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朦胧诗自发轫期即引发学界一场关于诗歌“读得懂”与“读不懂”的大讨论,而朦胧诗中意象群的层叠、象征手法的大量介入既是朦胧诗的标签性艺术特色,也是其“读得懂”与“读不懂”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朦胧诗自发轫期即引发学界一场关于诗歌"读得懂"与"读不懂"的大讨论,而朦胧诗中意象群的层叠、象征手法的大量介入既是朦胧诗的标签性艺术特色,也是其"读得懂"与"读不懂"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选给学生读的文章,绝大部分学生自己是读得懂的。读不懂的,只是个别的地方。另外,有些地方懂是懂了,但是懂得不够深,领会得会泛一些。只有这些地方,需要老师点一下。”张老的话说得很明白,学生不懂的地方才需要老师做指导。其实,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往往也是课文的精髓,对于这些难点,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做精心设计。笔者把针对难点所进行的教学设计雅称为“细化”设计。阅读教学的“细化”设计如何避免琐碎,达到精细,甚至小中见大呢?下面结合实例谈三点体会。一、设计合理的小过程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  相似文献   

4.
诗歌教学的重点存“读”与“说”(朗读、诵咏、品评)。“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延续与深化;“渎”是为了了解、理解、品味;读得多了,自然耐不住要说,“说”是“读”的体会与感悟。然而,不论是教材的教学要求还是教师的教学实践,部没有强调甚至于忽略了诗歌与“写”的关系。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许多教师都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力求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多数学生能读得正确、流利,但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却是少数。  相似文献   

6.
韩红鹰 《现代语文》2011,(6):150-151
诗歌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经常会读不懂,即便是读懂了,又往往答不准,答不全。但是,作为能力测试点来说,我们又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面对一首诗,该怎么鉴赏?鉴赏出哪些东西来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较为实用的方法,称之为“诗歌鉴赏三步法”,概括起来九个字——“读得懂、抓得准、答得全”。  相似文献   

7.
“读思达”教学法,旨在“阅读、思考、表达”的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校本作业开发立足于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对教材的深度分析和整合,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读得懂、学得透,说得好”,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扩展了学生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它脍炙人口,对中学生来说,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学好诗歌,懂些诗歌尤为重要。而教师应如何把握好诗歌教学中的“讲”,才能不支解诗歌的优美意境呢?一个是“适当”,另一个是“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9.
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学生多读几遍,大体上都能读得懂;而古诗词和古文,有时“书读百遍”,“其义”也未必能“自见”,“障碍”是卡在了某些字词句上,教师不讲学生就很难自己读懂。有人主张古诗词教学重在熟读成诵,可以不求甚解,然学生对诗词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就难以正确地理解诗词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0.
魏星 《现代教育》2006,(4):59-60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让“读风”盛起来了,有人用“‘读’占鳌头”来描述。虽然读得多,但是不少课读得质量不高,是不求甚解的读,多次重复的读,失去悟性、智慧和人文底蕴的读。  相似文献   

11.
以讽刺见长的《儒林外史》,关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因时代距离久远,学生阅读障碍较大。以“阅读关怀”理念统摄导读教学,着眼引导和关爱,因文构建感知、畅读、归因、思辨阅读场域,助力学生读得进、读得懂、读得透,科学落实导读。  相似文献   

12.
“要读几遍?”上海市教育局冯寿鹤那还是前几年的事,当时为改变课堂上只讲不练的现状,决定从抓用读入手,加强课堂训练。在一次评课时,有人认为今天这堂课上朗读的时间用了将近三分之一,体现了多读的要求;也有人觉得读得还不够,意见纷纷不一,弄得执教的那位青年教...  相似文献   

13.
郝玉梅 《师道》2002,(3):31
语文课上,一名学生正在读《难忘的一课》(人教版第十册):“……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有孙中山。”“不对,顺序颠倒了。”我耐心地说,“不要紧张,把顺序读正确!”那学生又读了一遍,仍是“错”的。这时其他学生不干了,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读得没错。”拿过学生的课本一看,原来跟我的教本  相似文献   

14.
以读为本 潜心领会──《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管见黄全法,庄丽丽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得好,可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要脑并用,读思结合。现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谈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本,潜心领会。一、初读课文,感知...  相似文献   

15.
赵家菊 《江西教育》2004,(11):33-33,37
读书,顾名思义,书是要通过“读”来达到理解的、相对其它文体而言,诗歌言简意赅、高度凝炼.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它进行正确的朗读必须有较为丰厚的文学功底作基础。从好几次诗歌教学的听课中发现.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文学功底.致使学生有些宁音读得不准、语调读得不妥、停顿读得不对。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严苛的效率观要求人们不仅能读.而且会读:读得快.读得精.读得高效.读得有创意.这样一种阅读能力显然不是“生而有之”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有益地引导和训练.在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下.采用如下“五读”将有助于这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握理解文句的基础在于读。古人读书有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等典故,言其读得勤奋刻苦,可谓勤读。读诗诵文,唱念作势,抑扬顿挫,以声传情,可谓“美读”。叶圣陶先生主张“美读”,认为“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用声音传达出来。他认为读得美因得其法,与作者心灵相通,就能感受到作品中的美。语文教学要突出“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得其法,读有所获,“美读”应成为我们实现《大纲》“读”的目标的重要方式。一、“美读”可以进入情境,引起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语文学科的范文都是文学作品或…  相似文献   

18.
“读”作为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已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许多教师都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力求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可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多数学生能读得正确、流利,但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却是极少数。究其原因.教师备课不备“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白体"新论     
无论作为诗歌风格,还是诗歌流派,“白体”均形成于中唐时期,而非一般研究者所认为的宋初。“白体”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流派,主要创作表现为以“缘情”代替“言志”,追求明白晓畅、顺熟流易的艺术风格。它与“元白体”、“元和体”等概念既有联系,也存在很大差别。比较而言,“白体”比“元白体”、“元和体”更适宜作为诗歌流派的名称。  相似文献   

20.
杨熠 《湖南教育》2003,(8):42-42
古诗“四读”教学法就是要让‘读’贯于整修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把读、讲、想、练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是朗读。古诗朗读教学是以读为主体,融朗读技巧训练与语感体验于一炉的教学过程。首先,我们要教学生用普通话。符合诗歌内容的语气和语调读古诗,要读得朗朗上口。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好韵脚字,进而读出韵味,另外,要指导学生运用语速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