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贾永在《记者的发现与联想》一文说,他一直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这段话作为自己新闻思维与采访实践的座右铭“。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毕昕玥、宋歆报道:从广西边防采写《追踪一首战地诗》,到天安门广场实录《世纪大阅兵》,新华社军事记者贾永多次获得全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作品透出的时代责任感、新闻敏感和大气、丰厚、灵动,引起了一些专家和校友的浓厚兴趣。去年12月22日,贾永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贾永现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他曾采写了李国安、柏耀平、李向群、许志功、范匡夫等18个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组织并参与采写了新华社纪念长征6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解放军进驻香港等10余项重大战役性报道。1998年…  相似文献   

3.
赵苏 《军事记者》2001,(10):16-18
阎吾小传:阎吾,山东荣成人。1922年生。“七·七”事变后,15岁时即参加中共荣成县委领导的“河山话剧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秋,他在战斗中负伤后到山东纵队宣传部任干事。1946年开始军事记者生涯,先后在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分社、海防前线分社、解放军总分社当记者,曾任新华社军事编辑组组长、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等职。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面世。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十大名记者》一书。(…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王文杰,1949年10月生,河北省元氏县人,大专学历,现任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党组书记、高级记者,山西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1968年参加工作,当教员。1970年至1978年在解放军高炮部队,先后任报道员、报道组长、新闻干事。1978年12月正式调入新华社河北分社,先后任记者、工业组组长,并兼任石家庄记者站站长。1992年12月任新华社河北分社副社长、党组成员。1996年2月至1998年5月任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党  相似文献   

5.
南长森  刘洪超 《今传媒》2005,(12X):52-52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贾永在《记者的发现与联想》一文说,他一直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这段话作为自己新闻思维与采访实践的座右铭。“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段话不仅用在新闻报道深入实际做采访、透过现象抓本质上极是,而且用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实习也应奉为圭臬。今年暑期我们带领部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更加验证这段话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6.
邵云环同志遇难后,她的同事、新华社高级记者张铁刚(左)临危受命,经过半天准备,即前往南斯拉夫增援前方报道小组。新华社副社长高秋福(右)等为他壮行。孙文华 摄  相似文献   

7.
刘人杰     
刘人杰,1936年4月生,山西平定县人。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政协山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4年起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今已四十二个春秋。先后在三个分社工作过,其中:1964年以前在上海分社任记者;1964年至1983年在山西分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组长、分社领导组成员;1983年被任命为青海分社副社长,1985年任代社长、党组书记,主持分社工作,为时三年多;1988年调回山西分社,后任副社长、党组成员,直至今年年初退休。  相似文献   

8.
南振中,男,河南省灵宝市人,1942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64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工作,历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副社长、社长,新华社副总编辑、总编辑,1993年4月起担任新华社党组副书记、副...  相似文献   

9.
从一位年轻的边防战士、一位军校毕业学员到新华社高级记者、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贾永以富有个性的新闻实践和新闻作品,成为新时期“新生代”军事记者的代表。2002年12月22日,应他的母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之邀,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大、南京师大、苏州大学等高校和军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汇聚南京参加“贾永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这是该院军事新闻学系第一次为毕业学员举办个人作品研讨。  相似文献   

10.
<正> 新年伊始,新华网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推出《新华社记者专栏》。这一专栏将展示新华社70多年历程中享有盛誉的名人名作,以及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作。1月2日首批推出三位老记的专栏,包括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原副社长冯健和著名记者李峰,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据称,记者专栏以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的记者和更多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10,(6):40-40
李新彦(1945年5月—),高级编辑。1964年至1969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70年8月至1974年8月辽宁本溪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宣传干事。1974年8月至1993年1月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主任记者、副社长。1993年1月至1994年11月新  相似文献   

12.
传媒流名     
任贤良,汉族,1957年2月生,河北平山人,1983年7月入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采编部副主任,新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党组成员,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3.
李远  景岩 《军事记者》2014,(8):18-19
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主办的“从历史到现实:战地记者与战斗精神”研讨会近日成功举行。原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刘铁生、人民前线报社原社长刘东耕、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高级记者冀惠彦3位经历过不同战争洗礼的战地记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们结合自身的战场经历和感悟,对战地记者战斗精神的培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位记者朋友曾向我表示:做记者,就要立志写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新闻作品。怎样才能写出“带响”的报道呢?笔者就此专门求教于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同志。冯健在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写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1966年前,他同穆青、周原同志采写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90年,他们再访兰考,写下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80年代初,他同曾建徽同志采写的“中南海纪事”系列报道——《中南海的春天》等,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他担任《瞭望》周刊社顾问等职,并受聘为中国新闻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著名新闻工作者,书法家,新华社高级编辑暨高级记者,原《新华社每日电讯》总编辑,记者观察杂志社特邀编委会主任姬乃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13日13时35分在北大医院不幸去世.享年71岁。  相似文献   

16.
<正>【前面的话】关文,高级编辑,《现代快报》社总编辑。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2004年获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7月分配到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任机要秘书。1992年10月参加《现代经济报》社筹备工作,历任记者、责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副社长兼副总编等职。1999年10月,《现代经济报》更名为《现代快报》,关文任总编辑至今;2004年12月起,兼任《上海证券报》社社长。关文获全国2005年度十大创新传媒人物奖。  相似文献   

17.
1995年5月4日,新华社团委与《中国记者》联合举办了“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两代记者座谈会”。三十年前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冯健、周原(穆青同志因出差在外,未出席会议,后来我们作了补充采访),与参加采写《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新华社青年记者何平、朱幼棣、陈雁,齐聚一堂,回顾各自的采写经历,总结、概括了这两个光辉典型的共同的时代特征,新华社副社长、总编辑南振中也特地赶来和大家一起畅谈在学习先进人物的过程中报道先进人物、并在报道中继续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编辑部于1992年4月26日邀请来京参加半月谈通联站站长会议的同志们座谈。新华社副社长、本刊编委会主任委员郭超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对《半月谈》通讯员几年来给予《中国记者》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中国记者》要进一步发扬全党办报、全党办刊的光荣传统,依靠全国新闻界和各地宣传、邮电部门的同志共同把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19.
怀着求知的欲望,我拜访了原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请他谈谈有关采写现场短新闻的问题,他欣然应诺。有了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抢”到现场的历史镜头  相似文献   

20.
新华通讯社灿若群星的记者队伍中,原解放军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肩负少将军衔的高级记者刘回年格外引人注目。1963年7月,刘回年刚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被组织上看中,分配进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经总政治部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起担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奉命率中央记者组赴沪工作;1977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代理社长兼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