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2.
徐颖 《山东教育》2002,(9):38-38
由于手指受伤,好久未来园的宇轩刚一来到幼儿园便被小朋友围住了。他们拉着宇轩的手问长问短。这时,心细的孩子发现宇轩的一个手指上包着绷带,连忙关切地问:“咦?你的手怎么了?”于是宇轩便将自己受伤的过程告诉了大家。之后,我马上组织幼儿讨论:怎样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孩子们有的说:“看到锋利的东西要离远点,以免伤害到自己。”有的说:“危险的东西不能碰。”还有的说:“要自己保护好自己。”“如果发生了意外,小朋友要怎么做?”我趁势问道。“马上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带我去医院。”“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我自己先…  相似文献   

3.
马志国 《成长》2006,(4):69-69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20岁的男生,一天晚上我和一个男生闲谈谈到了性的问题。他忽然问起:“你的阴茎勃起有多大?”我用手比给他看。他惊讶地说:“哎呀,太小了,我勃起时至少有这么大…”他也用手比给我看,看他的手势比我大了三四厘米。我问:“阴茎短小会怎样?”他说:“将来性生活的时候,你妻子会感到不爽。”  相似文献   

4.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5.
真诚     
真诚,顾名思义是真心诚意。用脑筋理解,我懂真诚;可用心思考,我又不懂了。我疑惑地问大自然:“什么是真诚?”太阳说:“真诚是在别人寒冷的时候散发热量。”月亮说:“真诚是在别人倾诉的时候静静地倾听。”星星说:“真诚是在别人迷路的时候给他指引方向。”花儿说:“真诚是在别人敲击你心门的时候张开双臂去迎接他。”大树说:“真诚是在风雨袭来的时候为别人挡风遮雨。”鸟儿说:“真诚是在别人忧伤的时候为他唱支动听的歌。”大地说:“真诚是珍惜上天赐予的每一滴甘露。”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又问旁边的人:“什么是真诚?”爷…  相似文献   

6.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地。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入迷惑的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  相似文献   

8.
儿子的数学成绩一直比较优秀,经常考满分,同学们一直挺佩服他的。上初一第二学期时,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问我:“爸,我可不可以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我的同学?”“干什么?”我不解地问。“同学说,好问我一些数学问题。”“这个可以。”我马上答应。但又转念一想,由于工作繁忙,我晚上经常不在家,用家里的座机不是更方便?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按事先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当我肯定他的回答时,另有一个学生答道:“小蝌蚪这样一个一个问别人来找妈妈,是最不聪明的办法!”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答案。我想到学生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就问:“那你说小蝌蚪该用什么好办法找妈妈呢?”“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写上蝌蚪的样子和…  相似文献   

10.
王菊娟 《家庭教育》2007,(6X):37-37
一天,我正在整理东西时,徐军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画画好了,你看看吧。”由于正忙着做自己的事,我只是随意地看了一眼,顺口问了一句:“你画了什么?”“我画的是天线宝宝,这是波,这是拉拉……”他兴致勃勃地说着,但对于他的介绍我一点也没留意听,只听他最后问了一句:“老师,我画得好吗?能挂起来吗?”“好的,等一下老师忙完了再说。”我应了一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美术活动时,隋震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犯起愁来,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画了?你画得多好!”隋震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水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赵子超听见我和隋震的对话,马上说:“隋震你用我的吧,我的蓝水笔可漂亮了!”隋震非常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赵子超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相互帮助是好孩子!”他们俩又认真地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赵子超是好孩子,以后要向赵子超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 我感到非常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我将布置教室剩下的一点颜料放到美工区,忘记了收拾。一天我忽然看到许多孩子都过去玩,他们把几种颜色倒进一个小盒子里,然后混出新的颜色,玩得非常开心。看到这个情景,我十分惊喜,马上找来了许多调色盘和针管,让孩子们在美工区玩调色的游戏。悦儿把蓝色和黄色调和到一起,高兴地大喊:“祝老师,绿色。绿色。”我马上问:“是吗?你是用哪两种颜色配出来的?”悦儿想了想后回答:“嗯———是用的蓝颜色和黄颜色。”我连忙鼓励说:“悦儿,你真棒。用别的颜色再配配看,好吗?”这时奇奇说:“祝老师,你看这是什么颜色?”我…  相似文献   

