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其机制,对我国特定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并且介绍了其发育的种类和分布地区。为这些地区喀斯特地貌的旅游规划做好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7年,率先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三省一区首次进行新一轮高考,三省一区共有三套语文试卷,其中海南和宁夏合用同一套试卷。作为全国课改的先行者,三省一区的试题具有极大的样板性和导向性,它不仅会影响不断增多的课改区今后高考命题,即使对暂且还没有过渡到新课改的地区,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桂东教师的摇篮──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的桂东重镇八步,前身为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创建于1943年,后称梧州地区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梧...  相似文献   

4.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及其它地貌的确切分布面积 ;探讨分布特征 ;划分喀斯特地貌县与非喀斯特地貌县 ,并以湄潭和紫云二县为例 ,阐明喀斯特高原区和峡谷区两大地貌单元的基本特征与差异。  相似文献   

5.
鬼斧神工话岩溶──浅谈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成因张世辉大自然的神奇伟力,创造了地球表面无数的奇观异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堪称地表形态的一绝。它以其特有的奇峰异洞和鬼斧神工般的造化,为大千世界增添了多姿多彩的景色。石灰岩地区长期被水溶解、侵蚀而成的地形,统称...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游三省区在西部开发中处于顶托型过渡区域的地位。作为顶托型过渡区域的黄河中游三省区,在西部开发中履行着协调和通道两种职能,并且具有吸纳、传导、协调和发展四大经济运行机制。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即在本地区发展的同时,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建设问题关切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搞好信息化建设,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做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的信息化建设并加快其进程,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促进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才能推动区域社会稳定发展。本文从三省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探讨了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稳定的内层关系,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巴塘,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康巴地区的历史重镇、大香格里拉的明珠、中国的弦子之乡。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独具风韵的民间文艺、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康巴文化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的一块人间圣地。  相似文献   

9.
2007年,率先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三省一区首次进行新一轮高考,其中海南和宁夏合用同一份试卷(以下称全国课标卷)。作为全国课改的先行者。三省一区的试题具有极大的样板性和导向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发展西南三省区民俗旅游的若干思考黄远水民俗旅游是世界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民俗旅游,能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异国异地区的民族风情,满足求新、求异、求知、参与的心理,在赏心悦目的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并增长自己的见识。因此,民俗旅游现在正受到世界各...  相似文献   

11.
中南三省(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调查组根据国家教委职教司有关文件精神,我调查组自1995年5月24日-7月3日,先后对广东、湖北和广西三省(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组先后走访省、市...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源大省和经济发展重地。2005年,在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三省都较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中职招生任务.开创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2006年,三省均提出.要乘势而上.再进一步,确保中职扩招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中职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突出、经济落后,发展生态农业是该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和重要途径。但不同喀斯特地貌环境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同,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因地制宜。以位于喀斯特峰林盆地的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为示范研究区,利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决策各示范区农业优势产业,建立相应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最适宜喀斯特峰林盆地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优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明代云、贵、川交界处的乌蒙山区存在着大量的土司势力,这些土司分属于川、黔、滇三省,互相之间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为加强对土司势力的控制并保证内地前往云南道路的畅通,明廷沿着道路设置了大量的军政机构,方志兴修作为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内容,在这些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经过各种史料的对比,可以发现明代乌蒙山区的方志兴修的次数不多,且大都集中在明初。普安作为设流较早的地区修志频率较其他地区为高。乌蒙山区明代的修志情况是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对研究西南边疆纳入国家管理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作为西部大省(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农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广泛开展农牧区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研究》2008,(1):F0002
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是永州市示范性高级中学、永州市绿色学校、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双语实验项目学校。她所在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正南边陲、湘桂粤三省(区)结合部,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分布最集中、建县较早的瑶族自治县,有“神州瑶族”之称。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省一区的新课程高考在考查内容和方式上的确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主要集中在选考、探究能力和板块调整上。许多文章都发表看法,进行评论。对此可引用姜有荣老师的观点进行概括:一、选考试题打造公平;二、试卷结构板块飘移;三、探究能级闪亮登场。 本期仅就最为显眼的“探究能力”问题,选用北京王大绩老师和江苏姜有荣老师文中的有关部分整合为一文刊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西部地区 ,存在着三大生态问题 ,严重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 ,是造成贫困的根源之一。这就是西北的沙漠化、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在我国西南 ,有一大片碳酸盐类岩石 (例如石灰岩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区 ,面积分别为 13万 ,8.9万和 6 .1万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贵州省喀斯特地貌为载体,结合当今热点——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创设“喀斯特地貌一课游”研学旅行情境。运用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录制实景课堂,探析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其影响,通过模拟“天坑”形成实验,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地区.贺州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我们以贺州学院为例探讨研究多语多方言地区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语言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