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毛病:学生往往将作文抄上作文本后就万事大吉。教师批改后发给学生,可学生常常只看看分数,不看批改,或者看而不思,思而不明,一次作文训练就这样草草收场。这影响了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每次作文训练,我尝试要求学生作后———小组批改———誊正———老师批改———学生再改的训练程序进行训练。现谈谈小组批改的体会。小组批改的好处是:1人们常常看自己的文章发现不了毛病,而读别人的文章能指出许多…  相似文献   

2.
我以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不在于教师批改水平如何的高超,而在于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多读、多写、多改中提高。下面单就如何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修改训练谈点具体做法。 首先,教师浏览一遍学生的作文,不做批改,只是了解一般情况,为指导学生的批改做准备。然后把作文本发给学生互改。在学生改之前,必须让他们明确每次修改的重点。修改重点可依据分科教材《作文》中的“修改训练”内容而定。例如,《作文·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作文批改方法,教师负担重,学生收效少。为了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局面,把教师从作文堆中解放出来,使作文批改真能使学生有所得,我们对作文批改方法进行了改进。目前经常采用的批改方法是集体批改学生的典型文。集体批改典型文,具体说,就是学生作文交上来后,由任课教师快速浏览,根据年级训练重点和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一、两篇,刻印出来,提前发给学生。批改方法,大致采用三种。一种是以教师分析讲评为主,教师示范性地逐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学生练得少、写作时无从下手,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微写作的教学方式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特别有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学生写作计划,将限时写作和不限时写作相结合,学生自己批改、交换批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微写作既能降低写作难度,又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质与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成了主体,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学生则对满纸红从心生厌倦到漠视,事倍功半,不利于加强作文训练。《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和交流栏目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作文不改,缺点难予纠正;不改,水平怎能提高。如何改,叶圣陶同志主张:“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遵照叶老的主张,我们在作文批改中作了一些改革,由教师的批改变为训练学生自批自改。  相似文献   

7.
面对小学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低效及学生不重视教师批改的作文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作文进行对话式批改,激起写作兴趣;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批改要求实效,评语多样化并以鼓励性为主;要下功夫进行多元化的批改方式训练,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但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往往存在一些缺陷,或者太简,或者太繁。批改太简,好像“蜻蜓点水”,对学生作文批改不多,最后只有笼统的几句批语,如“句子通顺,中心明确,注意错别字”之类,有的甚至写个“阅”字了事;批改太繁,则是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圈圈点点,划满道道杠杠,而改的越细,学生看起来就越费劲,有的干脆不看。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可见,一篇成功的文章是离不开修改的。但平时学生往往文章一写完就交给老师,认为万事大吉了,评改是老师的任务。而教师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学生则对教师的辛勤劳动无动于衷,有的只看一眼等级便了事:有的看一下评语,根本不顾及文中教师批改的情况;有的看都懒得看。这样的批改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不少教师对批改作文颇为烦恼。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结果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辛辛苦苦、费尽脑  相似文献   

11.
郭娅梅 《教书育人》2012,(26):62-63
书面表达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手段之一。但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仍未得到教师及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有:第一,批改时间长。第二,学生错误多。第三,答案不唯一。同一个意思,可能有多种表达方式,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批改时,需每一篇每一句都认真阅读才能发现学生在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批改速度也就比较慢了。教  相似文献   

12.
王传慨 《海外英语》2023,(9):100-102
Grammarly作为一款在线写作自动评改系统,弥补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批改反馈不及时、不清晰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动机,降低教师批改负担,从而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指导。但是Grammarly与其他自动评改系统一样,也存在只关注学生文章中语言表层问题(如语法等问题),缺乏对学生文章内容、逻辑和结构上的反馈。此外,部分学生在使用中反映Grammarly存在“全英文界面导致学生使用困难“”评分不具有参考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当今新课改似乎特别重视如何上好课,而有些忽视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也很少利用作文批改这个机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认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作文批改费时少而效果佳呢?  相似文献   

14.
陈英 《文教资料》2010,(5):85-8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的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作文批改方法绝不是传统的教师的全批全改.而应该是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而且可以把教师从沉重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方式。写作能力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但是,写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教师对学生有写作训练,也往往流于形式。由于班级容量大,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批改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一项最主要的基本训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批改作文,是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具体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应努力提高作文的批改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批改作文要讲求实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并逐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实际教学中,教师批改作文往往耗费了大量心血,但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重视发挥学生在批改作文中的主动作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当今新课改似乎特别重视如何上好课,而有些忽视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也很少利用作文批改这个机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认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作文批改费时少而效果佳呢?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批改的主角是教师,学生只是配角,而主配角之间往往不相配合。对于教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写出来的评语,他们常常是无动于衷,即使是认真的学生能仔细阅读教师的点评,但对于自己作文中存在真正的病因,大多是一知半解,这样的作文批改效果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9.
王立梅 《考试周刊》2013,(84):54-54
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够明显.通常学生只知道哪些是优秀作文.哪些是不合格作文,而优秀作文好在哪,不合格作文差在什么地方,怎样修改,还是不太清楚。若能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技巧,就可以改变目前在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少、慢、差、费等现象。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是语文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二是语文教师平时对作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的力度不够,不彻底;三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与作文批改方面带有随意性,特别是作文批改,  相似文献   

20.
房海真 《山东教育》2005,(31):35-35
互改 1、明确批改标准 “文从字顺、内容具体”是对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但不同的文章又有不同的要求。在习作之前.教师已指导学生明确了习作要求.那么在学生的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要先浏览一遍.弄清习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再结合习作要求制订出具体的批改标准;然后在批改课上.教师逐条解释。这样.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们批改的目标明确了.批改时也就容易把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