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把中国当作它的重点侵略目标,本世纪30年代日本不断发动扩大的侵华战争,其最终目的是掠夺中国经济,以解决日本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匮乏的资源和狭窄的国内市场问题,本文就日本在中国沦陷区通过控制金融来从事经济掠夺作一简述。一、抢占银行、银号,攫取中国现金日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将南京政府所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及其金融机构占为己有,也强占民间私人银行、银号、钱庄当铺等,直接掠夺黄金白银等现金。“9·18”事变后,东北其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千万元亦…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东北铁路运输业的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帝国主义为把中国东北变成它屐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近军事基础,1905年日俄战争后,就开始对东北经济实行统制政策和殖民掠夺,铁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进行现代化战争运输,调动军队和日本掠夺中国物资补充国需的生命线。因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铁路运输业的掠夺最早,统制最严,受益也最大。  相似文献   

3.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了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并在此后迅速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的操纵下,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府。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其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基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经济和资源实行了严厉的统制和疯狂的掠夺。统制掠夺的重点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基础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严厉统制下,东北经济迅速殖民地化,东北人民的生活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并拥有占居民80%的农业人口,是举世闻名的谷仓之一。但在伪满统治的14年中,农业停滞不前,大量物产被日本掠夺。粮食是日本在东北掠夺的重点,这也是日本在东北侵略的重要原因。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使东北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5.
清中后期,为了调控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通过银钱比价稳定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官银号.各省官银号因滥发纸币、管理混乱等痼疾,对当时的金融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中央政府要求各省对官银号进行整顿和改制,而地方当局也希望官银号改制银行后能发挥更重要的金融作用.改制过程中,各省官银号虽尝试向现代银行的转变,但官股仍占重要比例,商股从无到有,却无法起到更大作用,甚至被迫退出.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企图将各省银行改为中央银行分行,进行垂直管理,各省不甘财权旁落,拒绝中央要求,双方为此进行了多番博弈.官银号因改制不彻底,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但是,官银号向银行的过渡,却是走向现代金融机构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
赵朗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20-12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仅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而且很快启动了《对满移民的全面方针和移民计划案》。通过武装移民、掠夺移民用地等手段,向中国东北移民2000余户。日本向东北实施移民的行动,暴露了日本企图完全占有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东北,把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殖民地.如何“开发”东北以达到其在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的目的,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后面临的重大问题.由日本关东军拟定的经济侵略计划,决定在东北地区建立特殊公司制度,即通过与日本扶植的伪满傀儡政权合办企业,在东北设立一系烈的特殊会社(特殊公司),作为日本“开发”东北,在东北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和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机关.这些特殊会社的建立与发展情况怎样?有何特点?在伪满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 2 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 4 0年 ,约移民 32万。为了给移民提供所谓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土地掠夺 ,多数移民成为食利地主。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险恶目的是改变中国东北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 ,最终使中国东北日本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原名大清银行,清季民初一直作为国家银行.民国初年,北洋政府以中国银行为中央银行,欲推行领券制,借此统一币制、增加税收.此举严重影响了奉系军阀的财政收入与扩军备战,遂强制剥夺了中行在东三省的发行业务并转至奉系控制下的东三省官银号手中,从而使中行沦为奉系势力下的一般银行,失去了推行领券制的条件.而以东三省官银号为代表的地方金融机构重新获得发行权后,实际成为东北地区的中央银行,为配合奉系军阀的战争,大发奉票,进而导致了东北经济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军事侵略而搞的“华北开发株式会社”,是日寇在华北从事经济侵略活动的大本营。它组建了庞大的掠夺网掠夺中国的丰富资源以弥补其本国原料的不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成立及其情况自“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侵略一步步加深。1907年日本成立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作为掠夺中国东北及整个大陆资源的最高机构。1927年《田中奏折》暴露了  相似文献   

11.
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取得旅大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经营权之后,就以旅大地区为基地,借南满铁路及附属地向东北广大腹地延伸,逐步扩大对我国东北的政治渗透、经济掠夺和教育侵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了整个东北,在进行政治、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同时,更加明目张胆和更加全面彻底地进行教育文化侵略。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推行殖民教育的本质,总结历史教训,有助于  相似文献   

12.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除对东北进行政治压迫、经济统制和资源搜刮以外,还对税收进行了大肆掠夺。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掠夺东北人民的财富,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伪满赋税最大特征是具有浓厚的殖民性质。回顾和总结伪满时期赋税,警醒后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时期,在大连地区掠夺耕地,设置农业试验场,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推行殖民农业政策,围绕日本帝国主义战争需要来发展大连农业。其经营大连农业的实质是:发展为手段,掠夺是目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在我国东北进行殖民掠夺而建立的日本官办企业,但同时它又代表日本政府掌管着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大权."满铁"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历史是帝国主义侵华史的一个部分.另外,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满铁"的若干特点也正是日本资本帝国主义若干历史特点的反映.一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取了中东铁路南端支线.为了利用这一铁路进行殖民掠夺,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以经管南满铁路成了当时日本统治阶级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日本将我沦陷区分块进行经济统治,掠夺我国资源.因其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致使出现不同的经济体系,即东北为日元经济圈的附庸.华北及华中为东北的附庸.其主要原因是战争影响、投资能力受限、主导经济政策的不同.比较分析可知:日本掠夺我国财产的险恶用心,是要把我国的东北作为日台朝日元经济圈的附庸,而把华北、华中作为东北的附庸.  相似文献   

16.
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殖民统治。东北的钢铁工业被日方资本垄断,煤、铁、钢材等资源遭到日本殖民者的疯狂掠夺。这一历史特殊时期,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东北钢铁工业所呈现出的“辉煌”“繁盛”都是一种假象,其本质特征是东北工业资源的耗竭及钢铁工业的衰败。  相似文献   

17.
日本殖民者占领大连后,满铁充当了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的急先锋。满铁出于掠夺中国资源、倾销商品和获取暴利的目的和需要,在大连实施扩建港口和开放的自由港制度,两项措施同步进行,使大连城市发展迅速。大连港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中国遭受奴役、屈辱和被掠夺的过程。大连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和特殊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满铁抚顺煤矿也开始了它的扩张活动。通过对周边土地的扩张,以及采用收买、租矿等形式掠夺其他煤矿,使得抚顺煤矿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配合日伪对东北的统治,日本帝国主义于1935年3月在东北地区成立了大陆科学院。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大陆科学院的支持,加快对东北资源的开发和掠夺,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和军事工业相关的重工业,目的是要使东北成为其经济附庸,成为其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军事工业基地.为达此目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给东北乃至全国经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