13.
轻尘 《家庭教育》2011,(4):25-25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儿子还在上五年级。先生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儿子问我什么叫‘遗精’。”我一惊,问:“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先生傻傻地说:“是他在书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他说‘就是尿床’。”我气呼呼地对他说:“亏你还是一个懂生理学的老师呢!竟然这样搪塞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综合考虑了每个学生的表现,决定让王于同学担任我们班的值勤手!”放学后,我叫住王于,问她:“让你当值勤手,你觉得怎样?”满以为她会高兴地马上答应我,可她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值勤手!”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他的个性比较强,如果此时硬逼着他,肯定适得其反。我耐心地做她的工作:“王于,老师之所以选你当值勤手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在班级里纪律非常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二是你以前当过值勤手,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你当值勤手再合适不过了,怎么样,再考虑一下吧?”回答我的是一阵沉默。  相似文献   

15.
一天午睡时,我和往常一样,督促孩子们赶紧进寝室脱衣服休息。当来到琦琦床前时,我发现他比往日动作快,已经在脱衣服了,我就笑眯眯地边用手拍了拍他的小脸蛋边说:“琦琦今天真乖,好样的。”没等我说完,琦琦就口齿不清地说:“说我乖,还打我。”听到他的话,我心里很生气,就问他:“你说老师打你,那你脸上疼不疼?”他说:“有一点点疼。”我说:“那好,以后老师再也不碰你了。”说完,我气呼呼地离开了他的床边。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觉得自己很委屈。我平常喜欢亲亲、拍拍孩子的小脸蛋,逗着他们玩的举动,竟让一个孩子误以为不…  相似文献   

16.
记得刚见小伟(化名)时,我们初一已军训三四天了,小伟才插入我们班。当时记得他是由他叔叔和婶婶带他来报名的,我还问了一句:“你爸爸妈妈呢?”他说:“他们今天没时间,忙。”我当时也没多问。军训完,每天上课前,小伟都跑到办公室问:“老师,今天学什么?”“老师,星期天我预习了一下后面的课程,我觉得后面的课程不难”等等。每次我都和他边走边说地走向教室,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居中上游。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老爱欺负他。我私下问过学生,学生说:“谁越打他,他越对谁好。”还有这样的人,我实在想不通。还有初一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弄到了各种答案,但是他自己不抄答案(从平实的数学作业中可以看出)。有了答案,别人都静悄悄的,而他却到处宣传,并且只要有人问他要,他都给别人免费复印好送给别人,我当时很奇怪,这家伙到底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班上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叫王朋的小朋友拿了别人的铅笔,丢铅笔的小朋友急得团团转,而王朋就是不交出来。我知道后,就把王朋叫到面前,我既未对他大声训斥,也未强其交出来,而是耐心和蔼地问:“王朋,你拿了别人的铅笔,是吗?”他点点头,“铅笔是别人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多难过呀!”我用手抚摸着他的头,继续说:“你再想想,如果别人拿了你的东西,你心里会怎么想呢?难过不难过?”听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我错了,我把铅笔还给她,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这才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知错就改的小…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同学们正安静地做着作业,忽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赶忙走了过去,原来是班上的调皮鬼——赵文,他皱着眉头说:“老师我头有点痛。”想想平时活蹦乱跳的他,现在蔫头耷脑的样子,看来是真病了。我摸了摸他的手,不烫,我又用嘴唇试试他的额头,是有一点点热,我关切地问:“你能坚持吗。”他点点头。我抚摸着他的头说:“好吧,你在桌子上趴一会吧,如果真受不了,那就告诉老师,老师让爸爸妈妈来接你,好吗?”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者见一群孩子压弯树苗,便走近用手压弯一个孩子的腰。孩子大声叫喊“好疼!”孩子们问老者:“你为什么要压弯他的腰?他在喊疼呢!”老人说:“我压在你身上你就叫疼,树苗弟弟也一样啊!”孩子们都点点头,说:“那我们就不压了。”老爷爷接着说:“要是别人来压怎么办?”于是,他们在老爷爷的建议下,成了小树的护卫者。老者可谓棋高一着,他没有一句批评,也没有讲空洞的道理,但学生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说明,抽象的理念无法打动人心,空洞的说教显得枯燥无力,成功的德育离不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师,干杯     
集体饮水时,斌斌端着水杯走到我面前问:“老师,你怎么不喝水?”我指指放在架子上的杯子院:“一会儿再喝。”“能给我看看你的杯子吗?”我端给他。他又说:“能把你的水倒给我一点儿吗?”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们大人的水好喝。”马上,一些孩子围了过来开始议论:“对,我奶奶爷爷都喝茶水,特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