面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网络经营与从业者往往忽视网络环境下虚拟舆论领袖的培养,使得一些优质的网络资源与平台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甚至逐渐走向衰落。本文一方面以百度知道为例,试图揭示线上互动问答系统中虚拟舆论领袖缺失的普遍性原因;一方面对构造虚拟舆论领袖成长平台、维护良好网络信息交流环境做出呼吁。  相似文献   

17.
论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模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提出了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网络信息咨询的九种模式:传统参考咨询和网络信息咨询兼顾模式、网络合作信息咨询模式、网络信息专家咨询系统模式、电子邮件信息咨询模式、图书馆网络主页信息咨询模式、联机信息咨询模式、远程远频会议信息咨询模式、虚拟实在信息咨询模式、虚拟信息咨询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军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2):75-78,80
界定了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分析了虚拟图书馆的特点,介绍了虚拟图书馆收录的十一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9.
虚拟货币买卖也要收税?!国家税务总局的一纸批复引起了网友热议。10月28日公布的《关于个人通过网络买卖虚拟货币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中称,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应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一系列信息伦理问题的产生,主要缘于虚拟网络环境易导致档案信息行为失范、档案部门应对网络环境准备不足、网络与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网络信息立法不健全。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伦理问题,应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加强信息伦理教育、增强档案信息伦理意识,完善伦理决策机制、规范档案信息伦理行为,加强信息立法、正确引导档案信息合法行为,加强网络监控技术攻关、预防不道德档案信息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