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铝基复合材料烧结试验所用试样的制备方法采用常用的粉末冶金法,它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预处理,配料,混料,冷压成形,制样等。但每一个工序都与传统的粉末冶金法有所不同,具有其独特性。原位观察法进行烧结试验也为课题组独创。这些研究为铝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CeO2/Zn复合粉末,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了纳米CeO2/Zn复合材料块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复合粉末、块体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研究比较了不同纳米CeO2含量的锌复合材料的耐蚀性和硬度,找出了耐蚀性和硬度最好时CeO2的最佳含量范围。结果表明,纳米CeO2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蚀性、硬度和金属结构的致密均匀性。并于纳米CeO2含量在1%时显示了最佳的耐蚀性、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对Al-Mg和Al-Cu等二元合金系进行了原位烧结观察。从颗粒曲率半径、升温方式、加热方式等方面研究了几种烧结工艺对烧结过程的影响。这些研究对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改进烧结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速钢仍然是最重要的刀具材料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和介绍粉末冶金高速钢及涂层高速钢两种新型高速钢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YT14硬质合金。研究了不同的球磨时间对YT14硬质合金粉体粒度、烧结体密度、抗弯强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从24h延长至120h,合金粉体的粒度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势态,合金烧结体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势态,合金烧结体的密度几乎保持不变;当球磨时间取72h时,YT14硬质合金获得了最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速钢是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的刀具材料之一。文章综述了我国钨钼钒的资源优势以及各类高速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低合金高速钢、高性能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石墨含量增加,铁基粉末冶金含油减磨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化趋势是密度增加,含油率下降,布氏硬度增加,而压溃强度减小。研究结果表明,石墨含量为1.5wt%和2.0wt%时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造基础》是电大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将传统的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三门课程融为一体,以产品的成型方法为主干,系统地介绍了机械产品从选材到成品的传统制造过程所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中不乏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介绍,如数控机床、柔性加工、零件表面覆层处理、粉末冶金、磁性材料、钢结硬质合金等。由于出版时间的局限,这些新技术仅限于90年代之前。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作为  相似文献   

9.
对2款外部尺寸相同、内部毛细芯结构不同的均热板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1)内部具有烧结铜粉柱体的均热板热性能更加优良,这是由于烧结铜粉柱体缩短了工质的回流通路与时间;2)数值分析对均热板结构优化与热性能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钛酸镁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酸镁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是一种高性能微波介质陶瓷;本文章阐述了掺杂对钛酸镁微波介质陶瓷烧结和介电性能相关方面影响的进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实际生产的需求来看,寻找能同时满足改善该类陶瓷介电性能和降低该类陶瓷的烧结温度两个条件的添加剂,仍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管道内粉体的气力输运广泛存在于化工、食品加工、电力、冶金和医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粉体颗粒的速度、体积分数和粒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在线测量, 可实现过程优化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本文从声散射理论模型出发,数值模拟并拟合出超声衰减系数和声速随粉体体积分数的变化关系.设计中心频率为30 kHz的一体式超声波探针,在杭州某水泥厂输运管道进行管内不同深度测点水泥生料粉体浓度的在线测量,分别以衰减和声速方法获得管内粉体沿径向的体积分数分布.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钢铁厂三烧车间220m2带式烧结机生产情况,分析了烧结矿原料及设备对烧结矿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了更合理的工艺参数。试验中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混匀料水分、生石灰和燃料配比、高碱度烧结、控制FeO量等方案进行工艺优化。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新工艺方案后,烧结矿质量、产量均有所提升,高炉冶炼铁水达到增产降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新型的送粉喷嘴结构,适用于宽带激光熔覆和增材制造。该结构使用多通道出口有效降低粉末流在扫描方向的发散角,通过添加内部整流圆柱调整粉末流在垂直扫描方向上的浓度分布。采用离散相模型,研究该喷嘴结构输出的粉末流场。优化分流圆柱的尺寸,使该送粉喷嘴能够输出浓度分布均匀的宽带粉末流,并沉积出厚度均匀的宽带涂层。  相似文献   

14.
于2001至2002年在重庆市7个采样点采集了TSP,并收集了7类尘污染源的TSP样品。对受体和源样品进行无机元素、有机碳、元素碳及水溶性离子分析,得到受体和源成分谱,用CMB模型解析了重庆市大气TSP来源。结果发现:各源类对TSP贡献率为扬尘30%、建筑尘25%、煤烟尘18%、机动车尘10%、钢铁尘8%、其他9%。与1992年解析结果比较发现:从1992年到2002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TSP来源发生了转变,从煤烟尘和钢铁尘为主的污染逐渐变成以建筑尘、扬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尘混合型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汽轮发电机组突然性振动的处理是目前发电厂常见的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现参阅相关文献谈谈振动的现象和特征、确定标准和原因分析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相似文献   

17.
实验结果表明,BSTO/MgO铁电陶瓷在1450℃时烧结性能最好.在1450℃,随着保温时间(1~7h)的增加,BSTO晶粒和样品的调谐性都逐渐增大,介电损耗也随之增加,保温3h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