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乡会组织大量涌现。徽宁旅沪同乡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徽宁旅沪同乡会建立的初衷是为旅沪同乡提供服务。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它不仅仅为在沪同乡服务,也对徽州地域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旅沪宁波同乡会是旅沪宁波人在上海的重要组织,它积极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创办了大量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和贷学金,创办报纸和发行刊物,兴建公共文化设施,重视社会教育。其因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成效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对上海宁波邦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安徽人,没有在省内任过职,但热心桑梓教育,对安徽教育事业影响很大。这里略举数事:一、平民教育一九二三年八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陶先生被推为安徽董事之一。会后亲赴南京,推动旅宁同乡会“决定把南京歙县试馆每月收入拨作提倡歙县平民教育之用,又去上海约集旅沪同乡会商榷平民教育进行方法”。“公决赠送旅沪不识字同乡平民千字课本,使一年内无人不识字,并划一部分收入为推广徽宁两属平民教育之用”。“现在从县而府而省,均已稍有头绪,以后可以为全国效力了”。  相似文献   

4.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州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同乡团体之一.通过考察湖社与政府、民众的互动,可以看出近代的新式同乡团体对社会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作为中间组织的同乡团体,湖社渐渐地成为了地方政府与民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湖社在民众与政府间发挥着一定的调节、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中国人民曾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日本大力帮助,但在军国主义煽动下的日本暴徒趁震灾大肆残杀旅日华工,被惨杀者大部分为浙江温州、处州的侨民。温州旅沪同乡会对归国侨民进行救济,同时与北洋政府交涉,对日抗议。虽然最终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弱小,此案不了了之,但温州旅沪同乡会的作为体现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的增强,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性和北洋政府的无能。  相似文献   

6.
湖社浅探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籍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具影响的同乡组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湖社研究至今少有人问津.因此,回溯湖社的创建过程,概括湖社的特点,探讨期社在自身组织建设、文化教育与公益福利事业、参与家乡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湖社作出总体评价,这对湖社及其它中国同乡组织变迁研究,尤其是对湖州商帮兴衰及近代湖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残疾人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身体障碍而处于弱势地位,对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是当代世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公平、正义、共享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尤其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作者认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特别需要牢固确立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走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政府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生活保障与其他保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作者强调,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大财政性投入、夯实生活保障、发展其他保障、促进残疾人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淞沪会战爆发后,无数上海人民无家可归沦为难民,同时大量难民也从各地涌入上海。上海各慈善团体、各旅沪同乡会及其它社会组织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并设立机构暂时收容难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难民救济与遣送工作,在淞沪地区的难民救助方面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同时也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存抗战力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郴州弱势群体可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自然性弱势群体三部分,属于社会脆弱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下,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扶持事业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社是1924年6月1日由湖属六邑的旅沪商人成立的湖州同乡团体,其创建原因主要包括近代社会中的观念层面,即经济排外主义、同乡观念和民主共和思想,政治层面的领导权缺失和权力分割,社会层面的秩序失范和社会力量兴起。为此成立的湖社有其自身特点和时代烙印,主要表现为社员职业的多元化、年龄的年轻化、社员政治精英化,全国性的同乡网络和社员地区分布不平衡和社务的公开化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同乡组织是近代上海的重要社会中间组织。在政府缺位和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同乡组织在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控制、冲突协调、利益维护作用。它们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外来人口的正常流入和退出,而且也有助于外来人口的融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良性运行。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中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仍是今天上海外来人口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上海、首尔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影视文化、流行文化、都市空间、上海文化、文学中的上海与首尔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梳理上海与首尔文化交流的历史,关注两个都市文化交往的现实,总结都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与汲取优秀文化传统与经验,发展中韩两国、上海与首尔学者之间的友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传统军事安全因素对国际社会秩序的威胁程度大大降低,而由非传统安全威胁引发地区性骚乱和冲突的危险性明显上升。在从“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进程中,各相关国家在成功解决共同面临的军事安全问题后,即转入到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恶势力的打击,并推动相互间的合作向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更广泛的领域中扩展。非传统安全的特征,要求“上海合作组织”树立综合安全观,发展以互利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国家关系,逐渐成为一个更具开放性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润以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参与慈善活动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中国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慈善事业的发展起步也较晚,所以必须不断地从慈善制度、慈善文化和慈善组织的角度促进企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检视,1950年代的上海研究必须克服"碎片化"的倾向,并防止跌入"集权主义论"的误区,在知识与方法的转换上有所作为。在"何谓近世中国新上海"的命题下,催生了一系列关于1950年代上海的新问题。对潜藏于社会基层的大量灰色记忆材料的发掘和重读,或许是探寻1950年代上海社会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及其人口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都市圈是现代城市发展空间组织的一种基本模式。在中国,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将强有力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区域整合。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大都市圈人口的现状特征是:人口规模偏小;已基本进入零增长和负增长阶段;性别比下降,老龄化加速;人口化素质全面提高;外来迁移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市化显加快等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要在家庭、学校、其它社会群体组织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家庭、学校、单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监管依托模式中的单位已被分化,新的家庭、学校、社会群体组织监管依托模式正在重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可供社会思考和选择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会监管依托模式有:家庭+学校+青少年事务综合俱乐部模式、家庭+学校+社区组织模式、家庭+学校+现实社会各种群体组织的松散型模式。选择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社会监管依托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考量。  相似文献   

18.
鲁迅对上海文化的建构主要以批判性、否定性姿态作出。对道德感情的偏执和对崇高话语的坚持,造成了鲁迅的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角度之“狭”,而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洞悉又导致其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程度之“深”。鲁迅的上海文化观为后人审视上海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歙县旅沪同乡会组织来看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歙县旅沪同乡会的考察,来揭示传统社会组织在近代发生种种变迁的态势.并进一步分析“变”的背后仍有很多“不变”的东西。由小见大,其实传统社会在向近代转型的进程中,“变”与“不变”也是并行而共存的。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与上海有着密切联系.他对上海社会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和十分复杂的感情,总体上说,对上海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近代上海造就了陈独秀的巨大声名,陈独秀也给上海留下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今天的上海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发达的全国核心城市,而且成为全国陈独秀研究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