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然而什么才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本色?又如何让语文课堂能够"简单、扎实、有效"?并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去"伪"存"真",让教育教学回归"真"课堂?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从教学形式、教学情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语言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对初中生的阅读要求,语文课前预习和课堂结合的阅读方法对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接读法"有效的将两者充分结合,促进语文阅读高效有趣展开。  相似文献   

3.
从简洁、抽象的数学语言中辨别、选择、整理和组合有效信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理解是关键,但理解的基础又是"读"。可见,阅读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通过理解"读"、质疑"读"、比较"读"、拓展"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读、读得懂、主动读。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三二六"教学模式,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6.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进行阅读自学。通过预习时的自读自悟,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学习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升,达到"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预习是我们中高年级每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先开放课堂,才能使学生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初步建构起教师主导下,学生"自读课文、自提问题、自主探究、自由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将该模式在各个环节的运用简述如下: 一、自读感悟 1.课前自读 课前自读即预读、预习.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超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在预习中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为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而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文中,李仁甫教授认为:"‘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深度学习,而有了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生成’就有了基本前提。"由此可见,学生课前深度的预习是学生有效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称之为是主体参与有效的预习呢?笔者以苏教版高一语文《祝福》为例谈谈文学类文本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可以激活课堂,解决学生"沉默"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慧"提问,引导孩子"慧"学习,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慧"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与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决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学习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古语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不仅可以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惑和问题,从而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数学学习需要预习;也有人说:数学学习不需要预习.多次验证性实验表明,这两种数学预习观对数学教学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初步的理论求证与验证性实验表明:数学学习需要预习,但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地提前学习新知识,而是预习教师在教学分析基础上设计的"先行组织者",它对数学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誉 《教育文汇》2014,(17):34-35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且“读”且“悟”且徐行,一字一句总关情。精心设计巧练习,念好读、悟、习“三字经”。  相似文献   

13.
于春华 《辅导员》2011,(6):72-73
语文课堂教学时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要想使这生命得以延续,加强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时效性的有效图途径。而如何通过切实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时效性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以读激趣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读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忙着记的语文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这才是语文新课标的真正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六一预习法"是指预习课文时可以从六个维度展开:概括一个故事情节、解读一个重点句子、赏析一个关键词语、分析一个人物形象、思考一个主题思想、归纳一个类型作品。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反馈重新调整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情,从而实现"以学定教",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A2):49-50
语文教学在教育制度不断演化的现今一直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也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没有将"知识"与"情感"进行统合,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偏向机械化。而新课改的出现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改进要求,从小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出发,追求课堂的"温度",在人情味与人性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探索,以此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生易于接受,凸显出语文学科的多样价值。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良好学习状态的培养来让小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学习体验,从而面对语文学习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在教学策略的应用下去提高语文课堂的"温度",使课堂更具人文情怀与表现张力。  相似文献   

17.
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笔者从语文教学、教研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角度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四抓"为基础,达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学习障碍 一是抓课前预习.根据学生实际安排预习,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预习要求学生每篇课文读三至五遍,能正确阅读,拼认生字、词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了解预习清况,指导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生思维的发展往往从问题开始。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问题设计不仅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还需要充满语文的"味道"。具体来说,问题设计需要指向文本言语品析,需要有效引导学生质疑,需要围绕文本教学主线来展开。  相似文献   

19.
“读思达”既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又是学生学习的手段。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过多地运用了教学辅助性活动,导致学生被动地建构语文知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在“读思达”视域下,教师应充分认识“读思达”教学法的基本内涵,了解“读思达”对语文教学精准减负的作用,明确教学目标和定位,改变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语文教学中阅读、思考和表达的流程,实现语文教学的精准减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郑亚群 《四川教育》2007,(10):34-34
目前,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感悟和理解为重点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活动要把握好三"动",即"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才能提高活动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