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刍议中学生物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兴趣的启蒙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中学生物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衡量中学生物教师的整体素质的诸多要素中,科学素养成为基石与核心。中学生物教师应该具有一定水平和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才能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赋予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而,它是学生在科学知能、科学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科学行为与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科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素养教育的素材,《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宋静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5):4-5,18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与科学素养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保证。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HPS教育、STS教育和探究教学来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结构要素及其具体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民科学素养的高低,是制约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对科学素养基本要素的共识、科学素养概念的弹性以及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特殊要求,提出“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结构要素”这一概念,并对结构要素进行界定,对各要素的品质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1引言 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目标纳人理科各科的课程标准中。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可是,该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不够全面。国外对科学素养的研究都一致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欧美多个国家的课程文件中,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新的教学理念,对开放的科学教育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中,力图通过对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使科学课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永恒目标。正确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早在1907年,美国科学和数学教师联合会(Centr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就倡导形成科学本质观(NOS)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目标(importantgoal)。[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多层面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程度上看有词语性科学素养、功用性科学素养、程序性科学素养和多维科学素养这4个层面。坚持发展的科学素养观,有利于加深对科学素养目的的认识,以及真实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儿童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承担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重任的科学教师,自身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是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曾对一个地区的61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进行过问卷调查,科学素养是其中内容之一,结果显示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存在一定的缺失和差异性,科学素养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中的科学课程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包括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得,还应包括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的熟悉,更不可缺少学生对于科学探索过程的体验和对科学事业、科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公民科学素养和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对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师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素养之间存在着中度正相关,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也是一般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经历了从重科学知识到重科学方法再到现在重科学素养的历程,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科学素养包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但内涵更丰富,它还包括了和科学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要素。  相似文献   

14.
吴家萍 《科学教育》2007,13(2):56-58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利用研究型课程学习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科学素养培养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曹海娟 《科学教育》2005,11(5):49-50
我国的《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把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学生的科学素质如何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科学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法是科学教学重要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改变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观念,实现从科学知识迈向科学素养(尤其是提高科学素养)的转变,既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把常识课改成了科学课。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经历科学发现。由于这一课程特性,学生的操作活动产生了质的转变。但细心观察我们的课堂教学,许多老师是在走以前常识课的那一套,表面上学生整堂课都在动手操作,但实际上这种操作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真正地体验、经历科学发现,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认识探究、体验探究、学会探究,最终达到以科学探究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的。科学探究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最基本的但又是终生起作用的科学素质和心理品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强烈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二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三是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科学课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科学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借鉴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过程中逐步领悟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