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充实课题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分析一下课题。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分析课题,也就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刷子李》;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打电话》;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半截蜡烛》。不管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再稍加充实,便可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充实课题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分析一下课题。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分析课题,也就理解了课题所概括的内容。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刷子李》;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打电话》;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半截蜡烛》。不管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再稍加充实,便可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分析与建议第一组·张云霞·本组包括四篇课文。《小足球赛》、《趵突泉》是看图学文,《中国石》是讲读课文,《旅行家树》是阅读课文,另外还有一个基础训练。课文有的描写祖国的优美景物,有的描写儿童的课余生活,通过这些描写表...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作文“走题”不是个别现象,之所以“走题”是他们对题目要求缺乏理解,因此,必须加强审题训练。下面试举几种审题训练方法。 一、对所学过的课文标题进行分析比较。课文题目有的表明了记叙或说明的对象、范围,如《藤野先生》《济南的冬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的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或提出论点,如《鞠躬尽瘁》《人民的勤务员》《反对自由主义》;有的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如《七根火柴》《背影》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课文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标题与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从而提高对作文命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语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多是美的结晶,虽然体裁不同,但都以生动的语言艺术来表达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如果我们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激发他们高尚的情感,就可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以美悦目。小语课文中有不少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如《海底世界》、《瑞雪》、《荷花》、《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这些课文,有的描绘了大自然风光的绮丽,有的描写了祖国山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侧重于写人的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十分清晰、鲜明,如《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之类的课文,学生读后,在心中就自然树立了高大的英雄形象。而有的却较模糊,如《在炮兵阵地上》、《我的心事》之类的课文,学生读后,往往容易曲解。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此类课文的人物形象呢?下面,我以《在炮兵阵地上》(五年制第七册)为例,谈点体会。一、由果求因,追问原委教学此文,我曾让学生速读课文后,再说说:课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板书设计,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有的可使讲授课文的特色鲜明;有的可使讲授的重点突出;有的可以产生直观醒目的良好功效;有的则显示出示范作用。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均展示出板书设计的创造性。   板书有的多用提纲式,有的善于变换,诸如表格式、连环式、辐射式、连线式等等,试图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各领风骚。   一、讲究板书形式,使课文的特色鲜明。   如《药》和《项链》两篇课文 (高中第二册第二单元第 5和第 6课 ),都属小说文体,《药》全文已标出四个段落,《项链》全…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然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并没有多少兴趣。有的同学说,小说离我们的生活毕竟太远,很难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有的年轻教师也感慨,课文不好教,也没有多少讲头。  相似文献   

9.
我在上初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时,有意阅读了高中有关《战国策》的课文,并抽时间细读了《战国策》全书。还向几位初、高中的老师请教过如何上好这篇课文。在交谈中发现老师们的教法各不相同:有的侧重字词句的教学;有的重视外交辞令的赏析;有的突出思想内容和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对《战国策》中所选文章表现出来的有关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大家在谈话和教学中涉及不多。于是我想到语文教学,要不要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生存发展的智慧教学?下面我们来看看《战国策》中各个阶层所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的智慧。先看个人的生存发展智慧。在《战国策》卷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综合知识归纳记忆法刘德璋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时,细心者会发现,该课程知识点多而且散,有的知识在不同的课文中都存在,有的课文作者和另一篇或几篇的课文作者有某一共同点。我们要善于把不同课文中的同类知识综合在一起。这就像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一...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组课文之前,都有一个导读部分,有的语句优美,有的饱含深情,有的引人思考,有的充满趣味。那么,如何发挥这些简短文字的作用,我来谈一点看法。首先,关注导读,树立单元意识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主题单元安排的,一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在课文表达方法上也有相  相似文献   

12.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太原铁路第七学校郑桂珍一、顺序型“顺序型”就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前后顺序学习课文。如,有的课文文辞含蓄,文章内容较深,这些课文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像《在仙台》、《给颜黎民的信》等;有的课文则必须按顺序讲,这样才能保持文章的连...  相似文献   

13.
花花世界     
相关课文:《荷花》、《丑菊》、《桂花雨》、《七色花》《花的勇气》、《养花》、《花潮》这几篇课文都与鲜花有关。有的是赞美花的精神与美丽,有的是歌颂养花人的品格。花的世界色彩缤纷,花的世界神奇绚烂,让我们一起走进花花世界吧!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文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帮助差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1.模仿课文作文,可以借鉴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了较多的文章。学了《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宇宙里有些什么》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说明方法、写了《东湖风景区》、《武汉梨园》、《说蚕》、《我的小天地》等说明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后,我们便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人,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现实生活中的事。有的学生写了《母亲的那双手》、《老师的眼睛》等,这些学生能以一双手,一双眼睛为线索写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记叙了母亲对自己的疼爱,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与关  相似文献   

15.
翻开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不在少数。有的是向学生介绍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如《我是什么》《地球爷爷的手》,有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如《火车的故事》《农业的变化真大》。这类课文的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记叙文,也有一些科学小品文,初入学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这类课文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义教小学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实验本”)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用书》在“教材说明”部分叙述课文分段情况时,有时用起讫的自然段来注明,有时则用从某句到某句的方式来说明。有时在同一篇课文的“教材说明”里面,有的逻辑段用自然段注明,有的逻辑段用起讫的句子或内容来说明。例如《画杨桃》一课,《教师用书》在说明课文分段情况时写到:“课文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课文  相似文献   

17.
朱熹说,读书,须是知贯通处。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如何,就要看能否迅速捕捉贯通处,也就是说是否很快地辨别和筛选提示全文内容的重要信息。整体感知课文常见的重要信息有以下两种:  一、课文的标题是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信息之一。 许多课文的标题点明了话题范围,如《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时间地点非常明确,读了标题就可知其大意。有的标题直接点明作者的观点,如《热爱生命》。也有比较费解的,如《提醒幸福》的“提醒”是珍惜的意思,“幸福”指的是“心灵的感受”,需要联系全文的内容才能明白作者的特定含意。有的标题…  相似文献   

18.
[教例简述] 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3.3期P16)。教师开讲:这首诗的标题是“有的人”,课文中还先后8次出现了“有的人”这一说法。就是说,诗中写了有的人这样,有的人那样。读课文的时候,要认真领会诗中每一处“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教师布置:下面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讲读课文和课内自读课文的标题左下方都列有“学习重点”。所谓“学习重点”,就是教学本篇课文时所必须重点掌握的最重要的语文知识部份。这些重点,有的强调写作本篇课文的主要手法或语言运用的特点,如《沁园春·雪》中提出两点:“一写景、抒情、议论的写法”,“二精确的语言”;有的强调某种典型的修辞手法或结构方面的重要特点,如《有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科书文言课文的字词注释,不仅要内容正确,而且要表述精准。但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课文的一些注释,有的语意含糊不明,有的外延过大或过小,有的表述内容有误。还有一些处于词汇化阶段的古代短语,其意义与现代并不完全相同,应该拆分解释更为妥当。因而,本文基于此,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二版)课文顺序摘录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